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漫游:青城山(6)

水玲珑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属于“青城山—都江堰”联合申报项目,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老山门是青城山景区的经典入口,位于景区核心区域,作为唯一检票口,所有游客均需从此进出。</p> <p class="ql-block">建福宫:</p><p class="ql-block"> 位于青城前山山门左侧,是进入景区的第一座道观。始建于唐代,现存为清代光绪年间重建的建筑群,包含殿宇、亭阁等。</p> <p class="ql-block">  “月城湖”位于青城山前山景区内,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的山间谷地,湖水源自老霄顶溪流‌,是前山游览路线的关键中转点。</p> <p class="ql-block">月城湖泛舟</p> <p class="ql-block">上清宫:</p><p class="ql-block"> 作为青城山最高道观,海拔约1180米,位于景区最高峰。该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包含老君殿、三清大殿等,并有蒋介石题写的“上清宫”门匾。</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的文武殿是上清宫内的主要建筑之一,供奉关圣帝君和孔夫子,兼具儒道文化融合的特点。 ‌</p><p class="ql-block"> 文武殿的设立反映了古代道教对忠义精神的推崇,关羽被尊为“武圣”,孔子则代表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这种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也符合青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的历史地位。 ‌</p> <p class="ql-block">  慈航真人的宗教地位‌:作为道教与佛教共同尊奉的神灵,慈航真人(即观音大士)在青城山被供奉为“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的跑马坪位于上清宫附近,是明末起义军张献忠的练兵遗址。</p> <p class="ql-block">  青城山道字壁是青城山前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上清宫院内,以巨大的"道"字石壁著称。其书法和石刻艺术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在青城山大赤天宫后方的道路上,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龟驮石碑:‌右侧石碑刻“大道无极”‌,‌左侧石碑则刻“碧洞仙源”‌。两碑均以赑屃(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为底座,体现道教文化中“负碑镇水”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碧洞仙源”含义‌:</p><p class="ql-block">“碧洞”指青城山幽深的洞天福地,“仙源”暗喻道教发源地的神圣性,整体呼应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与右侧“大道无极”(出自《道德经》“无极生太极”)形成对仗,共同体现道家“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右侧石碑刻有“大道无极”四字,采用传统书法风格,下方雕刻有赑屃(又名霸下)神兽,象征长寿与吉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君阁‌:</p><p class="ql-block">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前山峰巅,上清宫附近,是青城山最高点,海拔约1600米。高达33米的六层阁楼。</p><p class="ql-block">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主峰彭祖峰(又称老霄顶),1992年秋动工,历时三年建成。外观为九层(象征道教“九重天”),但内部功能分区可能被描述为六层(如基座+主体)‌。</p> <p class="ql-block">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彭祖峰顶,需经陡峭山路抵达,香火旺盛,入口处有汉白玉麒麟和方形香炉。</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南,占据成都平原大部分面积的是青城山。公元142年,哲学家张陵正是于此处,开创了中国道教。历史上青城山中修建了许多寺庙,集中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道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和齐云山‌。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源于古代的巫术、方士和神仙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