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

豁达平和-1521186

<p class="ql-block">探访圣彼得堡是我的俄罗斯之旅中一个经典旅程。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1703年由彼得大帝开始建造。</p> <p class="ql-block">1712年,彼得大帝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通过波罗的海加强与欧洲的贸易联系,推动了国家现代化,使圣彼得堡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枢纽。 ‌直到1918年,这里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来到圣彼得堡,可见其建筑和雕塑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在这座城市,我重点探访了冬宫、夏宫和叶卡捷琳娜宫这三大著名宫殿。</p> <p class="ql-block">冬宫是圣彼得堡三大宫殿之一。这座建于1754年至1762年的宏伟建筑,本身就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典范,以蓝宝石色外墙、阿特拉斯巨神像柱廊和约旦阶梯的镀金装饰著称‌,展现了艺术与建筑的巅峰成就‌。</p> <p class="ql-block">内部展厅有拉斐尔长廊、孔雀钟等,融合了欧洲艺术与俄国工艺‌。</p> <p class="ql-block">冬宫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1764年成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成功实现了文化转型。十月革命后,冬宫成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级艺术宝库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包括达芬奇的《圣母丽达》,展现了俄罗斯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著名的冬宫建筑群面前,有一座恢宏壮丽的皇宫广场,称为“冬宫广场”,圣彼得堡许多历史事件就在这里发生。1905年“流血星期日”事件中,沙皇军队在冬宫广场枪杀请愿群众,激化了社会矛盾‌。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冬宫成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十月革命”时,起义者从广场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标志着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冬宫成为政治变革‌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夏宫,又称“彼得宫”,坐落在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它始建于1714年,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这里的建筑豪华壮丽,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大宫殿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p> <p class="ql-block">宫殿内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期,为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在宫殿的前面建造了一个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被视作俄罗斯北方战争的胜利纪念碑。在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p> <p class="ql-block">下花园滨临波罗的海芬兰湾,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是女皇统治的象征,位于圣彼得堡市南约25公里处,以金色的华丽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是俄罗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据说当年彼得大帝将这块土地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后经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不断扩建,遂成现在这样规模宏大的园林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这是宫殿内包金的时钟和蜡烛座。</p> <p class="ql-block">舞厅有金碧辉煌的浮雕装饰。</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当年叶卡捷琳娜女皇加冕的大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有着"世界第八奇观"之称的稀世珍宝"琥珀厅"。它是用无数块琥珀板精心雕刻拼接而成,琥珀呈奶黄色或暗红色,镶嵌在琥珀板中间的是一颗颗纯天然的宝石,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堪称世界一绝。</p> <p class="ql-block">女皇的书房和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花园中的这幢建筑据说是女皇宴请客人的场所。两尊青铜雕像分别为:古希腊大力神赫尔库勒斯与花神芙罗拉。这对恋人在此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叶卡捷琳娜花园柔美浪漫,卓尔不凡,处处散发出艺术气息,反映了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理想和品味,成为欧洲园林艺术的重要范例。</p> <p class="ql-block">在探访圣彼得堡“三大宫殿”的过程中,我深切认识到这座城市在俄罗斯历史中的地位。冬宫是十月革命的标志性战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夏宫是俄罗斯北方战争的胜利纪念碑,是俄罗斯称霸波罗的海的象征;叶卡捷琳娜宫曾是末代沙皇的囚禁地,更是女皇统治的象征。可以说,这座城市始终处于俄罗斯政治变革的前沿,它见证了俄罗斯的近现代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