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兵的故事

yun

<p class="ql-block">1969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那年,我初中毕业,时年15岁。当年毕业分配有三种选择,一是当工人,二是下乡,三是当兵。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当兵自然是首选。那一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珍宝岛战役打响了,所以一年征了两次兵,上半年3月,下半年12月各征一次兵。在父母的同意下,我从温暖的南方——南京,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北方——沈阳军区201医院。</p><p class="ql-block"> 穿上绿军装,一下子感觉自己长大了。本来,1米61的我,只有80斤左右,穿上军队发的棉衣棉裤,整个人像是裹在厚厚的包裹里,连走路都显得有些笨拙。可即便如此,心里却是无比骄傲和兴奋。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虽然内心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对军旅生活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到了部队,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严格。每天的训练、站岗、整理内务,样样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寒冷刺骨,早晨起床跑步时,呼出的气在眉毛和帽子上结成了霜。可这些困难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要适应部队生活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在医院里,我被分配到了护理班,负责协助医生护士照顾伤病员。虽然没有太多医学知识,但我很认真地学习,努力记住每一个护理要点。伤病员们看到我年纪小,总是会笑着说我像个小娃娃,但当我认真地为他们打扫卫生喂饭时,他们又会露出感激的神情。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我们4点起床,迎着星光,去病房打扫卫生。早上的工作就是倒痰盂,涮厕所。我们把每个房间的痰盂拿出来放在门口,然后一起端去涮洗干净,再打扫厕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始,根本下不去手,那时也没有一次性手套啊,但老兵告诉我们,这些一线的干部战士是在部队训练时患了疾病,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他们,让他们病愈后重返部队。想到这,我们也不觉得恶心了。</span></p><p class="ql-block"> 护理员的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每周每天我们都有重点工作。如周一彻底打扫厨房卫生,周二打扫走廊卫生等等。我们每天都认真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病房打扫的窗明几净。每顿饭后,我们和休养员(轻病员)一起,3一4人拿着墩布,排着队擦地,真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怕墩布丢失,休养员还在墩布上刻上我的名字一一内二王军。这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在医院我学会了打扫卫生,我们打扫走廊墙围子时,总是手端盆水,蹲在地上,用小刷子一点一点刷,刷的墙围子都透着亮。以至于我回家探亲时,也照此方法把家里的墙围子也刷了一遍。妈妈看了直心疼,说你回家就好好休息,不用这么辛苦。当时年轻气盛,根本不觉得累,把家里卫生收拾干净了,心里也特开心!</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军旅生活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年龄相仿,性格各异,却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我们互相帮助,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在寒冷的冬夜里站岗。那些日子里,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我们彼此之间的情谊,胜过了血缘亲情。</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训练太累,晚上发烧了。战友们知道后,立刻帮我请了假,还偷偷从厨房端来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部队的生活让我学会了坚强,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团结和友爱。</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在部队里度过了几年的时光。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兵,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成长,也让我结识了一群值得一生铭记的战友。那些年,我们一起笑过、哭过、奋斗过,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想起来,1969年那个冬天,我穿着绿军装,踏上北方的土地时的心情,依然清晰如昨。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