日军大阪师团

画家李文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8年5月14日,日本人以大阪镇台为母体,编出了第4师团。这支部队透着一股市井商人般的“奸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阪地区堪称当时的商业之都,民众生活条件比较好,民智也比较开化。所以出自那里的士兵比较惜命,打起仗来不会一个劲地追求无畏冲锋,这一点在东京的繁华地区也有所体现。二是大阪师团主要是由小贩和游商组成的。古话说得好,“无奸不商”,由商人构成的一支部队打起仗来,自然更讲究“性价比”。</p><p class="ql-block">这也难怪当时第4师团的口号会是“不占便宜,就算吃亏”。二战爆发的时候,大阪师团是日军常备的17个师团之一,而且还是这里边装备较为精良的甲种师团。听起来很唬人,可实际上关于这个师团的奇闻轶事可太多了,而且大多令人捧腹,我们接下来就举例给大家介绍一二。</p><p class="ql-block">首先,大阪师团曾被称为无敌皇军。</p><p class="ql-block">1939年,苏联和日本在中蒙边界的诺门坎地区打响战斗,当时日本本部派仙台军团和大阪军团一同前去支援。仙台军团接到命令后,日夜行军,只用了短短4天就抵达诺门坎,并且在当天就投入了战斗。可是大阪师团呢,士兵们一听说要打仗,纷纷跑到了医务室里说自己头疼脚痛,最后气的部队指挥官亲自坐到了医务室里,士兵们这才放弃装病。虽然放弃了装病,但大阪师团的成员们还有很多避战手段,他们在赶路的时候磨蹭,以至于4天能走完的路,他们走了七八天,最后等他们抵达战场的时候,仙台师团已经被打得四散奔逃了,偏偏在这个时候,日本和苏联还停战了。大阪师团最后什么没干还捞了一个“遭遇激战,却损失极小”的名声,被日本后方大力宣传,甚至当时人们还一度喊出了“无敌皇军第4师团”这种口号。最后还是关东军方面的宣传官看不过去了,将“无敌”改成了“无伤”,嘲讽第4师团的人都是“懦夫”。</p><p class="ql-block">其次,大阪师团以“严守命令”而著称。</p><p class="ql-block">徐州会战的时候,李宗仁的40万国军不幸被日军合围,好不容易跳出了包围圈,结果却发现前方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李宗仁命令部队朝着一侧的山区撤离,准备利用地形和日军打一波“游击战”,可是在他带兵进山后,等了很久都没能等到日军过来。派人去打探才发现,那支部队居然已经驻扎在路边起锅烧饭了,最终,李宗仁带兵扬长而去,顺利地摆脱了日军的围剿。</p><p class="ql-block">据说出现在这里的这支部队正是第4师团,大阪师团,后来日军指挥部方面也曾问过他们为什么没有进行阻击,而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接到对中国军队进行截击的命令。”消息一经传出,我国军队便纷纷得知“来自大阪的士兵不会打仗”,以至于最终日军十一军指挥官把第4师团闲置在了后方。日本战败后,有些狂热的战争分子根本不愿意投降,可这种情况在大阪师团里就很少见。天皇宣布投降没多久,他们就缴械投降、顺利回国了,而且回国第2天,就有很多士兵跑到了美军兵营前去兜售一些战争纪念品了。</p><p class="ql-block">上文所提到的那些事实,也并非是国人所杜撰的,大多是出自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当初所写的《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八路军和游击队急需武器弹药,而大阪师团竟然成为了他们的供应商。上海浦东游击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他们迫切需要武器支持。这时,大阪师团借机倒卖了九六式轻机枪等武器,甚至还有药品如阿莫西林。这是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生意,只要你出得起价,他们就豁出去卖。</p><p class="ql-block">初期,这种资助敌人的行为遭到了日军的严厉查处。然而,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切断交通线,日军的后方陷入千疮百孔之境。根据地的日军饿得几乎吃草,只能躲在炮楼里苦苦盼望八路军别再端炮楼。而这时,大阪人却面色红润,因为他们早就把武器换成了粮食。更令人咋舌的是,为了谋取利益,有些大阪师团的士兵将军马租给了老乡,用枪炮的钢铁制造农具卖给了他们。不论身在何处,这帮日本士兵都过得异常滋润。他们对于战斗并不感兴趣,保留了与八路军交易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战争终于在一九四五年结束,对于这群大阪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像其他日本人那样面如死灰。相反,他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躲过了危险的战斗,保住了性命,还在这场战争中赚得了不少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文华,著名画家;1958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1981年毕业于唐山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现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