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删之后,藏在名字的惦念

xiao Sひ

<p class="ql-block"><b>(美篇号:9837833)</b></p><p class="ql-block"><b>文字/图片/编辑:xiao SU(三删之后,藏在名字里的惦念)</b></p><p class="ql-block"><b><i>月光漫过窗棂时,总想起删你三次的夜晚。那些被指尖划过的对话框,像被潮水漫过的沙画,明明擦去了痕迹,却在心底洇出更深的纹路。</i></b></p><p class="ql-block"><b><i>十二座城市的风,总在我敲下“苏于瑶”三个字时打转。渤海湾的浪是你的标点,南方稻田的绿是我的韵脚,我们隔着一千多公里的分行,把牵挂写成带刺的诗——怕太柔软的思念会被风吹散,才故意裹上硬壳,却在你说“这名字像月光”时,忽然懂了:所有笨拙的尖锐,都是没说出口的“想和你有未来”。</i></b></p><p class="ql-block"><b><i>这不是故事的序章,是月光落在稿纸上,晕开的第一笔温柔</i></b>。——</p><p class="ql-block">手机在床头震动时,我总会想起第三次把你从列表里划掉的深夜。窗外的月光把竹影投在墙上,像谁用狼毫扫的淡墨,风一吹就晃。就像那些被我删掉的对话框,明明是亲手清空的痕迹,却在心里刻成了朱砂痣。</p><p class="ql-block">你总说我凶你。或许你忘了,我是写故事的人,遣词造句本是看家本领。不是不懂温柔,是怕那些绵密的牵挂说出口,会在一千多公里的风里散成碎末,不如裹层硬壳,至少能落到你眼前。</p><p class="ql-block">我们隔着十二座城市的距离。你那边有渤海湾的微风,我这边有温柔的我,我拍过照片给你,“像不像想你的傻瓜。”你当时回了个捂嘴笑的表情,现在才懂,那些带着乡土气的比喻,全是想让你踩着文字,走进我真实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删你,是因为那句“没想过结婚”。那天聊到孩子的名字,我敲下“如果是女儿,就叫苏于瑶吧,苏是我,于随你,瑶是美玉”时,指尖都带着温度。你隔了很久才回复,那几个字像冰锥,一下戳破我刚搭好的童话。我噼里啪啦敲出一堆质问,不是真的气你不想结婚,是气自己写了那么多故事,却没本事让你相信,我们能把“苏于瑶”从纸上写到生活里。删完好友,我在晒谷场蹲到星子落满天空,看着阿叔阿婶扛着农具回家,突然明白——我怕的不是你不想嫁,是怕这南方的泥土,托不起你对未来的信任。</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删你,是你亲口说的聚餐。你发消息“今晚闺蜜聚餐,可能要喝点酒”,我盯着屏幕,那些描写过无数次的“推杯换盏”突然变得刺眼。问“有男的吗”时,其实已经攥紧了拳头;你回“嗯,好几个呢”,我脑子里瞬间闪过一百个狗血桥段,那些写惯了的猜忌情节,全成了扎向自己的针。删完好友站在老屋门口的老槐树下,风把眼睛吹得发涩,才懂我怕的不是你喝酒,是怕在那些我缺席的热闹里,有人用更圆融的方式,替我陪在你身边。</p> <p class="ql-block">和好是因为一场暴雨。其实那段日子,我总在故事里写“骤雨如瀑”,很想很想你,所有修辞都失灵了,只剩下心脏在胸腔里擂鼓。手忙脚乱加回你,发出去的第一句是“于乐乐”——连名带姓,像在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你秒回个哭脸表情,“有点怕,我是喜欢你,难道喜欢你有错?”那一刻,所有坚硬的外壳都化了,我敲下“我陪你”,三个字比任何获奖作品都让我踏实。我们对着屏幕聊了很久,从我小时候,说到你的成年。你突然说“其实你凶我的时候,我知道你是在乎的,就是藏得太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删你最荒唐。那天突然特别想看看你,发消息“拍张自拍给我呗”时,其实已经写好了后续——想夸你头发长了,想笑你眼角的痣,想告诉你“比我笔下任何女主角都好看”。你回“不想拍”,那些没说出口的话突然堵在喉咙,化成了莫名的火气。删完好友躺到床上,那些写过的“思念成疾”突然有了具象,心口像被什么攥住,才惊觉——我哪是想要照片,是想透过像素,确认你还好好地在我未来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昨天翻聊天记录,看到你发的语音。你突然压低声音,“苏于瑶要长得像你,肯定很可爱”。我把音量调大,听着你藏在笑声里的温柔,突然懂了——那些被你叫做“凶”的文字,就像我写故事时总给主角加层硬壳,其实是怕他们受委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在稿纸上铺了层银霜。我发消息给你:“下次你来,带你去摘杨梅,后山的树结得密,甜得能齁出诗来。”你回得很快:“好呀,对了,苏于瑶这个名字,我写在日记本第一页了。”我对着屏幕笑起来,手指敲下:“那我们慢慢写,把她写进结局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来好的爱情,不是写尽风花雪月,是敢把“我”和“你”,写成“我们”。三次删除像三个破折号,提醒我那些藏在硬壳下的真心,该剥开来给你看了。一千多公里的距离算什么?你那边渤海湾夏天的微风,我这边的稻田会泛青,我们还有很多个四季,去把“苏于瑶”这个名字,从纸上的铅字,酿成生活里的蜜糖。</p> <p class="ql-block">‌原名:苏子滔(全阳),80后,出生于福建泉州。他自幼酷爱诗词、散文等,曾是福州晚报签约诗人。多次作品发表在各平台,代表作有《桃子》、《家父》、《十岁那年的春天》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