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蔡澜的那段: 大部分人都是被周围人慢性折磨,很多病都是在不和谐的相处下产生的......

晶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晶晶诵读</span></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蔡澜关于社交的那段话,他说:“大部分人都是被周围人慢性折磨致死的,很多病都是在不和谐的相处下产生的,所以想要多活几年,那就要少与合不来的人打交道,因为你很多的烦恼和不快乐都是来自于你接触的人,往往最大的伤害都是与人交往的时候才会产生,当一个人长期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不自觉的下降,此时也是疾病产生的开始。所以你必须要学会去审视你的社交圈,远离消耗你的父母、朋友或者同事,你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少怨则少悲,少虑则少忧,凡是你每次见了都觉得身心俱疲的人,都应该减少接触,别等到生病了才明白很多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p> <p class="ql-block">或许这正是当下很多人宁愿选择独处,远离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因为与人打交道,顾虑太多,内耗太多,既要考虑自己的感受,又要考虑对方的感受,甚至还得考虑第三方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一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的是七种情绪过度或长期失调会直接损伤对应的脏腑功能,导致气血紊乱。</p><p class="ql-block">怒伤肝,譬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因怒气攻心而亡。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尤其工作中难免会有愤怒情绪,有的人甚至会将这种情绪带回家中,从而殃及家人,影响家庭和谐氛围。</p><p class="ql-block">喜伤心,譬如“范进中举”后的癫狂,当然欢喜是件好事,小喜怡情,大喜伤身,凡事有度,过度兴奋会使心气涣散,表现为心悸、失眠、精神不集中,严重时出现精神失常。</p> <p class="ql-block">忧伤肺,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因长期悲忧而患肺疾。黛玉本是多愁善感之人,在与宝玉、薛宝钗等人因儿女情长不可自拔,忧虑过多,而黛玉葬花正是她悲剧命运的预演。</p><p class="ql-block">这就讲到了人要有钝感力,越是高敏感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是人际交往后的内伤。</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越是那些亲近你的人,越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你进行道德绑架和精神索取,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越亲近越有机会伤害到你。</p><p class="ql-block">他们懂你的软肋,知你的渴望,却偏要用“都是为你好”的温柔刀,斩断你想走的路。</p><p class="ql-block">你明知他们并非全是恶意,甚至藏着几分笨拙的爱,却在“为你好”的道德枷锁下,连拒绝都显得几分理亏。</p><p class="ql-block">现在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除了应付工作,还要应付复杂和消耗你的人际关系,于是很多人干脆远离人群,避开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给心灵放空,蓄精养锐,不失一种明智的养生方式。</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我们要断舍离,丢弃不必要的物品,将空间释放出来,摆放更有价值的物;人际关系中,我们亦如此,将不必要或消耗我们的人请出我们的生活,屏蔽那些让人心塞的瞬间。</p><p class="ql-block">余生不长,心的空间有限,请看看身边有哪些消耗你的人和事,为了身心健康,请远离这些所谓的“人祸”,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子,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值得的人和事,还生活一片蓝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