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银叶山水画赏读 </p><p class="ql-block"> 李晓文撰文</p><p class="ql-block">2025年是著名画家刘银叶先生的幸运之年,也是幸福之年,他的几幅水墨国画在法国、英国等拍卖公司的竞拍中,拍出了千万以上的高价,其中《山中渔隐图》更是高达1936万,让许多同代画家咂舌称奇,望尘莫及。我觉得他的成功并非偶然。首先,他的画意境高古;其次,他文学功底深厚;再次,他笔墨功夫老道。他崇尚传统,向古人要营养,深耕传统数十年;他是画家,同时也是作家,诗人和词赋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他年少成名,不到三十岁便凭借几部精美的诗集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文名满天下;中年时弄小说,竟鼓捣出几部长篇,而且是章回的那种,古意盎然,深受好评;老来又以词赋驰名海内,其才思之敏捷,我等难望其项背,洋洋千言,倚马可待。他曾多次在北京成功举办个展,并加入中美协。他的画中有诗,诗中更有画,在传统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成。如此强龙,能不飞天?!个人以为,他的画有以下特点:深邃的思想性。他的作品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放眼于祖国大好河山,用自己独特的观察力,去发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给人以启迪、激励,令人震撼;其作品给人一种扑面而来、十分清新的生活气息,但又不照搬生活,而是一种情感的概括、凝结、超脱、高远。独特的艺术性。刘银叶先生思想活跃、视野宽广,他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对绘画的造型能力都很强。他扎根于传统,又面向生活、勇于创新、追求品格,把绘画的触角伸向大地,用一双慧眼去发掘和展示祖国山水的美。他用笔大胆泼辣,墨色运用自然,不时重墨涂抹、枯笔皴擦,挥洒自如,在黑与白、干与湿、实与虚、方与圆、粗与细、密与疏、线与面、冷与热等方面都作了深入的探索。</p><p class="ql-block">很高的观赏性。他的作品恰当地应用了对立统一规律,有强烈的辩证效果,看一眼就能吸引到眼球。读他的山水画,犹如亲临了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其画面变化多端,有时满纸烟云、千岩万壑,有时春意盈纸、山花烂漫,有时提毫陡磨、咄咄逼人,有时细流如带、如云如雾;其境或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或刚劲雄逸,或平淡幽深;其构图饱满,画面充实而有张力,整体感十分强烈,不琐碎、不零乱;墨色时而轻松典雅、水墨淋漓,时而浓艳夺目。看他的画令人震撼和振奋。气韵感人是刘银叶先生山水画给人的又一观感。其作品无论是大幅巨作,还是小品、均能呈现出一种气势恢宏的大气象、大境界。他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豪迈、雄浑的精神气质,展现出一种艺术语言的张力和冲击力。刘银叶先生十分注重运用开合、虚实、繁简、浓淡、留白等辩证手法来处理画面,使画面更有层次感,更有高雅的意境。刘银叶先生的绘画以笔墨胜。一是中锋为主。以中锋确立画面的骨架和主要物象的轮廓,使其在画面构成筋骨,在画面起到栋梁作用。二是逆锋、散锋、偏锋为辅,围绕中锋所界定的框架,因势生发,组成画面的阴阳和疏密。如果说他的中锋的使用是洒脱中有谨慎的话,那么,他的逆锋、散锋、偏锋使用则是一种审视后的放达。三是细微之处,严谨精致。在对画面许多物象的表现上,比如屋宇和云水以及大面积的虚处,他的用笔表现出一种少见的细谨。他用恰当的笔墨将要凸显的物象表现的精美而又生机勃勃,使其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和画面的大山相比,一放一收,相映成趣,从而使画面更加亲切感人。在结构充满骨力的同时,对墨色的使用又是他绘画的一大显著特色。墨色是绘画格调高低的标杆。墨色明亮温润,最不易得。古人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刘银叶先生绘画,墨色清雅明亮,沉静厚实。此充分说明银叶先生之用墨,深得中国画传统之三味。我真有点担心: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他会把自己整进近千年的中国美术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