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秀则画廊,邂逅樫木知子

鎖麟囊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在上海大田秀则画廊,邂逅了一场由日本艺术家樫木知子带来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这次展览是从东京空间巡回至上海,也是她在中国的第二次个展, 展览一共展出8件绘画及数幅小稿,她创作时主要用丙烯颜料,在已绘制的画布上打磨、重新上色,最后呈现出光滑的表面和多层次的背景色彩。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异世界,充满了奇幻色彩。</p> <p class="ql-block">樫木知子的创作往往在细腻笔触中传达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这幅作品表达了个体在生活中某种迷失、无助的状态,画面中人物的坠落姿态,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失落或者对未知的恐惧;而周围洒落的花瓣、桌上的花朵等元素,又增添了一丝凄美和脆弱感,也许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与脆弱共存,以及个体在复杂情感和境遇中的挣扎 。</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花的房间》中,一人正在房间的地板和墙壁上画向日葵。木地板上的节疤与向日葵花朵的中心同化,两片花瓣连接在一起,像展翅的昆虫或鸟儿一样在这里或那里飞舞。 地板和墙壁起伏不定,本应存在的墙壁不见了,给人一种被向日葵花田包围的感觉。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樱木在x上看到的转帖:"人工智能无法画出名为《没有大象的房间》的画",樫木知子通过描绘一个"画不存在的人",暗指人工智能无法描绘"缺失"或描绘不存在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飞蚊症》:创作于2024年,采用丙烯、色粉、亚麻布、木板等材料,尺寸为194×130.3cm。该作品以独特的绘画方式,通过在已绘制的画布上打磨和重新上色,形成光滑的表面和多层次的背景色彩,画面中人物位于房间等空间内,光滑的纹理和流畅的线条使作品乍一看形似日本画。</p> <p class="ql-block">主人公趴在桌上,周围是空旷的环境,墙上有红色碎片状物体飘落 ,整体色调偏冷灰。画中可能表达的是个体在喧嚣世界中内心的孤独感,人物的姿态传递出疲惫、压抑或者陷入沉思的情绪;飘落的红色碎片或许象征着生活中零碎的烦恼、记忆,或是内心难以言说的情绪碎片,给人一种迷茫又略带忧伤的感觉,也暗示着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表象之下,个体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波澜 。</p> <p class="ql-block">樫木知子描绘的位于房间和水族馆等空间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奇特的超视觉结构。她在创作时主要使用丙烯颜料,通过在已绘制的画布上打磨和重新上色,形成光滑的表面和多层次的背景色彩。这些作品以其光滑的纹理和流畅的线条而被注目,乍一看或被误认为是日本画。在樫木知子的世界观中,恐惧与美是密不可分的,这在她的最新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通过在光滑的画作表面尝试凹凸不平的粗糙纹理,试图创造更丰富的多层次构图。</p> <p class="ql-block">对樫木知子来说,绘画即为把虚幻的风景和可遇不可求的事物表现得如真如幻。 她将个人记忆中的场景、他人的回忆或某天书中读到的场景拼凑在一起,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在画布上表达渴望、欲望、憧憬、渴求等人类情感。她认为,这种人工智能无法描绘的 "缺失"才是绘画的真谛。当我们欣赏她的画作时,自己也会被带入 "绘画者"创造的神秘空间,仿佛置身于向日葵花田和字母地板的风景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