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寨的密码

刘延伦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古老的小山村。离云南红河州首府蒙自市仅十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1909年4月15日,滇越铁路通车至碧色寨,把火车站建在这里。从此,火车站与这个小山村同名,在当时的国内、外地图上赫然显现,声名远播,名扬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驻足远眺,蒙自坝、草海坝和长桥海的四季景色、秀美风光尽收眼底,"碧色寨" 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才更有了它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1936年,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个碧石铁路通车,这里有2个火车站,米轨与寸轨在此换装,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当时,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还有云南最早的邮政局、网球场、酒店等设施;最繁 忙时有2万多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称为 "东方小巴黎"。</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记载着中国革命、民族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路文化、护国运动、抗战文化、马帮文化、商贾文化和西南联大在这里交融,奏出一曲悲壮、动人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见证了百年沧桑巨变,说起它的历史,漫长而又曲折,就象这两条古老、铮亮的铁轨,在蓝天下悠然神往地走进大山深处。</p> <p class="ql-block">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1887年,蒙自被迫开关 通商,贸易逐渐繁盛。1898,法国攫取了滇越铁路的修筑权(运营权),1901年动工至 1910年竣工通车。</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是国内最早的火车站之一,曾是法国掠夺云南的工具。直至1946年,中国收回滇越铁路中国段所有权。</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充满法式风情的火车站,黄墙红瓦,木质百叶窗,站房“三面钟”虽停摆却诉说着往昔。米轨与寸轨交汇延伸,站台前绿色长椅等充满故事感。</p> <p class="ql-block">  在碧色寨车站主楼门槛下,有一块刻着BM149标记的石台阶,后面还有法国工程师尼弗礼士刻的一个图案。据中国和法国天文台专家考证得出:这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p> <p class="ql-block">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当天的正午时分,站在太阳光下面会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产生"立杆无影"文现象。</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年轻的夫妻俩在太阳转身的北回归线上吸收阴、阳之气,就会生双胞胎。许多新婚夫妻站在这个北回归线标志点上,面向对方,双手十指紧扣,持续99秒,就能一生一世、相爱永远,还有生龙凤胎或双胞胎的机缘。</p> <p class="ql-block">  而且百年滇越铁路也寓意百年好合,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车站的"三面钟",又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工人的杰作。母钟钟面直径25厘米,面向站房里的工作人员。子钟钟面直径46厘米,其两面朝外,面向站台上的旅客。</p> <p class="ql-block">  三面钟用一组机芯带动,同时运转,确保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看到的时间是一致的,不会有误差。</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来到碧色寨车站,都要在弥足珍贵的"三面钟"前观赏、拍照。"三面钟"也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两条铁路的兴盛、繁华与萧条。</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因路而兴, 因路而衰。在沉寂多年以后,成为《无问西东》、《知音》、《天下一碗》、 《玉观音》、《西南联大》、《芳华》等影视剧的拍摄地。随着这些影视剧的热播,碧色寨再度名扬海内外, 旅游者纷至沓来,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  畅游古老神奇的碧色寨,品读滇越铁路历史文化的密码,欣赏中、西方建筑,感悟沧桑巨变、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激发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无疑是一次心灵涤荡和精神洗礼的完美之旅。</p> <p class="ql-block">  美篇摄影、文字、制作:刘延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