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清水县城,但凡是上过学的人,必然听说过、聆听过、讲述过白胡子爷爷的教育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白胡子爷爷刘云青(1915-1992),男,汉族,曾用名刘光汉,化名雨云,清水县红堡镇崔刘村人。民国23年(1934 )就读于省立兰州工业学校。27年(1938)7月,任西关小学校长。29年(1940)任洮沙、皋兰民教推行团副总干事。 1941年5月,任隆德县区指导员、民政科长。1943年任会宁县民政科秘书、科长。1945年后,历任清水县田粮处人事管理员、县教育会理事长、县参议会秘书、教育科长等职。清水解放后,任清水中学教师。1962年5月下放回家,任刘沟小学民办教师。1978年调县三中为代理教师。1984年后,历任政协清水县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刘云青擅长书法,墨迹遗于梓里。步人古稀之年,撰写《刘家沟村史》留于后世。1992年11月病逝,享年77岁。</span></p> <p class="ql-block"> 史学大家雍际春爆料:他自己高考时迟到了,监考的白胡子爷爷安慰说:娃娃,别紧张,卷子写工整;大学毕业回到清水同事几年,白胡子爷爷听课时说:娃娃,别紧张,板书写工整;白胡子爷爷的风骨学养及书法功底,我们年轻人望尘莫及…不久老人退休了,我也调走了,没求得一副字,后悔!</p> <p class="ql-block"> 著名经济学家刘阿英说:父亲是我做人与治学的楷模,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嫉恶如仇的一身正气、他孜孜以求的治学风范、他言传身教的治家格言…我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得益于家父的影响和熏陶…</p> <p class="ql-block"> 清水县原任教育局长马银生回忆:刘老师恪尽职守,治学严谨,国学极精,爱生乐教,银发长须,中山制服,夫子外表,严父形象,让人肃然起敬。曾高票当选县政协委员,连任三届,建言献策,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奔走相告;躬身力行,为乡村小学合理布局、捐资助学、成人扫盲、脱贫致富贡献力量;撰写村史,关注并参与全县教育史志建设,发起国立十中同学会…</p> <p class="ql-block"> 一群孙儿,现物系教授泽恩、警察叔叔才雄、内科医生国平…或曾萦绕膝下,或曾坐在腿上,或曾吧在背上…都曾揪着爷爷的胡子,聆听爷爷讲述圣人七十二贤弟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某一天,白胡子爷爷前往菜市摊点,看望我的亲爷爷他的发小,一群市民围过来七嘴八舌:“爷爷吆,牵扯白胡子老汉是刘家沟儿里人呀”“外是袄娃的老师”“捏给我大都上哈课的”“捏都说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学问大着呢“捏外家出了好多大学生呢”“唉!我在山城堡子上学时,没听上外老汉讲课,捏说外几年下放到乡里了”“蔵在三中教学着里,学生抢着听外的课呢”…我躲在爷爷身后小声嘀咕说“把我骂害怕了”</p> <p class="ql-block"> 我有幸在三中当了一年白胡子爷爷的亲学生,因为作文本上刘邦的邦字下面加了“巾”,他表扬我的同桌王曦的字写得好,不亏启了王曦的名字,他批评我说刘家祖先的名字都能写错,亏了你爷爷蹲阳沟边供你上学…</p><p class="ql-block"> 后来王曦成了清水县有名的书法家,我也争了一口气,考上了一个大学,不再去放羊…</p> <p class="ql-block"> 龙果树人家的传说,其实是崔刘村小学的故事…白胡子爷爷与崔宝珊老师是崔刘村学最早的老师,他被下放回村改造之前,崔刘村有心思上学的娃娃都要去五里之外的堡子底下山神庙里就读…恢复高考,村里的大学生都出自这个小学大门…</p> <p class="ql-block"> 从教四十多年,解放初,主持恢复刘沟初小,组织策划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宣传保护龙果树文化,倡导尊师重教之风,早在1985年着手撰写刘沟村史,开当地村史与乡村文化研究之先河,足见其远见卓识。 </p> <p class="ql-block"> 白胡子爷爷解放后一直在一中任教,1962年被下放回村改造,任村里的民办教师,纯朴的村民们都尊其为“先生”,文革中也难免被“小将”们无常揪斗,身处逆境,备受磨难,1978年受聘县三中,六十多岁,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呕心沥血,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学生…</p> <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李牧华先生回乡探亲,将他的大作《心室随笔》双手献给他五十年前的恩师并说:“刘老师,你教导我做人要直,作文要曲,你的话我受益终生”。李牧华道出了几代弟子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树长青</p><p class="ql-block"> 陆兆源</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日绝早,德高望重的刘云清先生在河堤上散步,遇到熟人,互道珍重。中午,先生翻着儿子阿英从牛津大学寄来的明信片,读着儿子为牛津客座研究员的喜讯,情绪亢奋。晚上,先生看罢电视剧《为了聚会的告别》,上床入睡了,那么平静。</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先生没有醒来。在医院里,我去看望,他仍在睡。我望着先生慈祥和蔼的面容,怕惊醒他,有多么想把先生唤醒,然而这是怎样的不可能啊!</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医院里睡了七天,毫无痛苦,离我们而西去,归了道山。先生享年七十八,这不应该是他的天年,他的生命是不会这样落幕的,然而先生毕竟走了。先生带走了昨天的凄风苦雨,也带走了今天的欣慰,他留下了一颗正直忠厚的心…..</p> <p class="ql-block"> 一代宗师,遽然作古。彩云易散,天道宁论,临文悼念,为之潸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