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全类型支持者”

紫恋冰蕾

<h3>坐标:贵州湄潭<br>姓名:丽丽<br>职业:教师<br>梦宝宝号:1107<br>参加梦想营次数:第四次<br>时间:2025.7.15<br><br> 昨天我认真预习了分配的内容,有了些感悟,小组讨论时也抢着分享了。关于“支持者”,我的理解是这样的:<br> <br> 情感依托:就像乔希的父亲,支持者能给我们最温暖的情感慰藉。有他们在,就像乔希感受到的那样,心里总踏实又安定,仿佛随时能找到可以停靠的港湾。<br> 行动支持:他们从不说空话,而是用实实在在的举动传递力量。比如乔希的父亲,不仅答应做他的支持者,一个拍肩的动作,就藏着最有力的鼓励。<br> 力量源泉:有支持者在身后,我们就像有了底气。面对困难时,想起他们,勇气和信心就会涌上来,这份安全感,是我们闯过难关的重要支撑。<br>  孙杰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支持者——宫影老师。在她陷入育儿困惑时,是宫影老师一次次帮她找到突破的方向,像托举着她向上生长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予她前行的力量。</h3> <h3> 今天学习的支持者有四个类型,其中第一个是赞赏鼓励型。<br> <br> 我们美术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就遇到过这样的支持者——一位国画专业的研究生老师来校支教后,带动大家一起学国画、练书法、刻印章。他总用充满赞赏和鼓励的话语肯定我们的每一点进步,让我们越画越有劲头。所以大家一有空就扎进画室,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每个人的技艺都精进了不少。<br><br>第二个是倾诉解压型。<br> <br> 青青老师就是这类支持者的典型。开学初期,我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焦虑——总跟老公在教育理念上达不成一致,为此苦恼不已,不仅身心俱疲,身体也频频出状况。这时,青青老师主动走近我,耐心听我倾诉所有烦恼,成了我释放压力的“情绪出口”。<br> <br> 而她同时也是第三种支持者类型——意见领袖型。<br> <br> 在倾听的过程中,她还会给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其中最打动我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学的儿童技能教养法,不能强加到另一半身上,更不能逼他认同我们的观点,只能靠自己慢慢影响。当我们通过学习让孩子有了积极改变,他自然会看到我们的付出,慢慢转变态度。毕竟,“千金难买我愿意”,主动认同远比被动接受更有力量。<br> 青青老师还是第四种——携手并肩型支持者。<br> <br>  她把湄潭的儿童技能教养法线下读书会办得如火如荼,带着我们一群人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我几乎每次读书会都积极参与,这次还主动承担了焦点解决法的精讲课程。在做课件、备课程的过程中,我也得以从全新的视角,更深地理解了焦点解决法的内涵。</h3> <h3>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孩子的成长路上,其实离不开各种类型的支持者。而作为家长,我们更要学着成为这四种支持者的“集合体”。<br> <br> 当孩子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用赞美和鼓励回应,做好赞赏鼓励型支持者。比如儿子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有了提升,我会主动对他说:“儿子,你看语文成绩进步了不少,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你自己感觉怎么样?”他会开心地说:“我觉得特别高兴,我再也不是那个考不及格的笨小孩了。”<br> <br> 当孩子有烦恼向我们倾诉时,要耐心倾听、用心共情,做好倾诉解压型支持者。有次儿子困惑地问:“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哭这种情绪?是不好的吗?可既然存在,肯定有它的价值啊。为什么我遇到难过的事,爸爸总不让我哭呢?”我先肯定他能想到这些,接着共情道:“妈妈也有过这样的烦恼呢,你能思考这么深,比我小时候厉害多了,能提出这么好的问题。”<br> <br> 当孩子迷茫没有目标时,要帮他寻找突破口、分析方向,做好意见领袖型支持者。比如儿子曾沮丧地说“为什么我总是考不好”,我就引导他回忆:“那你有没有哪次考得还不错?当时做了哪些努力呢?”很快,他就从回忆中找到了方向,调整好了状态。<br> <br>  当他为了目标遇到困难时,要陪在他身边一起面对,做好携手并肩型支持者。就像他被一道题难住时,我们会一起琢磨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往往稍一点拨,他自己就想通了,根本不需要我过多讲解。</h3> <h3>  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应成为集四种类型于一身的支持者:孩子进步时及时赞美鼓励,帮其建立自信;孩子有烦恼时耐心倾听共情,为其解压;孩子迷茫时引导寻找突破,明确方向;孩子遇困时陪伴共同面对,助力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支持,助力孩子更好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