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关于交友,孔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理解呢?关于交友,孔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什么原则呢?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和那些自私自利、不讲仁义忠信、不似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的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我们如何领略他老人家的交友智慧?</p><p class="ql-block">我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孔老夫子说:“我过世之后,子夏的德行会一天比一天地更增进;但是子贡的德行,却会一天比一天地更减损。”曾子听了就感觉到很奇怪,于是他就问夫子:“您凭什么判断出来,他们以后的德行是会增进还是会减损呢?”孔子说:“子夏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他喜欢与比自己贤德的人相处,喜欢和这些更有道德、更有学问的人相处;而子贡却恰恰相反,他喜欢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别人称赞他有道德有学问,他就感觉自我良好。”</p> <p class="ql-block">孔老夫子接着说:”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是其所使。“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儿子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观察他的父亲;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为人如何,你就看一看他所结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这个领导是什么样的,你就看他所使用的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潜移默化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孔子还认为,交朋友要讲究恩义,做到“贫贱之交不可忘。”孔子曾经说:“如果君子不遗弃他的老朋友,国民的风俗就不会淡薄。”所以要想人人都厚道,应该怎么做呢?就要做到“故旧不遗”,也就是要对老友不能够忘记。</p><p class="ql-block">在《礼记·檀弓》中记载:原瓖原来是孔子的老朋友,但是他是学习另一派学说的人。原瓖的母亲死了,孔子送了他一具棺椁,结果原瓖却跳到椁上去唱歌,这是严重违礼的行为。于是,孔子的弟子都纷纷劝孔子和原瓖绝交,不要再做朋友了。但是孔子怎么回答?孔子说:“亲者勿失其为亲,故者勿失其为故。”这句话怎么理解?第一句话是说原瓖和他母亲的关系。原瓖虽然学的是世间法以外的学问,但他并不是大逆不道,仍然对母亲有孝心,只不过他表达的方式不同,并没有断除对母亲的孝心。</p> <p class="ql-block">第二句话:“故者勿施其为故。”是说孔子和原瓖的关系。既然原瓖没有断除孝心,所以我也不能隔断与他的故旧情谊,所以他仍然愿意和原瓖结交,老朋友仍然是老朋友。我们学习圣贤之道,就应该学习圣人那种不遗故旧的做法,这样才能够让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淳厚。所以我们能够孝敬父母,对朋友厚道有加,做到“贫贱之交不可忘”,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我们学习而转变世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