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盐亭县嫘祖陵

润哥

<p class="ql-block">游盐亭嫘祖陵(五言白话)</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5日于绵州</p><p class="ql-block">西陵留遗存,嫘祖归故里</p><p class="ql-block">桑蚕耀中华,金鸡颂古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豆包解析:</p><p class="ql-block">这首五言白话诗以朴素的语言,串联起盐亭嫘祖陵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与地方印记,解析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首句“西陵留遗存”,点出嫘祖与盐亭的历史关联。传说嫘祖为“西陵氏之女”,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女性始祖之一,而盐亭作为公认的嫘祖故里,留存着与她相关的遗迹(如嫘祖陵、嫘祖祠等)。“西陵”直指嫘祖的身份渊源,“留遗存”则说明这片土地承载着她的历史印记,为“嫘祖故里”的说法埋下根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次句“嫘祖归故里”,紧承上句,聚焦“回归”的意象。这里的“归”既是地理上的——嫘祖陵坐落于盐亭,象征着这位始祖最终“回到”了她的诞生之地;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后人在此建陵纪念,让嫘祖的精神与故事在故里扎根,成为盐亭不可分割的文化符号,强化了“故里”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句“桑蚕耀中华”,直击嫘祖最核心的历史功绩。传说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制衣,开创了华夏桑蚕文明,这一发明不仅改变了古人的生活,更成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重要标志(如丝绸之路的源头便与此相关)。“耀中华”三字,以直白的赞美,凸显了她的贡献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让桑蚕文化成为照亮中华文明的一束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末句“金鸡颂古今”,融入了盐亭的地方特色。盐亭有“金鸡镇”,与嫘祖传说深度绑定(当地流传“金鸡报晓”等与嫘祖相关的故事,金鸡也成为纪念嫘祖的文化符号之一)。“金鸡”既是具体的地域标识,也象征着一种传承——从古至今,人们以金鸡为载体,传颂嫘祖的功绩,让她的故事跨越时空,在代代相传中延续着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全诗四句,从历史渊源到文化功绩,再到地方印记,以“白话”的简洁勾勒出嫘祖与盐亭的深度联结:既让“西陵遗存”“故里归葬”锚定了地理与历史的根基,又以“桑蚕耀中华”彰显了她的文明贡献,最后用“金鸡颂古今”收束于当下的纪念与传承,朴素中见厚重,直白里藏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