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三分田》

翡翠

<p class="ql-block">还没入伏,气温高达30度以上,好像超出了往年同期的气温。动不动就汗水倒流,总想着跑到有山有水的森林中去。</p><p class="ql-block">我发现人越上了年纪也对儿孙上心,去哪里总想把一家人都拽上,不想落下一个。说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事儿。可现在呢?孙子小小年纪已经跟父母“代沟”了。就更别说奶奶了。父母想着假期啦,双休啦,带儿女,牵老母进山同享凉爽,可俩孙子总是不随父母的心。放下俩孙子自己玩,但作为长辈叫不车情急,凉风美味中缺席心疼总是纠结。</p><p class="ql-block"> 甘南境内的山山沟沟,都有临夏人的影子。蓝天如洗,白云悠悠,牛羊遍布山野,悠哉悠哉,嘴不停的吃。狂野、林子中,茶园个个都爆满,每一座帐篷底下,人声鼎沸,炊烟袅袅,欢声笑语。浪山,已成为夏日的必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一个视频中说::一生最长也就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为青春无悔;第二个30年,为柴米油盐;第三个30年,为老有所依。其实,生活就是烟熏火燎,很多时候人生没有60年的长度。在我的认知里60岁属长寿,想想早逝的母亲、姐姐以及爱人,想不到我依然活在?活着即便是苦旅,也是安然释怀的。回望岁月,很多情况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好与坏都要面对,再好的昨天留不住,同样不知明天事。就像有些老歌曲可以重听,但往事只能回味,因为一切都无法重来。</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阅读、写作、脚步能及达的地方,去看山 听鸟鸣,去戏水听泉水叮咚响。天空是鸟儿的,任鸟翱翔;草原是牛羊的,有牧民做主。而我们从城市里跋涉到丛林草丛中,消费花钱,只是享一日之欢、受一时之清凉,疗满腹郁闷。回家带不来半片丛林云,但那一份清凉舒适常在心里。</p><p class="ql-block">嘉善没有孙子撒欢牵绊,拿上笔记本电脑,在草地上席地而坐,任清风拂面,五指敲打键盘,写出的作品肯定有温度,有亲情、有感触。虽然跟孙子戏欢,但总有点遗憾,浪费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大田的麦子黄了,牧民的青稞熟了。路过麦田闻到麦香。就打开了关于麦黄的记忆 闸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等待卖黄是一种喜悦,将伴随着温饱的来临。农民谚语说:“选黄选割”那时候其实选择割来熟透的麦粒。在院落的晒干用簸箕风干净,在石板磨眼里磨成面,手擀面刀切小提子,洋芋地里掏出几颗新洋芋,拔两朵小白菜,一锅面白、菜绿、白嘟嘟的洋芋,那个纯香美味…现在想起来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现在到哪儿都吃不上那样,新鲜原味儿的美食了。那时候没有肉,假如那个饭里再切上一点儿碎碎的羊肉,不知道该有多想。</p> <p class="ql-block">夏日,想去的地方,一直在心中徘徊,比如想走哪条,“被扔掉的路”,在遥远的草原,像这两天的高温天气,晴空万:里时,夜宿帐篷 欣赏明亮无垠的星河。即便是写不成诗,也把那所见所感真实的记录下来,或许能写成一篇作品或者一首诗。就这么简单的一种期盼或者是心事,我期待了两年。关键是家人们工作忙,事务多不得闲。相信等以后有了大把的时间,恐怕我就没有那个腿脚和那个能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