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门大桥是旧金山的地标,与缆车一样,它的功能已经从原来的交通设施转变升华为城市名片,是游客必“打卡”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三次来旧金山,也是我第三次过金门大桥——次次不落空,而且每次来都会有新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过金门大桥是在1989年3月。当时我受美国新闻署(USIA)邀请对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首站就是旧金山。</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一早抵达旧金山,接待我的是一个美国年轻人。他说今天没有公务活动,明天就要飞往华盛顿,问我是否需要到酒店休息,倒一倒jet lag(时差)。我忙说:No!我想利用这一天好好看看旧金山。</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开车带我去了九曲花街、唐人街,去看望了老朋友阿镐的父母;在去缪尔森林的路上,汽车开过了金门大桥。我在副驾驶座上拍摄了这两张照片。年代久远,照片已经褪色了,但记忆依然十分清晰。</p><p class="ql-block"> 那时,只是感叹金门大桥之宏伟,感叹“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 的确,金门大桥建成于1937年,旨在解决当时金门海峡交通问题。不承想,随着时代变迁,它逐渐衍生出各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过金门大桥是在1998年5月,我作为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的Jefferson Fellow(杰弗逊学者)到美国本土访问交流,在旧金山正赶上周末,没有公干,我租了一辆自行车,骑过金门大桥。</p><p class="ql-block"> 从照片上看,那天天气很好,桥上没有云雾,桥身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那一次,我对金门大桥的感观与前一次不同了。我和几个素不相识的美国青年结伴骑行,大桥的功能不再仅仅是连接海峡两岸的交通要道,而且成了人们聚会的场所,认识的、不认识的,交谈甚欢。这里成了交流之桥、友谊之桥。</p><p class="ql-block"> 过了桥,往山坡上的观景台骑行,我实在骑不动了,就让美国青年们先走,我慢慢跟上来,结果终于掉队了,成了独行侠。</p><p class="ql-block"> 回程进入市区,更是陡坡连连。原定租车四小时,结果八小时才还车,还累得半死。但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过金门大桥是在2025年6月30日。这一次的过桥方式和感受与前两次又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婆原打算驾车驶过金门大桥,但29日傍晚急着去车行还车,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30日,我们买了旧金山一日通票,售票窗口的服务员告诉我,此票除了乘坐缆车,还可乘坐各种公交车。于是我们决定搭乘130路公交车驶过金门大桥。</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上了车,黑人女司机笑呵呵地说,本车不能用通票。</p><p class="ql-block"> “Are you kidding?”(你在开玩笑吧?)</p><p class="ql-block"> “No.”她认真地对我说:需要买票。</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发现车上的乘客都在看着我发笑。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女司机友好地对我说,进去吧,free(免费)。</p><p class="ql-block"> 坐定后,一对中国游客夫妇告诉我们,这车上的几乎所有乘客都经历了这么一场“玩笑”。</p><p class="ql-block"> 车到下一站,我们又目睹了几位手持通票上来的乘客,同样先是一脸懵圈,后又释怀一笑。</p><p class="ql-block"> 公交车由南向北驶过金门大桥后,乘客几乎全都下了车——都是游客。由此可见,金门大桥是一个多么热门的景点,十足的观光之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观景台上望过去,金门大桥云遮雾罩,只露出下半身双向六车道,索塔顶部全然看不见,弧形悬索和垂直吊索也像是从云里飘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 雾里看桥,影影绰绰,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决定:回程步行过桥,细细领略大桥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大桥上,行人、自行车川流不息,竟然还可见有人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拉着拉杆箱来桥上“打卡”的。</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与我当年一样,骑车过桥;不同的是,一边骑还一边自拍直播。</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桥上,你会觉得这里是一个景观道,是一个大Party,一个欢乐之桥。</p> <p class="ql-block"> 好好欣赏这座闻名于世的大桥吧。它全长2780米,其中主桥长1967.3米;桥塔总高度为342米,高出水面228米。</p> <p class="ql-block"> 弧形的悬索主缆和垂直的吊缆,在雾气中形成朦胧的韵律,仿佛一座巨大的竖琴,弹拨出曼妙的旋律。可以讲,金门大桥也是一座艺术之桥。</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桥中央,伸手可以触碰到弧形悬索主缆的最低点。</p><p class="ql-block"> 这根悬索主缆单根直径92.7厘米,重量为2.45万吨,内含钢丝27572根。</p> <p class="ql-block"> 紧密排列的垂直吊缆,使平面的画面有了纵深感。</p> <p class="ql-block"> 握住一根垂直吊缆,可以看出它比人的胳膊还粗呢!</p> <p class="ql-block"> 四根吊缆为一组,一共有多少组,数不清。它们牢牢地把一千多米长的桥面牵挂在半空中。</p> <p class="ql-block"> 在大桥的南端,可以看到90年前大桥建造前后的模样:1934年开工建设,1937年竣工通车,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 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桥上应该有当时总统罗斯福题写的“金门大桥”字样吧?</p><p class="ql-block"> 制度不同,文化不同。这里只有大桥设计师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塑像。就像缆车博物馆,只有设计师哈利迪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就此而言,大桥又是一座它自身的纪念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桥的南端,透过云雾,隐约可以看见旧金山城市的天际线。金门大桥又成了一个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往桥下看看,一定会注意到密密匝匝的防护网。它防护的是什么?这又带出金门大桥的一个恶名:死亡之桥。据说几十年来已有数千人在这里跳桥自杀,凄惨,也可以说是凄美……</p><p class="ql-block"> 金门大桥,怎一个桥字了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