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在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有一个村子,便叫圪垛村。始建于明朝洪武,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原始风貌。该村居两座山丘之间,村内房屋大多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石窑洞,寄托着黄土高原浓浓的乡愁。圪垛村知青大院,便藏身于这些连绵不断的石窑洞中,与其融为一体。</div><div>圪垛村以崔氏商宅、知青大院、活态民俗构成时空重叠的文化剖面,既是晋商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是近代集体记忆的容器。</div> <div>风光无限好</div>村落坐落于太原西山群峰间,海拔1300多米,呈阶梯状分布,群山环抱、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形成“聚宝盆”式地形。<br>汾河二库近在咫尺,山涧溪流穿行峡谷,雨季更显清涧潺潺、潭水澄碧。<br> 原始风貌古村<div>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14世纪末),因地处黄土丘陵地形(太原方言“圪垛”即指土坡)得名,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群,包含民居、庙宇及生产设施,见证晋商文化兴衰。</div> 知青大院<div>西山圪垛村保留知青大院,1975年50余名知青在此插队,留下“知青井”“知青林”等历史印记。</div><div>1976年,知青们拿出国家补贴的5万元,在圪垛大队社员的帮助下,亲自动手修建了12间知青窑洞,之后这里就成了知青们生活学习、打谷晒粮、文艺娱乐、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知青大院”这一名称由此而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