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阴阳在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各有侧重,阴气主要反映物质的一面,表现人的精气神,而阳气则突出反映能量,表现为各脏腑的功能状况。阳气足,则脏腑功能好,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就问题多多。</p><p class="ql-block">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百分之八十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只要能从「阳气」两字下手,那么大部分的现代病就不会困扰人们,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夏季外界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体充足的阳气抵挡之下,减轻了。而到了冬天,外界阴气重了,人体的阴气也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随之变弱,慢性病就会「卷土重来」,变本加厉。</p><p class="ql-block"> 「冬病夏治」就是在盛夏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培养得更旺,以便秋冬抵御疾病的侵袭。这就是「养生,要顺应天然」的观点。阳气衰弱会减寿《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p><p class="ql-block">知名老中医李可认为:“阳气是生命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人到老年以后,无缘无故地流鼻涕、流口水、流眼泪或者是小便提不住、尿频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阳气失去统帅作用所致。</p><p class="ql-block"> 针对老年人常患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急性心衰,有一个治疗方法,就是救阳。阳气恢复,人就得活。</p><p class="ql-block">阳气就好像水龙头的开关一样,它的阀门、螺丝逐渐地变松,要把它拧好,方法就是补充阳气、保护阳气。夏天最耗阳气的五件事古人认为:“春夏养阳。”这是因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人体的生长、发展也同时到达顶峰,阳气消耗特别大,因此要着重护阳。此时,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还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p><p class="ql-block"> 因此,夏季养阳,一定要避免伤阳。</p><p class="ql-block">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在阴凉处喝冷饮来消暑,由于夏季人体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让暑湿入侵人体,因此,在消暑过程中,有五点需要特别注意!</p><p class="ql-block"> 1、常吃生冷寒凉的东西喜欢喝凉茶、冷饮,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服用苦寒清热的凉茶,不管体质状况如何,这样都有损身体脏腑阳气,造成阳虚。</p><p class="ql-block"> 广东人有「热气」的说法,吃点热性食物(如油炸、荔枝等)后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脸上长痤疮等,都是热气的表现,便自行服用各种清热泻火药或喝凉茶。专家指出,一般凉茶性质寒凉,体内有热时可以清热,无热时则易伤阳气。</p><p class="ql-block"> 适当地吃雪糕、喝点冰镇啤酒,喝绿豆汤是消暑的一种方式,但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咽喉疼痛的感觉,甚或耗伤阳气而生病,尤其是绿豆。</p><p class="ql-block"> 2、爱吹空调现在,商场、家里都有空调,到了夏天,人几乎一整天都待在空调环境中,阴寒之气频频侵入。如果平时缺乏运动或者根本不运动,出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就损伤阳气。</p><p class="ql-block">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要是贪凉,比如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温度太低,人体卫气不固,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在空调房里,最好也披一件小外套保暖,尤其是腹背部要保暖。专家指出,一般室内空调温度与室外不能相差太大,空调温度在 26℃ 即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怕冷,也可以穿上长袖衣服,以免空调的凉气从肌肤入侵而生病。</p><p class="ql-block"> 3、休息不足养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回归本位。</p><p class="ql-block"> 如果经常熬夜打牌、唱歌等,或者烦劳过度,阳气就不能归位,只能慢慢耗散 。4、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不见阳光,极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p><p class="ql-block">5、滥用抗生素从中医的性味去分析,抗生素属于苦寒性质,容易攻伐阳气,致阳气不足,体质就变得虚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