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计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1990年买拖拉机时的原始发票,当时新🚜拖拉机还不能满足供应,所以农民攒钱买拖拉机,工厂大干快上加足马力生产,不管农民有多难,给工厂提供了满负荷生产的机会,不知道这是不是农业救工业,而每台拖拉机都是农民节衣缩食攒下的钱,几十年过去了当初万八块钱买的,今天变废铁价处理了(不包括货币贬值)</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二日,我亲手把陪伴了我三十五个春秋的老伙计送走了。它曾经是农田里的顶梁柱,如今被转给了废旧钢材回收站。虽然它结束了在田间地头的使命,但或许能在别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临别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仿佛送走了一位并肩作战的老战友。</p> <p class="ql-block">时间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代。集体耕作的模式突然瓦解,每个农户都成了独立的生产单位。我们这些刚从生产队出来的年轻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手足无措。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更没有资金,连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成了难题。那段日子,真的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难”。我们从畜力耕作一下子退回到了人拉肩扛的原始状态。整整十年,我们省吃俭用,才攒够了买一台小拖拉机的钱。那时候,它对我们来说就是生活的希望。再后来,为了配上翻斗、楼犁、耙慨这些农具,又奋斗了整整二十年。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变革,也经历了艰辛。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年压弯了我们的腰,也磨砺了我们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第一次把它开回家时,我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每天都要擦一遍,隔三差五就上点润滑油,生怕它出一点毛病。因为我知道,它来得不容易,它是我们一家老小的命根子。有了它,种地就不再是靠天吃饭。那时候,为了抢墒播种,我常常连夜耕地,它从不掉链子。可随着时间推移,新型大马力农机越来越多,它的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少。这几年,它几乎成了仓库里的“摆设”。但即便如此,真要把它送走的那一刻,心里还是空落落的。三十五年啊,它陪我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个日日夜夜。再见了,我的老伙计,谢谢你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那些曾经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老伙计,终究也会被时代洪流裹挟而去。但它们的故事,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每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苦或甜,但都值得铭记。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有过短暂的阵痛,但最终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愿我们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安享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创+AI.助力共同完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