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微雨盈萍🍀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p><p class="ql-block">​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同时,还兼具航运、水运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南桥是一座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仿古廊桥,也是都江堰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桥桥长约54米,宽12米,共5孔,为3层重叠翘角飞檐的廊式古桥。南桥的落成结束了灌县“出南门无路”的历史,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成为灌县往南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南桥是都江堰景区的重要景观之一,登桥可望西岭雪峰、离堆锁峡、宝瓶飞波等壮丽景色,被誉为“天府第一桥”“西蜀第一桥”“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p> <p class="ql-block">看了皮影戏《李冰治水》,对都江堰有了更清晰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岷江水很大</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相传为二郎神降服孽龙之处,孽龙就被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便是伏龙观的来历,也是灌阳十景之一"寒潭卧伏龙"的所在地。伏龙观属于建筑与设施中人文景观综合体类的纪念、宗教、祭祀活动场所,为道教建筑,是纪念李冰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在2200多年前,由李冰率众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凿开的一个进水口,它是内江进水咽喉,起到灌溉和防洪的作用,故称之为"宝瓶口"。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江心,形如鱼嘴,岷江水流入这里被鱼嘴分水堤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排洪,内江流入成都平原。枯水季节,内江河床低于外江,鱼嘴分水堤将六成的水流入内江,四成的水流入外江,保证灌区的用水量。洪水季节,岷江水位升高,水流变直,外江修建较宽,六成水流入外江,四成水流入内江。因季节不同,水量不同,自动调节内外两江水量。利用鱼嘴上游河道弯道离心力原理进行第一次排沙,约80%沙石从鱼嘴排入外江。</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属于外江一道低矮堰坝,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内江水流在飞沙堰形成漩涡,水中大量沙石被漩涡甩入飞沙堰,少量沙石在回水窝沉淀。每年由河工清理至"卧铁"处,有效防止泥沙淤积导致河流溃堤。飞沙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一条溢洪道,水量大时,溢洪道自动泄洪,使多余水量流入外江,使内江不受洪灾。</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溢洪道:位于都江堰鱼形堤坝的尾部,是高出河床约2米的坝堰。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同时起到“飞沙”作用,确保内江通畅。</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景区最高的建筑是玉垒阁。</p> <p class="ql-block">玉垒阁:主体建筑为连底七层六角形仿古阁楼,总高度为46.4米,底层直径为21.1米,顶层直径为12.6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参观游览。其位于玉垒山山顶,地势开阔,位置绝佳,是都江堰最佳最高观赏点,可东观千年古城、西瞰成都平原、北眺岷江源头、南望八百里青城。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是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其工程结构设计巧妙,利用自然地势和水流规律,实现了分水、泄洪、排沙、引水等多种功能,是工程学上的明珠,对后世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都江堰的修建彻底改变了成都平原的水患状况,使该地区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登上玉垒阁,俯瞰都江堰,感叹古人的智慧。都江堰水利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与“乘势利导”的工程哲学,通过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核心工程的协同运作,实现了自动分流、排沙控洪、精准灌溉等功能,造就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游成都熊猫基地最直观的感受是近距离接触国宝的治愈体验与自然生态的沉浸式享受‌,游客不仅能观赏到熊猫憨态可掬的生活状态,还能通过科普活动加深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理解。‌‌1‌</p> <p class="ql-block">花花</p> <p class="ql-block">熊猫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