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山西十五日游(六)从呼和浩特到山西朔州

妙玉(拒聊天)6106863

<p class="ql-block">一座寺院一座城</p> <p class="ql-block">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是一座融合蒙、藏、汉三种民族文化的藏传佛教召庙建筑,堪称呼和浩特藏传佛寺的典范。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前的铜铸鎏金宝瓶、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强烈的艺术效果被称为东方一绝。</p> <p class="ql-block">踏入席力图召,就像一头扎进了时光编织的梦境。 站在围栏旁,微风轻拂,五彩经幡飘动, 抬眼望去,这座古老建筑与广阔天空融为一体,我好像也在这瞬间,融入了它的悠悠历史长河,满心都是对这份独特之美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呼和浩特市原有八座清真寺中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寺门为三间式,正中高悬“清真大寺”横匾,两侧的“国泰”“民安”四字,不仅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祈愿,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礼拜大殿,外部黄、绿色砖雕精美绝伦,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庄重。屋顶以勾连搭的形式建造,卷棚顶、八角攒尖顶和硬山顶高低错落,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呼和浩特塞上老街,望着人潮拥挤的大明宫,我决定放弃了。其实在每个旅行城市里都会有所取舍,都会留下遗憾!比如这坐城中的三塔寺因整修关闭,就与我察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山西,99%的人会想到平遥或五台山,但藏在晋北的朔州就有个真正的宝藏!这里没有游客扎堆,只有辽代木塔的千年回响。</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本名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辽代,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从细节看过来——它的周身满是历代牌匾,其中最醒目的是“释迦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千年来,有记载的经历了40次地震,其中烈度五级以上就有十余次。木塔屹立不倒。建筑之精巧可见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仰望木塔,这个相当于20层楼高的木塔,完全用搭积木的建筑工艺建设起来的。没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咬合构建。难怪建筑学家梁思成称“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目前,木塔从东西侧看,可以看出第二层明显的倾斜。据山西省文物局2004年的报告:塔身整体向东北倾斜65厘米,塔身累计压缩88厘米。修固方案目前一直处于“难产”状态。</p> <p class="ql-block">净土寺始建于金天会两年(1124年),大定24年(1184年)重建,历代有修缮但维持原貌,据传净土寺原为后唐明宗之家庙。距离应县木塔只有几分钟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净化寺的大雄宝殿在宽阔的院子里显得非常迷你,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覆灰瓦,绿色琉璃明边,屋檐翘起弧度明显,檐下彩绘虽然年久但还是看出来丰富,整个大殿看起来是小巧精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静静坐着寺院一角,看塔影与流云缠绵,听它们说过去的风雨,和今日的宁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