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领土纷争核心是<b><font color="#ed2308">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font></b>地区(简称纳卡)的归属问题。这一争端源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多重因素,长期以来冲突不断,对两国关系及地区稳定造成深远影响。 <br><b>一、历史背景与冲突根源</b><br>苏联时期的领土划分<br>纳卡地区面积约 4,400 平方公里,位于外高加索山脉,苏联时期被划为阿塞拜疆的一个自治州,但居民以亚美尼亚人为主(占多数)。苏联解体前,亚美尼亚族因对经济和生活条件不满,长期谋求将纳卡并入亚美尼亚。<br>民族矛盾与独立诉求<br>1988 年,纳卡州苏维埃正式要求划归亚美尼亚,引发阿塞拜疆强烈反对,双方冲突升级。1989 年,纳卡宣布独立,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爆发武装冲突,1991 年苏联解体后演变为全面战争。<br>1994 年停火协议<br>在俄罗斯等国调解下,双方于 1994 年签署停火协议,但纳卡实际由亚美尼亚支持的武装控制,阿塞拜疆保留法律上的主权。此后,小规模冲突持续,边境局势长期紧张。<br><br> <b>二、2020 年纳卡战争与结果</b><br>冲突爆发与升级<br>2020 年 9 月 27 日,双方在纳卡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阿塞拜疆凭借无人机等现代武器优势,迅速突破亚美尼亚防线。冲突持续近两个月,造成约 5,000 人死亡,数十万平民流离失所。<br>俄罗斯斡旋与停火协议<br>2020 年 11 月 10 日,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签署停火协议,规定:<br>阿塞拜疆收复纳卡周边部分领土(如舒沙市);<br>俄罗斯向纳卡部署 2,000 名维和部队,负责监督停火;<br>亚美尼亚从纳卡其他占领区撤军。<br>此次冲突被视为阿塞拜疆的军事胜利,亚美尼亚失去对纳卡大部分地区的控制。<br><br> <b>三、当前局势与争议焦点</b><br>领土现状与边境问题<br>阿塞拜疆实际控制纳卡部分地区及周边战略要地;<br>亚美尼亚仍控制连接纳卡与本土的 “拉钦走廊”,但阿塞拜疆要求开放 “赞格祖尔走廊” 以连接其飞地纳希切万,双方僵持不下。<br>和平进程与未决矛盾<br>2024 年 5 月,两国签署边界划分协定,亚美尼亚归还四座边境村庄,但核心的纳卡地位问题仍未解决;<br>2025 年 3 月,双方完成和平条约草案谈判,但签署前提是亚美尼亚修改宪法,放弃对阿塞拜疆领土主张,目前进展缓慢。<br><br> <b>四、国际干预与地区影响</b><br>俄罗斯的关键角色<br>作为停火协议担保方,俄罗斯在纳卡部署维和部队,并推动双边谈判,但近年影响力因乌克兰危机有所削弱。<br>土耳其与阿塞拜疆的同盟<br>土耳其公开支持阿塞拜疆,提供军事援助并参与联合军演,被视为阿方背后的重要力量。<br>欧美与国际组织介入<br>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俄、美、法主导)长期斡旋,但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近年提议接管 “赞格祖尔走廊” 以推动谈判,但未获双方接受。<br><br> <b>五、对旅行的实际影响</b><br>边境限制与中转需求<br>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边境至今不开放,两国间必须通过格鲁吉亚中转。例如,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前往阿塞拜疆需经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耗时较长。<br>安全风险提示<br>纳卡地区及边境地带仍属敏感区域,建议避免前往;<br>中国外交部提醒公民密切关注局势,谨慎前往两国。<br>文化与历史体验<br>尽管存在冲突,两国首都(巴库、埃里温)及主要城市对游客开放,且当地人民普遍对中国游客友好。例如,亚美尼亚的塞凡湖、埃里温大阶梯,阿塞拜疆的巴库老城、少女塔等景点值得一游。<br><br> <b>总结</b><br>纳卡争端是苏联解体后持续时间最长的领土冲突之一,其复杂性远超单纯的领土争议,涉及民族认同、大国博弈及历史恩怨。尽管近年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但彻底解决仍需双方政治决断及国际社会持续努力。对于旅行者而言,了解争端背景并避开敏感区域是确保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