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旅(三)

无为之人:陈永瑞

<p class="ql-block">来西安第三天,在古城墙角下游览了湘子庙及湘子庙街。接着去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林,古城墙,鐘楼,鼓楼和回民街。吃了地道的羊肉泡馍等美食。</p> <p class="ql-block">西安南门里的全真教道观,湘子庙是西安城内现存的道教祖师庙,位于碑林区湘子庙街,为八仙之一韩湘子的出家地,也是全国湘子文化的发源地。始建于宋代金元时期,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后形成现存格局。</p> <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现藏有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等文物1.1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以书法名碑和儒家石经为核心,被誉为“汉字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融合了隋唐皇城的旧址与明代扩建的成果,历经五代,元、明等时期的修缮与加固,尤其是清代毕沅主持的工程,进一步巩固了其结构。有东、西、南、北四面主城门,分别设有“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每个城门配备三重楼阁(闸楼、箭楼、正楼),瓮城设计增強了防御能力。</p> <p class="ql-block">西安钟楼是中国现存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四条大街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位于西大街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万历十年( 1582年)整体迁移至现址,作为古代报时建筑,楼上曾悬大钟用于报警报时。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鼓楼原为报时建筑,每日击鼓报时,但原鼓已不复存在。20世纪90年代重制的大鼓高1.8米、直经2.3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鼓之一。楼内贴金彩绘,雕梁画栋,顶部设有鎏金宝顶,檐下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整体建筑层次分明,雄浑大气。199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各个时代和各个民族的鼓。</p> <p class="ql-block">鼓楼与钟楼遥相呼应,共同见证了西安作为古都的城市规划与时间管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明代艺术特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与建筑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回民街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来自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商人定居西安(古称长安),逐渐形成回民社区。明清时期回民街成为西安回民宗教、文化和生活的核心区域,保留了大量传统建筑和习俗。如今这里既是本地回民的生活区,也是西安最具人气的旅游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碗:我们终于吃上了传说中的天下第一碗羊肉泡馍,这羊肉泡馍真是名不虚传,太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在回民街的游玩,晚上10点多钟就坐上了回家的列车。</p><p class="ql-block">在四川,满眼的绿意盎然,山恋起伏如黛,江河如丝带般蜿蜒流淌,交织出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在西安,这座承载着十三朝历史底蕴的千年古都,将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现代都市的活力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美学意境。巍峨的古城墙环绕着历史印记,大雁塔的剪影穿越时空,兵马俑的壮观,华清池的温泉水映照古今,大唐不夜城的灯火演绎盛世风华,共同编织成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完美结束,一共15天行程,每一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摄影:陈永瑞</p><p class="ql-block"> 制作:陈永瑞</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