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湿地的生态瑰宝与生命馈赠 _甘南花湖

潇潇竹

<p class="ql-block">花湖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紧邻四川、青海两省交界地带,海拔3468米,镶嵌在广袤的若尔盖大草原腹地,距离县城约45公里,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它北望阿尼玛卿雪山余脉,南接松潘草地,既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生态关键节点。被誉为三省交界的高原明珠。</p> <p class="ql-block">花湖的形成,是地质运动与气候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与地质共同雕琢了基础。这里属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断陷盆地,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形成的低洼地带,为湖泊发育提供了天然“容器”;地表覆盖着深厚的泥炭层(最厚处达数米),像海绵般锁住水分,形成了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气候与水文,受高原季风影响,夏季暖湿气流带来充沛降水,加上黄河支流白河的浸润,使得低洼处积水成湖;冬季气温骤降时,湖水虽会短暂冰封,但泥炭层的保温作用让湿地核心区域始终保持湿润,为来年植被复苏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因植被的循环,常年积水与温和的夏季气候,滋养了水毛茛、金莲花、马先蒿等耐湿植物,它们在浅滩与草甸间自然生长,形成“花海绕湖”的独特景观,“花湖”之名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黄河上游的“天然水库”与生物乐园,是水源涵养的关键角色。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湿地,花湖及其周边泥炭地像巨大的“天然海绵”,能储蓄大量降水,缓慢补给黄河径流,对调节黄河水量、缓解中下游旱情至关重要,被称为“黄河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生物多样性宝库。这里是黑颈鹤、大天鹅、藏原羚等珍稀动植物的家园,其中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夏季都会在此繁殖,成为花湖生态健康的“活指标”;湖中还生活着高原特有物种湟鱼,构成了完整的湿地食物链。</p> <p class="ql-block">气候的调节功能,湿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泥炭层储存的碳量相当于数倍森林,对减缓区域温室效应、稳定高原气候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依托花湖的生态价值,当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通过生态管护、禁牧休牧等措施,既保护了湿地,也为藏族牧民提供了生态管护员等岗位,实现了“保护生态就能增收”。</p> <p class="ql-block">旅游带动经济。作为甘南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花湖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特产销售等产业发展,让牧民在守护家园的同时,分享生态旅游的红利。</p> <p class="ql-block">文化传承载体。对藏族同胞而言,花湖是“圣洁之地”,湖边的玛尼堆、经幡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祈福,这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也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p> <p class="ql-block">从地质奇观到生态屏障,从生命家园到民生依托,花湖不仅是甘南的一张名片,更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缩影。它的存在,既诠释着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守护好这片湖,便是守护好高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甘南花湖</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6.15</p><p class="ql-block">文编:潇潇竹</p><p class="ql-block">摄影:潇潇竹 驴友</p><p class="ql-block">出镜:潇潇竹 </p><p class="ql-block">谢谢您曾留步关注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