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 守护新生命健康

南平市第二医院公共卫生保健科

<p class="ql-block">  在追求全民健康的道路上,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不仅威胁着妈妈的健康,更可能给宝宝的一生蒙上阴影。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艾梅乙”母婴传播,掌握预防知识,共同守护母婴健康!</p> <p class="ql-block">一、认识“艾梅乙”</p><p class="ql-block"> “艾梅乙”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简称,这三种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给宝宝,造成宝宝感染,带来严重影响,而这些疾病通常具有较强的隐匿性。</p><p class="ql-block"> 1.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混合性免疫缺陷病,严重威胁生命健康。</p><p class="ql-block"> 2.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病变几乎可累及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造成多系统损害。</p><p class="ql-block"> 3.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p> <p class="ql-block">二、对母亲和胎儿/婴儿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对母亲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破坏免疫系统,使母亲更容易患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p><p class="ql-block"> 梅毒:可引发皮肤黏膜损害、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病变等。</p><p class="ql-block"> 乙肝: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母亲生活质量。</p> <p class="ql-block">  对胎儿或婴儿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孕妇感染后可能造成胎儿流产、早产、胎死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婴儿免疫力低下,易出现反复感染、发育迟缓等问题,生存质量差且死亡率高。</p><p class="ql-block"> 梅毒:很多感染梅毒的胎儿因为内脏、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发生死胎、自然流产、胎儿水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等。先天性梅毒患儿可能出现皮肤梅毒瘤、骨膜炎、锯齿形牙、神经性耳聋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生长发育。</p><p class="ql-block"> 乙肝:部分感染婴儿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患者,长期携带病毒,增加成年后患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三、“艾梅乙”母婴传播途径 </p><p class="ql-block"> 1. 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为妊娠时经胎盘传播、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传播、产后母乳喂养传播。</p><p class="ql-block"> 2. 梅毒:可在孕期经胎盘传给胎儿,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病灶感染,哺乳期也可能通过乳汁传播。</p><p class="ql-block"> 3. 乙肝:宫内感染是因胎盘微小损伤使母血病毒入胎儿体内,产时胎儿接触母亲含病毒的血液、羊水等感染,产后母亲与婴儿密切接触,如伤口渗血污染婴儿用品。</p> <p class="ql-block">四、如何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 </p><p class="ql-block"> 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产期保健一个都不能少。 </p><p class="ql-block"> 1.为了母婴的健康,孕妈们应该主动在孕13周前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咨询和检测,对艾滋病、梅毒检测阳性孕产妇,其配偶/性伴侣应及时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 </p> <p class="ql-block">  2.产后及时干预 </p><p class="ql-block"> “艾梅乙”感染孕产妇生下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预防和或治疗,并定期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 </p><p class="ql-block"> 3.科学喂养</p><p class="ql-block"> a. 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可选择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对选择母乳喂养的,强调纯母乳喂养,且喂养期间母亲应当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喂养时间不超过6个月。混合喂养儿童感染风险较大,应尽量避免。</p><p class="ql-block"> b. 孕产妇感染梅毒螺旋体,分娩前已接受规范治疗的孕期梅毒患者,产后可进行母乳喂养。分娩前未规范治疗或临产前1˜2周才确诊者,建议暂缓直接母乳喂养,挤(吸)出消毒后可喂养;同时尽快开始治疗,疗程结束后,可直接母乳喂养。</p><p class="ql-block"> c. 母亲感染乙肝病毒,可以进行母乳喂养。</p><p class="ql-block"> 母乳喂养妈妈应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尽可能避免发生乳头皲裂。</p> <p class="ql-block">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从了解知识开始,倡导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诞生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内容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