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4月13日,陆丰汉庭酒店目标汕尾红海湾。途经:沈海高速、梅汕高速共50公里,40分钟后到达。</b> <b>红海湾处汕尾市区东部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的遮浪半岛,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三面环海,风光秀丽。汕尾市八景之一“遮浪奇观”就位于红海湾的南澳半岛。</b> <b> 所以遮浪半岛又称南澳半岛;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的半岛突伸入海,形成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年四季,东海区海面波涛滚滚、巨浪排空,西海区的海面却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恬静宜人,一动一静,令人赞不绝口,实为不可多得的奇观,“遮浪半岛”也因此而得名。</b> <b> 礁岩,奇形怪状,多姿多彩。</b> <b>西海区波平浪静,水平如镜。岛内自然景色得天独厚,海面壮观秀丽,风光旖旎,碧海、银沙、奇石、异岩、古迹交相辉映,美丽多变。</b> <b>东海区时有惊涛拍岸,形成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b> <b> 遮浪岛风光旖旎,景物绝奇,是天然旅游胜地。面对南海,浩渺无垠,其雄豪、其隐秀、其神韵、引众多游客为之倾倒!</b> <b> 岛上名胜众多,南海观音旅游景区位于南澳岛打石澳,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此地岬屿相连、礁石叠兀,港湾交错,风景优美,相传观世音在此得以度成正果,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因此留下了许多观音的圣迹,并留下了许多神奇美丽的传说。</b> <b>圣迹景点有“佛流沙”、“佛印石”、“得度石”、“莲花”、“甘露泉”、“柳基”等,亦有历史遗迹“郑成功平后江水”等。</b> <b>佛印石。传说是如来佛祖化解观音劫难时所留手印。</b> <b>郑成功石像。1650年,郑成功在福建出兵勤王,入虎门驰援。船至红海湾白沙湖时遇大风暴,风暴后在大星所遇清兵,大获全胜。正要乘胜前进,突然传来了厦门失守的消息,顿时乱了军心,诸将请求回师救援,哭声震天。郑成功无奈,只好回师救援。</b> <b>相传观世音在此地得度成正果,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并因互留下了许多的神奇传说与有关有圣迹。</b> <b>炮台及兵营墙宽2.2米,原周围123米,高4.5米,四周设有垛口三十六个,墙体均用花岗岩石砌筑。面积约九百多平方米。</b> <b>远眺大海,水天一色;近观白沙湖,澄静如镜。漫步于礁屿岬岩之间,流连在圣迹奇景之前,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b> <b>半岛出来向西走42公里,用时70分钟,途经:红海湾大道、长青路。到达镇海古炮台。</b> <b>一道较长的城墙倚山而建;近观大小石块垒成的墙体斑驳残旧,古老的石门匾额铭有“镇海”两字,右刻“嘉庆玖年甲子孟秋”,左署“知海丰县事长沙张再英题”,字体圆润方正,刚拔有力,益显古炮台的源远流长。</b> <b>长沙湾,自古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要冲险隘之地,必要设关把守,构筑烟墩炮台,以抗击敌匪保国安民。早在宋代,长沙湾畔的马宫镇北山村就建有“倚壁虎”炮台。</b> <b>倚壁虎炮台的厚墙和炮眼设计体现了古代军事防御的智慧。首先,炮台的城墙由不规则的花岗岩堆砌而成,这种材料坚固耐用,能够有效抵御敌人的攻击。</b> <b>其次。炮眼为硕大的圆形设计,这种形状可以容纳较大的火炮,增加火力覆盖范围,同时减少敌方炮火对炮眼的直接命中率。</b> <b> 再次,炮眼位于南侧山坡的两堵厚墙中,这种位置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确保炮台内的士兵能够有效观察和打击敌方目标,提高炮台的防御效果。</b> <b> 百年巨变,沧海桑田,炮声早已湮灭。身处炮台,远望不远处的长沙湾大桥,有如一条飞卧的长龙,横跨壮丽的海面,大桥上车水马龙,轰隆隆地驶向一个繁荣昌盛的世界。</b> <b>驱车77公里用时80分钟,途经:深汕高速、X213来到惠东平海古镇。</b> <b>惠东平海:昔日海防重镇,“600多年前,这里还是南海之滨一处无名沙滩。从明代开始,平海蝶变为一个粤东海防重镇,进可攻、退可守,并成为惠州南部海运进出口的咽喉之地。</b> <b> 城楼巍然屹立,造型古朴,红墙灰瓦,绿琉璃瓦剪边,雕梁画栋,充盈着民族建筑特色,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古城的城墙已被拆除,平海十字街位于古城中央,串起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其间藏匿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特色民居。</b> <b>登上城楼,视野宽广,街道两旁散布着不少明清时期的民居,不减当年的气派和威严。</b> <b>徜徉其间,老街悠幽,古厝沧桑,仿佛步入一座历史的长廊。每一处城门、每一扇老旧的门扉后面,都蕴藏着一个古远的故事,静待客来。</b> <b>青砖砌墙,砖线整齐划一,每一处斑驳背后都记录着斗转星移,定会被雄浑沧古的气氛感染。</b> <b>所有的愿望都直白地誊写在楹联上,所有的荣誉都挺立在屋檐的绚丽里,古城依旧,平海安然。</b> <b>不时有电瓶车呼啸而过,这是一座活的古城。较之其他古村,这里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少了过度开发产生的浮躁感,于此寻找自己内心的平静,不也是一种生活吗?</b> <b>今日最后的景点“大鹏所城”。走:X213、惠深沿海高速,坝光收费站下,共104公里用时95分钟到达目标所在地。,</b> <b>大鹏所城的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位于深圳大鹏新区。“所城”是古代对在沿边沿海修建的军事城池的称呼。</b> <b>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创立了“卫所”制度,“卫”称之为卫指挥使司,有军士5600人;“所”称之为守御千户所,有军士1120人"。清代《新安县志》记载有“沿海所城,大鹏为最”,自1394年大鹏所城建立,与东莞所一同扼守珠江入口,保护广州,曾多次抵御葡萄牙、倭寇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b> <b>大鹏所城占地约10万平方米,基本保存了明清两代的规模和格局风貌。现存有东、南、西三个城门及东北约300米长的古城墙遗址,有赵公祠、天后庙、华光庙等十余座清代将军府第和一批民居。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 <b>比起肃穆的军事驻地,现在的大鹏所城更像是一片古朴的老村落。</b> <b> 城内仍有不少原住民居住,闲坐的老人、玩闹的孩子,气氛安静祥和。</b> <b> 刘起龙将军第。</b> <b> 赖士超将军第。</b> <b>天后庙。</b> <b>赵公祠。</b> <b>古城粮仓规模不小。</b> <b>利用粮仓开设所城海防展览馆。</b> <b> 城墙间是窄窄的街道,街道和房屋砖石古朴,花草盛放得热烈,不乏可以休息聊天的茶馆、咖啡店。</b> <b> 历经600多年风雨,大鹏所城依旧伫立,它将“鹏城”之名赋予了深圳,并见证了这座城市如大鹏一般扶摇而起,同风而上。</b> <b> 晚间宿于距离古城西边5公里的汉庭酒店(深圳大鹏佳兆业点)。一到深圳车速明显减缓,略感疲倦,晚餐后立即歇息。<br></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