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元四至五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六世纪中叶,经朝鲜半岛百济王国再传入日本列岛。</p> <p class="ql-block">在朝鲜半岛古代王朝中,唯有高丽(918-1392)把佛教提升至国教地位,这是朝鲜半岛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现存高丽佛画大多创作于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末的高丽晚期,因为<b>至今未发现佛画之外的绘画存世</b>,高丽佛画就成了研究当时绘画的主要材料。而且,同时期我们的类似作品留存下来的多为民间作品,而他们的是皇室作品、等级更高,所以对研究中国宋元时期佛教绘画也很有价值。</p><p class="ql-block">原作全为绢本着色金泥,尺寸巨大——大幅立轴的<b>高丽佛画,美丽灿烂。与高丽青瓷</b>一样,是<b>朝鲜半岛高丽文化艺术的代表。</b>高丽佛画<b>现存160余幅</b>,基本1米高、40~60厘米宽。立轴,绢本,设色,<b>泥金</b>。色彩华丽,样式精美细密。</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编纂出版<b>《高丽画全集》</b>。这个项目是他们编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后的继续,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合作开展的学术项目。目前已出版<b>《欧美藏品卷》(2017)、《韩国藏品卷》(2025),《日本藏品卷》待出。</b>这套画册的编纂目标是“全球范围内迄今为止最为齐全、图像品质最高的版本”,韩国专家的评价是“收录高丽画最多,图像记录最真、反应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世界顶级水准的美术画册和研究著作”,里面收录了50幅。</p> <p class="ql-block">统一新罗时期(668-901),鎏金铜佛像宁波天封塔地宫出土,宁波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1982年出土,是银地宫殿内供奉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像的主尊,就28厘米高。此尊造像的样式与铸法,更像是韩国出土的统一新罗时期佛像,故专家判断此为1144年之前由朝鲜半岛传回宁波的公元700年前后造像,可以见证唐宋时朝鲜半岛僧人相继入两浙求法,往返多经过明州(宁波)。统一新罗时期佛像深受唐风影响,但又不是完全的唐风。</p><p class="ql-block"><b>头部呈卵形,满饰螺发:面形小而丰圆,细目小嘴;通肩袭裟紧贴身体,衣纹呈多重水波纹。莲座上的勾翘也很有特色。似乎是与背光顶上内弯的呼应:通身大背光,舟形:外缘饰火焰纹,内为镂空卷草纹,并镶嵌11颗珍珠。</b></p><p class="ql-block">妆容自然、清新,整体风格偏向甜美、温柔,衣着配饰简约而时尚</p> <p class="ql-block">高丽佛画特点:</p><p class="ql-block">📍画布采用未经精炼的<b>双经生绢丝织</b>成。📍构图上,佛像位于中间,画面比较满。📍纹样上,<b>圆形与“S”形卷曲纹</b>组合而成的唐草圆纹,被认为是高丽画家的创造。📍服饰画法上,对高级织物质感的表现极为精巧。运用<b>泥金细线</b>表现服饰褶皱,线条粗细、间距均匀,不同于中国画墨线的用笔变化。📍<b>半透明效</b>果的表现手法极为娴熟,尤其是观音身上的<b>薄纱</b>,用<b>白色和金色</b>巧妙传达出材质的轻盈感,使得观音形象更为优雅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高丽绘画,到目前为止,共发现<b>十余座有壁画的墓葬;</b>山水画、肖像画、花鸟画<b>尚未发现存世作品</b>;因此,大多创作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的佛画,就显得非常重要。但高丽时期<b>有大量宋元画作传入朝鲜半岛,</b>高丽佛画又少款识、目前又大多收藏于日本欧美,故很久以来混同于中国画、日本画。</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三尊图 大都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三尊图,韩国Leeum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b>阿弥陀佛正与观音、地藏一起接引信徒。</b>阿弥陀佛的佛顶肉髻珠发出一道光芒,直接照射在跪拜者上。他的衣服华丽极了:</p> <p class="ql-block">红色外衣上绘“唐草圆纹”,这种用泥金线条勾勒出“S”形卷曲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在高丽佛画上常见而典型。</p> <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被描绘成一位身披袈裟的剃发僧人:他取代了大势至菩萨,负责拯救被十殿阎王王审判的罪人。专家分析,本图的绘制年代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p> <p class="ql-block">观音悲悯的弯腰,头上化佛也微微倾身。</p> <p class="ql-block">观音俯身向跪者递去一朵莲花,供其死后去往西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地藏菩萨图 大都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看这手和宝珠,让我想起韩妆的清透感!</p> <p class="ql-block"><b>水月观音图像</b>是在新罗时代传到朝鲜半岛。被称为<b>“周昉样”</b>,在构图、画法上几乎一样——观音大多穿着<b>透明华丽的白衣、赤色裙</b>,在<b>岩石上架着二郎腿坐</b>着,旁边<b>摆着柳枝净瓶</b>,脚下有<b>荷花、珊瑚和善财童子。</b></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衣饰华丽,形象秀美,又像宋画又不像宋画。看了就很神奇的想到:难怪韩国美容业这么发达……</p> <p class="ql-block">插柳枝的净瓶 高丽瓷</p> <p class="ql-block">严肃庄重</p> <p class="ql-block">半透轻纱的质感,太迷人了!</p> <p class="ql-block">用白色和泥金营造纱巾的薄透:</p> <p class="ql-block">用泥金和大红体现衣服的华贵:</p> <p class="ql-block">善财童子</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 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插柳枝的净瓶 玻璃的、还拉花。</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衣裙纹样</p><p class="ql-block">串珠子:红色丝线穿过透明玻璃珠折射出莹光,串珠有重量的荡起仿佛带出了一丝风……</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这是唯一流传至今的高丽时期千手观音图 ,韓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1935年珂罗版复制的日本法隆寺金堂壁画,浙江大学藏、日本便利堂捐赠,满墙贴着。没有了原作的彩色,更加的古意盎然——<b>法隆寺金堂壁画</b>制作于7世纪后半期到8世纪初期<b>(飞鸟和奈良时代),是日本最古老的壁画杰作</b>。专家认为,粉本来自于中国。或者说,更有犍陀罗风:四分之三的面部、长眉高鼻杏仁眼;头部向身体弯曲的另一侧倾斜。体格丰润、衣服合体但不紧帖,流畅的铁线描+晕染——满满的初唐风。</p> <p class="ql-block">装扮,就是明显的日式风格了。</p> <p class="ql-block">佛像本体就有2米高,再加上1米多的莲座,还有张扬的背光,又垫了个八角形台,总共有5米高。这是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修复雕刻研究室”中国博士后朱若麟制作的,属于学术性复原。原作为奈良时代(8世纪60年代)<b>大御轮寺的本尊,被誉为日本最杰出的雕刻作品。</b></p> <p class="ql-block">大御轮寺是奈良中部<b>三轮山大神神社的神宫寺</b>,是座附属于神社的寺庙。奈良时代后期到江户时期,日本还属于神佛习合(本土神道与佛教融合)的信仰形态,经常把神与佛一起供奉。但是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宣布《神佛分离令》(1868),许多原本供奉于神社中的佛像被毁弃。大御轮寺亦遭废弃,但像未毁,十年后移交至<b>圣林寺</b>保管,成为该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开脸很日式,胸肌很发达,散发着年长者的深沉与威严,仿佛日本家庭里的一家之主,威风而矜持。</p> <p class="ql-block">造法——<b>木心干漆。</b></p><p class="ql-block">日本的干漆造分<b>脱活干漆造</b>和<b>木心干漆造</b>两种,前者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招提寺鉴真和尚像。脱干漆法使用优质漆,费用成本较高。相比之下,木心干漆法对漆的要求低些,因此从8世纪后半叶逐渐流行,并在镰仓时代成为木雕的主流。木心干漆造,先用木材大致地制作出佛像的雏形,再厚涂混有木屑末的漆,干后雕刻出佛像的细部。</p> <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通高3.36m,网图1999年中国工艺美术世纪杯大展金奖</p><p class="ql-block"><b>“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b>是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了中国古代干漆夹苎现存的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1999年,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的当代作品:</p><p class="ql-block">天台山干漆夹苎起源于东汉兴平元年,至今已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东晋时期,戴逵父子提升这门民间工艺,以<b>“漆”和“苎”为材料,“干”和“夹”为工艺,</b>用浸了生漆的苎麻布一层层裹在木雕上,做出了中国第一尊干漆夹芒佛像。</p><p class="ql-block">使用的原材料有香樟木、生漆、野生苎麻、古瓦粉、防火石粉、五彩石粉、火山灰、朱砂、铁红等十三种,均产自天台山本地;而且精挑细选。比如生漆,就要在夏天最热的天气里,取自山漆树1米左右的部位。野生苎麻要在霜降后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