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胡同秘境

山风

<p class="ql-block">2025.5.20北京南半截胡同~烂缦胡同~法源寺~牛街 一日游。<span style="font-size:18px;">绍兴会馆南半截,烂漫美景满墙贴,千年道场法源寺,牛街尝鲜歇一歇。</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的第一个胡同叫南半截胡同。它位于牛街地区东部,北与北半截胡同相连;南至南横西街;东西分别与菜市口胡同和烂漫胡同相邻。</p> <p class="ql-block">当年鲁迅居住过的绍兴会馆。1912年,鲁迅初来北京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他曾在南半截胡同4号(旧址。现为7号)“绍兴会馆”居住过七年之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诞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些耳熟能详的著作,都是当年鲁迅在绍兴会馆里写的。</p> <p class="ql-block">白猫与黑猫对话,小朋友在爱心玫瑰花坛旁抓着白猫尾巴摆个 pose,别具一格的开心。</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还藏着很多的会馆,可以想像当年此地的兴盛与儒雅。至今,这儿还有六大会馆遗址,不过,时过境迁,当时名人商贾云集之处,许多都成了大杂院。</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湖南会馆被改为牛街回民幼儿园分园了,门楣上方的湖南会馆四个大字也被幼儿园园名匾额取代,不能不说有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普通民居已被咖啡馆盘下,经营成小众打卡休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来到烂缦胡同,眼前一亮:整条胡同干净整洁,两侧分布着小酒馆、咖啡店、时尚民宿、小花坛,胡同墙上还有手绘涂鸦,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在此随手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留下我在烂缦胡同溜达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关于烂漫胡同的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早年这里有一家面馆,面条煮得特别软烂,口味极佳,因此得名“烂面胡同”。后来,居民们觉得这个名字不够雅致,便取其谐音,改成了“烂漫胡同”,这个名字也慢慢传开了。</p> <p class="ql-block">何以解忧,唯有食甜?</p> <p class="ql-block">烂缦胡同猫当家,到处都有猫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在咖啡馆门前坐坐,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一个破旧的冰棍车,能勾起许多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青砖黛瓦间,蔷薇攀墙诉说千年浪漫,烂缦胡同把历史酿成了诗。</p> <p class="ql-block">在胡同的一处,我看到了一个写着“烂缦胡同”的路灯杆,旁边还有一个卡通狗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胡同深处杨树挺立,叶满枝头,一个大大的红色心形气球恰好放在树杈上,气球上“相约烂缦”的四个醒目大字,与树叶光影交错成画,几许美好,几许浪漫。</p> <p class="ql-block">烂缦胡同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沧桑。🙈胡同108号“红色会客厅”展示了近代以来会馆发生的谭嗣同、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等革命先驱、仁人志士追求真理、勇于献身、救国救民的奋斗足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发现了一面装饰着红色玫瑰花的墙,红色玫瑰盛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浪漫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酒店环境主打浪漫。</p> <p class="ql-block">胡同的墙壁上,装饰着栩栩如生的涂鸦,每一幅都充满了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木门,都方佛在诉说着老北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街的尽头有一家咖啡茶座供人们休息。小店独具匠心,一杯咖啡、一本旧书,便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里,时光慢了下来,传统与现代交织,每一处转角、每一道门扉,都藏着惊喜,让人沉醉在这浪漫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打卡烂漫胡同,让我们感受到了胡同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拐进一个小巷子,走不远就来到了法源寺门口。</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是北京较古老的名刹之一。这座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的寺庙,原名悯忠寺,是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而建,历经岁月变迁,名称更迭,最终在雍正年间定名为法源寺,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厚重。1956年,法源寺内成立了中国佛学院,大门口有一个小公园,公园所在地亦即唐悯忠寺故址。</p> <p class="ql-block">踏入法源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砖墙配以灰色瓦顶的传统中式门楼。门楼上悬挂的牌匾上,“法源寺”三个大字遒劲有力,仿佛诉说着这座古寺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威武雄壮的石狮雕像,仿佛随时准备保卫法源寺的领地,展现出这座古寺的威严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免费进入,里面游人不多,恢宏的庙宇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顶部覆盖着红色瓦片屋顶,并装饰有多层翘角屋檐,显得非常庄重而典雅,这是法源寺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寺庙中的铜制香炉矗立于庭院之中,周围环绕着翠绿的大树,人们可以感受到这里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又平和的气息,仿佛法源寺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大殿建筑,门上刻着“大雄宝殿”四个金色汉字,仿佛在诉说着法源寺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有千年历史,这棵老树可以作证。</p> <p class="ql-block">红色木门上的牌匾,上面写着“齐白石寓居处”,仿佛在诉说着法源寺的历史故事与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齐白石在北京的主要寓居处,1917年、1919年两度寓居于此,是齐白石初到北京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在法源寺里,一个红色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面写着金色的“五观堂”三个大字。这里似乎有着独特的意义,我怀着好奇与敬意从这里走过。</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部有一座供奉佛像的小殿堂,几个人正在虔诚地跪拜祈祷。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佛祖对话,祈求着平安与幸福。我站在一旁,也被这庄重的氛围所感染,心中默默许下美好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逛了整整一上午,走累了来到附近的牛街,牛街各式小吃琳琅满目、诱人无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找一家饭店吃美食当午餐。</span></p> <p class="ql-block">隔了几日,傍晚凉爽时,到居住地附近的油画院遛弯打卡。</p> <p class="ql-block">油画院别出心裁,打造了一座教堂式的塔楼耸立在院子中间,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美女们都赶来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油画院门口,一座破败的仿古楼群空无一人,不知道当年谁投资建设的,要修复好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p> <p class="ql-block">庞大的高碑店地区,到处都有神秘所在,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p>

胡同

法源寺

会馆

牛街

诉说着

烂漫

红色

浪漫

打卡

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