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一根木棍挑起的,不仅是她的家当,还有沉甸甸的未来。她为何突然就火了?因为那份格格不入的坚韧,敲开了为人父母们沉睡的心扉——当年的自己,不也是如此吗?</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父辈,以及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走过来的?</p><p class="ql-block">想起父亲求学的路。一百多里,开学步行去,放假步行回。天不亮启程,归途已是星斗满天。用父亲的话说,有时“云交夜黑”。若是冬日雪后,陡峭的山路寸步难行。他们背着行囊,常是身手敏捷的同学先攀上去,放下绳索,下面的人再前拉后推,合力翻越。</p><p class="ql-block">有一年,开车回老家,汽车在乡村公路上飞驰。父亲突然指着拐弯处一道陡峭的山崖:“那就是我们当年走的路。”</p><p class="ql-block">父亲扭着头,久久凝视。我也望向那山崖……仿佛看见了父亲他们当年跋涉的身影,脑海中甚至浮现出攀登珠峰的景象——对父亲而言,那山崖,便是他少年时代必须征服的“珠峰”。</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那山崖是否亘古如此险峻,还是几十年的风雨冲刷让它愈发陡峭。我不知道……</p><p class="ql-block">父亲说有一次放假,从康宁出发走到贺家会,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商量着找地方落脚,却人生地不熟,茫然无措。</p><p class="ql-block">走到一所学校,见有灯火,同伴们踌躇不前。父亲扒着窗户,认出一个人影似乎与伯父相识,便鼓起勇气敲门说明来意。大约是读书人之间的懂得与慈悲,那人应允道:“可以休息,但没有铺盖。”父亲连忙说:“没事,我们都背着行李。”那一夜,他们得以平安度过。</p><p class="ql-block">他们肩上扛着的,何止是自己的家当与未来?那沉甸甸的行囊里,也承载着后来孩子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我考上师范那年,第一次离家远行(其实也算不得多远)。父亲在漆黑的凌晨,步行十里赶到乘车点,几经辗转,直到下午才抵达学校。</p><p class="ql-block">一个蛇皮袋装着我的被褥,就扛在父亲的肩上。那一刻,父亲不仅扛起了我的行囊,也稳稳地托起了我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的求学路上,我也像父亲当年一样,放假结伴,等车赶路,互帮互助。为了省钱,常坐夜车,披星戴月,深夜奔波,竟也不知畏惧危险,更不惧旁人眼光。</p><p class="ql-block"> 原来,每个读书人的肩头,都曾扛起过属于自己的未来。所以,看到那位“扁担女孩”,才不由得心生感慨:无论她考了多少分,她已然用肩膀扛起了自己的人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