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东(2025.5)~老力

老力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江南之行,应该归家了。可是小弟却问:“想不想去山东看看?”我竟然不加思索地说:“好啊!”于此带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历史的敬畏,我们说走就走,踏上了前往泰安的高铁…</p> <p class="ql-block">泰安高铁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建筑风格上突出了浓厚的泰山气质,广场随处可见泰山景观的影子,彰显泰安厚重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新的一天降临了,我们前往泰安区东岳大街参观岱庙,这里有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西汉武帝,是祭祀泰山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岱庙采用帝王宫城式建筑。庙内轴线上贯穿着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岱庙主殿天贶殿是我国古代三十宫殿式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殿内大型壁画泰山神君跸回銮图是我国道教璧画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汉柏连理”,它双干挺拔高耸,直冲云霄,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然而在军阀混战时,被一个士兵偷偷放火烧毁了西干,但它的另一半却呈现出惊人的生命力,依然挺拔。展现出了汉柏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铮铮气节。</p> <p class="ql-block">这棵唐槐是唐高宗封禅泰山时所植,曾枝繁叶茂,备受人们称赞,上至帝王,下至文人墨客,多有诗文留存。但至民国已奄奄一息,最后枯死于1951年。后来人们在唐槐的空腹内植入一株幼株,形成现在的“唐槐抱子”奇观!</p> <p class="ql-block">岱庙存有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211通,是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朮、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景区公交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前进,透过车窗,泰山十八弯的美景尽收眼底…到达半山腰我们改乘缆车至中天门。</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海拔847米,从红门宫算起台阶987个,正好是南天门台阶1659个的一半多,遥望南天门,信心百倍…</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行,沿途拨地通天的石刻,特别是大唐年间的石刻群,很是壮观,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我终于明白:泰山已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文化~泰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近观不见其高,远观才见其陡,虽一步往上爬,已入高山,奇石众多,好看的不是石,而是刻于石上的字。瞧,“祖国山河”用楷书其上,端庄方正,和谐的美感、笔力刚劲,强烈地赞美着大好的河山…而“日近雲低”用的是行书,飘逸潇洒。</p> <p class="ql-block">大观峰位于玉皇顶盘路东侧,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纪泰山铭》,号称“唐摩崖”。摩崖高13.3米,宽55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颇具盛唐风格。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说:“穹崖造天书,铭书若鸾飞舞于天云之表,为之色飞。”</p> <p class="ql-block">摘录诗一首:《泰山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半面诗词半壁悬,一方片石一方天。</p><p class="ql-block">几朝皇帝曾留墨,此地人民忆昔年。</p><p class="ql-block">沐雨临风春夏立,经霜压雪晓昏然。</p><p class="ql-block">中华书法挂沟壑,文化精神遍三川。</p> <p class="ql-block">大观峰,史海钩沉,还原该石刻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观峰位于玉皇顶前,平顶峰下。这里绝壁如削,石刻层叠,是泰山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的诗出示宋代诗人倪适的《留题太山》。这首诗描绘了泰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p> <p class="ql-block">升仙坊是泰山第三个“十八盘”的开始,此盘道十分陡峭。在此小憩,上临岱顶仙境,有飘然升仙的意境;回视山下,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经过云步桥,这里流水潺潺,瀑布泻下,长流不止…然后上行至仙人坊。仙人坊顾名思义就是人爬到了此处,就进入了仙境。手扶铁骨栏杆,攀援而上,终于登上了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云峰因云雾常聚集而得名。在云峰下有乾隆的诗刻《夜宿岱顶》。大意是:艰难地登上泰山极顶,从仆也已经劳累。我的行宫有好几间,先前就建在山坳里。这里已高得与天接近,就好像住在云层中。倚栏俯视古松林,竟意外看到了如此的美景。入夜了,我恭敬地诵读康熙帝的《岱顶对月》诗,久久地徘徊不眠,不舍虚度这清静美好的月夜。</p> <p class="ql-block">宋代以后,泰山则成为官府和老百姓终年朝拜的神山圣地。一是泰山是历代皇权的象征,二是泰山神多、神气。一仅泰山极顶上就有碧霞祠、玉帝观、东岳庙、老君堂、孔子庙、青帝宫观音阁等等,宫观庙宇,祥光瑞气常年笼罩泰山。</p> <p class="ql-block">泰山孔子庙是全国名山中唯一的高山文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山门、一进殿、东西耳房、东西配殿组成。供奉孔子及其主要弟子、孟子、曾子、颜子、子思等人的塑像。该庙不仅是纪念孔子的圣地,也是古代学子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圣水井位于岱顶碧覆祠东南院外,山岩裂隙,水自此流出而成泉。该泉自古为碧霞祠真人和游客饮用水源。“圣水井”三字是乾隆亲御笔。</p> <p class="ql-block">这类五岳真形图的泰岳图形来看或仿篆书“泰”字而成,其它各岳图形,或亦与某些字形有关,具有“符篆化特色”,是“纯属符篆性质的五岳真形图”。</p> <p class="ql-block">经专家考证,下图才是北岳真形图的正版。</p> <p class="ql-block">泰山迎客松叫望人松,很有特色。望人松好像在遥望着山脚下所有登山的游人,激励你努力向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泰山之颠,我大声喊出我的願望和梦想是:我不要大富大贵,我只要我的家人们个个身体健康、孩子们事业顺畅,孙儿们学业上进,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果然”石刻是清朝康熙帝第三次登泰山(1714年)所题写的。这块石刻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南摩崖上。“果然”二字表达了康熙帝对泰山美景的赞叹和对泰山的名不虚传的肯定,也是康熙帝对历史和自然深刻的感悟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孔子小天下处”碑,碑高1.98米,宽0.8米。相传孔子当年就是在这里俯瞰天下的。此碑是明朝山东御史颜继祖根据孟子名言“孔子登山而小天下”所刻的。而“雄峙天东”碑立于康熙三十八年,碑高2.44米,宽0.7米,竖列四字,令人侧目!一</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泰山极顶,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进入玉皇庙中,花岗岩石样围护着一片石头,这就是泰山极顶石,旁边立着一块碑,上书“泰山极顶海拔1545米”。在极顶石的后面便是祭祀玉皇大帝的玉皇殿…</p> <p class="ql-block">“无字碑”是汉武帝所立,为其封山标志。</p> <p class="ql-block">步行下山,行至回马岭,从回马岭上山陡峭难登,古代帝王以及达官贵人乘马至此,马不能前行,只好交给仆人将马牵回,因此被称为“回马岭”。</p> <p class="ql-block">步行下山很艰难,石级漫漫,仿佛没有尽头…不过路旁树梢的灰喜鹊减轻了我的疲惫,还有沿途登山年轻人的勇往直前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终于在黄昏时步下了泰山!回眸夕阳下的泰山,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6万件,是国家最早的一级博物馆,名列县级博物馆之首!</p> <p class="ql-block">“青州的微笑”是第一件镇馆之宝,是龙兴寺出土的佛造像,最惹人注目。她数目众多且质量上乘,很精致,更具艺术美感;她是“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她永远被载入佛教艺术史,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造像保留了较为完好的贴金彩绘。贴金一是用于佛像皮肤裸露处,表示佛为金身;二是用于装饰纹样的饰品彩绘和雕塑完美结合,使佛、菩萨的世界变得神圣绚丽,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宜子孙玉璧”是第二件镇馆之宝。它是东汉时期一块完整的玉,上面还有一点墨玉,纹路与字交融在一起。玉璧内饰有158个乳钉纹,外饰蟠螭纹,出廓上方两边透雕双龙纹钮,钮中间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吉祥用语。</p> <p class="ql-block">“赵秉忠状元卷”是第三件镇馆之宝。此卷上面有明代万历皇帝亲笔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字。“赵秉忠状元卷”为明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式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状元卷真迹,他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的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p> <p class="ql-block">这两件馆藏左边是“琉璃香炉”,铜牲尊。色彩绚丽,主题饰有威龙腾驾于祥云之上,龙身粗壮有力,龙眼深陷,瞳孔圆润,整个龙身栩栩如生!右图是`“右庶长之尔玺”是战国时代尺寸巨大的“玺”,铜制品。庶长,乃秦官爵名,春秋时秦国没置,掌握军政大权。</p> <p class="ql-block">耀州窑为誉为“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其青瓷多以刻花、印花装饰。刻花技艺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p> <p class="ql-block">到了民国,瓷器品种有粉瓷、彩瓷、青花、五彩、斗彩、素三彩、矾红彩、单色釉等,装饰手法由过去的单一绘画演变为绘画与诗文并用,具有更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历史内涵的青州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和革命传统,在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编写了一首首光辉灿烂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济南烧杀抢掠,屠杀百姓,掠夺劳工,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p><p class="ql-block">青州各界人士联合召开大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并立此碑。</p> <p class="ql-block">青州连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青州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南征北战中铸就“敢打硬仗,善打恶仗,永不言苦,永不言败”的连队精神!</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乘高铁前往曲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因此被誉为“东方圣城”!</p> <p class="ql-block">曲阜最著名的景点是孔庙,孔林和孔府。</p> <p class="ql-block">孔庙是孔子的本庙,也是孔子后裔祭祀孔子的祖庙和宗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庙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为150米,有殿、庑、阁等建筑共466间,门坊54座,古树木一千多株,碑碣1000余幢,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祭祀,孔庙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孔庙的建筑群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的四周均以红墙相围,四周配以角楼,红墙与角楼全是仿北京故宫的式样修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孔庙碑林,作为纪念性建筑群体庙内的石碑也就成了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有修庙记祭文、谕诏、赞辞、记铭等一千二百块历代石碑,号称中国三大碑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孔府的大门。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因此古代帝王祭天时首先祭棂星,祭祀孔子规格也如同祭天。棂星门六楹四柱,柱的顶端屹立着四尊天将石像,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奎文阁是中国现代最大的楼阁,也是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它三重飞檐、四层斗拱。上层藏赐经书,暗层供有印书木板,下层在孔氏族人家祭时存放祝版、御祭时存放香皂、祭前设孔子四配、十二哲虚位、供祭祀官员演习祭祀礼仪。</p> <p class="ql-block">孔庙内有大批的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还有金石、陶瓷、玉雕、珍珠玛瑙…以及元、明、清各朝各代的衣冠剑履和名人字画!</p> <p class="ql-block">总之,孔庙的发展史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中华文化的演变宏图,儒家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后,终于被社会所广泛地认同接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政治、思想和社会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孔林中神道长1000米,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称“观楼”,墙内有一河~洙水河。</p> <p class="ql-block">享殿是祭祀孔子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甪端等石兽。</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是孔子墓道上一石碑,上书“子贡手植楷”。此碑之后,立一小砖塔,其中供奉子贡手植楷的残留树桩。</p><p class="ql-block">据说此树是康熙年间被雷击毁的。</p> <p class="ql-block">亭殿之后,正中的大墓为孔子之墓,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南边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汲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p> <p class="ql-block">离开孔林,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万仞宫墙的孔府!</p> <p class="ql-block">孔府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典型的宫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占地16万平方米,有楼轩厅堂463间。</p> <p class="ql-block">擎檐有石柱二十八根,高5.9米,直径达0.81米,后檐十八根柱子浅雕云龙纹,每柱有七十二团龙;前檐十柱高浮雕蟠龙及行云缠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似脱壁欲出,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内高悬“萬世师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联,皆为清康熙、雍正、乾隆等帝手书。殿中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历朝历代皇帝重大祭孔活动就在此大殿举行。</p> <p class="ql-block">“六代含贻”道尽中国人对家族理想的终极想象~它既是帝王笔下的政治符号,也是百姓心中人伦向往。在孔府的飞檐斗拱间,它见证了六百年家族兴衰,更折射出中华文明“家国同构”`的深层逻辑。</p> <p class="ql-block">孔府内宅照壁上流丹走彩地绘着一幅画,俗称“戎贪图”。图中貌似麒麟的神兽就是“犭贪”,它是贪婪之兽。这副“戒贪图”就是衍圣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特殊的家规…</p> <p class="ql-block">绕过重光门,院内一长方形露台,露台的前面置着两种特殊物品,右边是日晷,是古代利用太阳来计时的器具;左边是嘉量,是量器,古代以此量器颁布诸侯国,用以统一度量。大堂前设这两种物品,家征着孔府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万仞宫墙外华灯齐刷刷亮起来,人们从各处汇集至此,八点整,灯光秀上演了孔子艰辛探索社会实践、深入当时社会,逐步创立儒家思想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久负盛名,今天当我们来到崂山游客中心时,仰望巍峨葱翠的崂山,心中无比的振奋…</p> <p class="ql-block">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位于黄海之滨。海岸钱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海上奇观,为我国沿海名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已有216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道教建筑,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太清宫山门内左右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取“晨钟暮鼓”之意。供奉的是道教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在菱形砖雕图案之内,携刻“道法自然”四字,意为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是终极的,便自已取法于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神水泉”旁有我国文言文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塑像。传说当年蒲松龄来太清宫时,见到一棵耐冬,花🌺似火,恰巧宫中有一株灿烂似锦的白牡丹,他经过想象,两朵花变成《聊斋志异》中的绛雪和香玉两女子。</p> <p class="ql-block">一尊天然巨石雕刻的卧牛左前方有文字说明:“天然巨石,形如卧牛,亦稍雕琢,老子坐骑。”</p> <p class="ql-block">大殿上的“玄深通幽”反映了老君山作为道教名山的独特气质,1道士们在此修炼,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的感悟…我端详着碑上镌刻着的《道德经》,心旷神怡,仿佛触摸到古老道家文化的脉博。</p> <p class="ql-block">老子铜像如穿越先秦八百年浮云,这位哲人的目光深邃地俯瞰着蓝色海域,他左手一指天空,右手食指指向大地,深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使人心生蔚然,畅达无限!</p> <p class="ql-block">站在石雕“孔子问道老子”旁,细细端祥…这两位学识渊博、祥和的长者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神水泉”流出的小河上有一道石桥,就是“逢仙桥”。相传崂山道士华盖真人刘若拙,除夕迎神,在此遇见一位白须老人,交谈一番后,正想问其名,老翁却不见了,半尺深的雪上竟没有老人的足迹,方知遇见仙人。</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外东侧有一棵榆树盘曲形似苍龙,故名“龙头榆”。因为这榆树是唐朝高道李哲玄亲手所值,所以又称它为“唐榆”,距今有一千多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行至明霞洞,意想不到的是明霞洞竟然那么小,洞额“明霞洞”为清代书法家王序所题。传说原洞高大宽敞,明代道人孙紫阳静修之处,清康熙年间遭雷击,大半陷入地下…洞东巨石尚存,题刻“天半朱霞”。</p> <p class="ql-block">崂山刻石碑记,承载着崂山历史上的荣耀和地位。元朝传奇人物丘祖,三次登崂山,留下许多著名诗词。崂山方园数百里,凡丘祖足迹所至,都留下了他的诗刻,为道教文化谱写了璀璨夺目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太索上立台的“崂山观海”刻石,当年被戏称“金不换”,游客到此,必然拍照留念。今天,我站在此处,俯视远处浩瀚的大海,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站在垭囗平台,凭栏极目远望,触目而来的崂山的山海奇观:一条公路蜿蜒而下,如长长飘带缠绕山腰,绿荫覆盖的山坡、随坡就势的层层叠叠的梯田,山坡梯田环抱的粉墙红瓦的“青山渔村”新村舍,再远处是浩瀚无垠的太海,时闻隐隐的气笛声,可见渔轮巨舰划破碧波、尾曳白浪往返其间…</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海军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博物馆,博物馆分为海上、陆地、室内三大展区。</p> <p class="ql-block">“4月26日”海年节。热烈庆祝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4个展区,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国海军的辉煌历史。毛主席1953年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映入眠帘,让我振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我们逐一参观了海上的四大功勋舰,它们分别是长江舰、鞍山舰、济南舰、鹰潭舰。除了鞍山舰是从苏联引进的,其它都是我国自造的,特别是长江舰还是当年毛主席乘坐过的。</p> <p class="ql-block">陆地展区,展示了许多直升机、歼敌轰炸机、坦克…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为我国强大的海军而无比自豪,致敬英勇的中国人民海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可以爬山的公园~信号山。因在山顶建为船只引航的信号台而得名。山坡上有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黄白分明,点缀其间,非常好看。山顶有一座三十分钟转三百六十度的两层观景转台,在这里可以全程观赏青岛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望台上,放眼望去,一切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五龙潭雕塑在夕阳夕照下,飞龙在水雾的衬托下,显得活灵活现,气度非凡,在五彩缤纷的晚霞及都市里无数座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巨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连心天桥又称吉祥桥,建于1989年,长6.75米,宽1.6米。这是一座石拱桥,倾心相爱的情人、喜结良缘的新人,在桥上挂上一把连心锁,成为连心锁情的圣地,让冥冥上苍见证百年好合,让悠悠时光保佑白头到老。</p> <p class="ql-block">圣弥尔大教堂~信仰庄严与山海浪漫的完美载体,是青岛最美丽的天主教堂,最吸引人的是那双塔,高60米…圣母玛利亚的雕塑,代表和平、家庭…的象征,使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国总督楼旧址,建筑整体展现出浓厚的欧陆中世纪风格:淡黄的墙面、陡峭的红瓦屋顶,最显著的特色便是宅高耸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长440米,宽8米。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海深处,终点是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p><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我们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即出于此,被誉为 “青岛十景”之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近黄昏,夕阳西下,我们拍夕阳下的栈桥,海面、回澜阁,此时此景是多么的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弟弟说:“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国甲骨文的发现地,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于此,我们乘高铁直达河南安阳!</p> <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它是我国弟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方面…</p>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我们来到了安阳,一下火车“甲骨文发现之地”石碑上红色刚劲的大字跃入眠帘,于此,我们踏入了“中国文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踏入中国文学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开启了一场操寻中国文字奥秘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汉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仓颉见鸟兽蹄迒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被尊称为汉字的“字祖”。</p> <p class="ql-block">汉字的起源竟然这么早,比甲骨文还早了4000年。73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汉字的源头。如双墩刻划符号已经具有文字字根性质,具有象形、表意、指示等功能。其中有20多个与甲骨文完全相似甚至完全相同</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偏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字从最原始的结绳刻符,直接进入现代简笔文字的,即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p> <p class="ql-block">“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阵陈列,展现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古老的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文字,它们以简洁而神秘的符号记录了殷商人们的生活、祭记、战争…</p> <p class="ql-block">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正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甲骨文的出现宣告中国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p> <p class="ql-block">图为甲骨文“中”、“国”二字。中:旌旗猎猎,王者之气。古代以中为正统,为王者。通常王宫就在城市的正中央。国:武器,守在疆域旁边,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最终对话,一言不合就开战!</p> <p class="ql-block">东巴木牌画范本:在艺术上,图画和象形文字混合使用。图形造型奇特,形貌古朴,线条粗犷,笔法流畅,具有先民原始艺术的特点。小小木牌上,同样可容纳西先民丰富的思想感情。</p> <p class="ql-block">简牍:古人写字用的竹片和木版。简牍在纸发明之前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主要工具,早在商代,就有了简犊这种书写裁体了。《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像用绳子把竹子简编联成“籍”的样子,而“典”则是在“册”的基础上加上双手,表示被供奉起来非常重要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金文是先秦时期铸刻于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古代称铜为金,于此青铜器铭文叫作“金文”或“吉金”。</p> <p class="ql-block">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p> <p class="ql-block">从斑驳的青铜器到数字时代的屏幕,金文始终以其独特的生命力连接着过去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陶文是指刻画和钤印书写在陶器上的文字。文字一般比较少,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p> <p class="ql-block">先秦货币,形式丰富,有刀币、布币、圜钱、金版等。先秦货币文字,就是刻在货币上的文字,字数较少。</p> <p class="ql-block">隶书在汉代进一步发展,做到了删繁就简。整体结构是方形,字体略扁平,形成了由图画向笔画转变的新型汉字。</p> <p class="ql-block">西汉四百余年间,书体由籕篆变为隶书、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文字书体已基本备齐,为中国汉字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开辟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字汇》的作者是明代梅膺祚。宣城(今属安徽)人,明国子监太学生,一生沉游书海,著述多种。《字汇》一书最负盛名,为海内珍本,共14卷,楷体。</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司母鼎”。“司”与“母”或释为两字“司母”,或释为一字“姤”,“姤”是“后”的女化身,是女性之尊称,表示时王之母或时王之配偶。“司母或(姤戊)”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其庙号称“戊”。</p> <p class="ql-block">人类文明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密切相关。由于印刷朮的探索,用模型铸制铅合金活字排版面印刷,促进了文艺复兴,直到无线电报,电话…人类文明总算是伴随着信息传播手段飞跃发展。一</p> <p class="ql-block">雕版印刷起源于隋唐之际(公元590~640年)、宋(公元960~1279年),金(公元115年~1234年)达到高峰,自从纸发明以来,人们从印章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朮。</p> <p class="ql-block">活字印刷,宋代庆历年(公元1040~1848年)间,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朮,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创制了木、铜、锡、铅等不同材质的活字。活字印刷不仅节省了劳力费用和印版材料,还缩短了印刷周期。</p> <p class="ql-block">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将汉字这一非字母文字,引入了一个基于字母的技朮领域,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文字处理技朮的追求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照排技朮给汉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它促进了汉字印刷技朮的进步,推动了汉字排版和字体没计向现代化、数字化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新型技朮对汉字印刷和排版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汉字没计的创新和多样化,同时也顺应了环保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至此古老的汉字融入计算机时代,再次绽放强大的新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创制和改进了部分少数民族文字,传承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从此,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一起,组成中华文字大家庭,共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p> <p class="ql-block">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文字的发生、发展,展示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字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认识和了解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