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p><p class="ql-block">行程:高华瑶寨-岜沙苗寨-从江-榕江-荔波</p><p class="ql-block">行程距离:220公里(行车约4小时)</p> <p class="ql-block">高华瑶寨山高谷深,层峦叠嶂,森林覆盖率高达86%,犹如世外桃源、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将竹林、村寨、吊脚楼串连起来,形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酸曲”初尝试🤭🤭🤭</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体验原始的瑶族文化,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瑶族药浴、瑶族长鼓舞、传统造纸工艺被称为瑶族的“三大文化宝典”。住下来,慢慢去体验。</p> <p class="ql-block">瑶寨还保留着瑶族传统的“石碑制”,将村规民约刻石碑上立于村委会院中,便于村民遵守。</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贵州榕江是村超的发祥地;而台江是村BA的原产地。瑶寨村委会门前也有一标准的蓝球场,在这几乎没有平地的山凹里平整出这一块场地着实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高华瑶寨三面环山,整个寨子依山而建,六千亩山林环绕着瑶寨,木屋隐于竹林云雾间。</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深褐色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拾阶而上,走进这片静谧之地。</p> <p class="ql-block">寨门在山顶,微风吹过,一阵清凉。</p> <p class="ql-block">连片的竹林在风中摇曳</p> <p class="ql-block">叠嶂的山峦青如黛。</p> <p class="ql-block">在山间走走停停</p> <p class="ql-block">寻觅那看不够的层层梯田</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对比图像,让我们感叹侗族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然而事实却是另一回事,侗族属于比较典型的母系文化保留地,女性地位比较高,这里是女人主外,而男人主内!原本看似粗重的体力活儿,这里的女人都会自己动手完成。男人在家负责带孩子有的还要负责做饭洗衣,是典型的居家男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里是母系文化氏族,但是对男士的尊重和欢迎一点也不比外界低。只是这个村寨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如此。</p> <p class="ql-block">在这大山深处,民俗的传承犹如一张神秘的网,你看不清也猜不透😶。</p> <p class="ql-block">山不转,水在转;水不转,人在转。又来到广西境内,来到都柳江畔,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的都柳江,在广西三江县形成一个形似欧米伽♎️的大回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汹涌的江水之上,一支小舟在击流勇进!人与自然的较量💪。</p> <p class="ql-block">在从江县城南都柳江边月亮山麓茫茫林海中,还隐藏着一个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biā)沙苗寨。</p> <p class="ql-block">岜沙这几年可是火了。“最后的枪手部落”这个噱头太吸引人了,游客络绎不绝。当地政府在如何让传统为现代服务,让文化变成财富方面下足了功夫。造就了一套岜沙特色的文旅模式,既保护了岜沙原生态环境,又让游客看到真正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又防止了过度开发毁了这地方。</p> <p class="ql-block">定时观看了苗寨的迎宾表演后,由当地讲解员陪同进寨,一路了解苗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岜沙人是蚩尤部落的一个分支,属于黑苗。部落崇拜太阳神、树神。出生即种“生命树”,死后用该树制成棺椁下葬,墓穴上再植“常青树”。推行”不立碑、不占地”生态葬法,形成“人树同根”的循环系统。</p> <p class="ql-block">岜沙人敬树、爱树,并制定了严格的族规,禁止乱砍、乱伐树木。</p> <p class="ql-block">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为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为致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 “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岜沙苗寨由五个自然村落组成,共有505户,2500多人。古老的吊脚楼,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苗家建筑风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寨而行,路边摆卖着苗家的工艺品。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芦苼广场观看了岜沙寨的民俗表演。感觉整个寨子的姑娘都聚集在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岜沙苗寨通常在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左右举行以芦笙吹奏、舞蹈表演和祭祀仪式为核心内容,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这里的男子保留着长发束辫的习俗,并常年腰挂鸟枪、葫芦、牛角、砍刀,肩扛火药枪(如今岜沙持枪是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p> <p class="ql-block">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间部分盘发为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表演剃头可是真剃头呢!</p> <p class="ql-block">岜沙苗寨因世代以狩猎和农耕为生,在1996年中国全面禁枪后成为唯一例外,获准保留火枪。现在火枪主要用于传统仪式(如成人礼、迎宾表演),而非狩猎或自卫,成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岜沙女人绾偏髻、插木梳,身着苗王方印图形三角裙。演出间隙她们还忙做着手里的刺绣活儿。这不仅是她们日常的一种劳作,也是她们表达爱意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岜沙汉子很有镜头感,很会摆呢👌。</p> <p class="ql-block">与岜沙汉子合个影,扫码10元😉!</p> <p class="ql-block">今天夜宿拥有“全球最美喀斯特”美称的荔波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