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云南老山地区</p><p class="ql-block"> 对越防御作战 40 周年纪念活动系列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上页)</p><p class="ql-block"> (六)精兵强攻“968”</p><p class="ql-block"> 1985 年 8 月 19 日—12 月 31 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 月 19 日,步兵三营七连、九连从老山西侧防御阵地撤至磨刀石地域休整, 准备执行出击作战任务。 原防守阵地分别由步兵二营四连、六连接替。</p><p class="ql-block"> 8 月 20 日, 济南军区固辉副司令员到团检查工作,对部队衣冠不整、头发过长,极为不满,对团提出了严肃批评。</p><p class="ql-block"> 8 月 26 日―28 日,已经连续下了三天两夜的雨,60 号阵地雨后再次大塌方。28日上午,炮兵股工事倒塌,重炮连战士报话员王基埔当场牺牲。 28 日晚, 政治处副主任许茂良的工事口被塌方的杂物掩埋, 幸得警卫排积极救援,终于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 月 29 日, 军政委姜福堂陪同徐惠滋副总长到团检查工作。</p><p class="ql-block"> 8 月 31 日―9 月底, 团新构筑波纹钢猫耳洞 200 套,工字钢短洞 50 米,波纹钢短洞 100 米,工字钢矩形工事 20 套。共消耗编织袋 10000 条, 圆木 8000 根, 毛竹 10000根,麻袋 5000 条,油毛毡 500 卷、塑料布2000 卷, 扒钉 2000 公斤, 8 号铁丝 200 捆,元钉 600 公斤。 有力的保证了部队长期坚守防御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2 日,加强我团的陆军第 200 师炮兵团榴弹炮二营占领阵地, 该营营指位于 60号坑道内,与炮兵股相邻。</p><p class="ql-block"> 9 月 5 日,军、师下达准备出击 968 高地的命令。团决心倾全团之力,完成此次出击拔点作战任务。 决定步兵三营七连加强二炮连(欠三排),三炮连无坐力炮七班,三机连一、二、七班,团特务连喷火排十一班三具组,担任对 968 高地的出击作战任务。</p><p class="ql-block"> 9 月 8 日, 师侦察连奇袭队 15 人, 在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下,采取精兵奇袭、速战速决的战术手段,在上级炮火支援下,仅用 16 分钟就夺占 211 高地,从此该高地牢牢控制在我方手中。战后,原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10 日,团在 1423 和 662.6 两个高地增开两个观察所,加上原有 1072 高地、50、54 号阵地共 5 个观察所,24 小时不间断的观察 968 高地敌情动态。</p><p class="ql-block"> 9 月 10 日, 团首次组织步兵七连班、 排长到 1423 高地、662.6 高地和 50 号阵地观察所, 从不同角度对 968 高地进行昼夜反复观察。</p><p class="ql-block"> 9 月 12 日, 团在磨刀石步兵七连驻地召开军事民主会,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研究制订出击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13 日, 向上级请领 4 门 105 无后坐力炮,经炮兵参谋张凤山、连长徐子泉,反复堪察选择阵地, 三门火炮阵地分别选择在48、 50、 52 号阵地, 另一门火炮阵地选择在662.6 高地方向,利用侧方火力支援出击作战。</p><p class="ql-block"> 9 月 20 日, 团组织步兵七连班、 排长到74、75 号阵地,近距离观察 968 高地地形,了解敌情。</p><p class="ql-block"> 9 月 10 日–30 日,团指令步兵九连三排八班在班长袁明海的带领下,从 74 号阵地向 603 号阵地前沿秘密挖掘一条长 70 余米的地道, 后来的战斗证明, 这个洞挖的好,既为出击分队减少伤亡加快攻击速度达成出击的隐蔽和突然性,又为突击队顺利撤退,抢救伤员留下一条生命通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18 日,步兵二营六连报告:在 21、45、 46 号阵地之间的三角地域内, 这几天不断有小股敌人活动。师接报后,即令师侦察参谋高**,带师侦察连一排,在步兵第 596团的配合下伺机抓俘虏。 参谋长陈伟坚带侦参谋候曰川、团侦察排一班赶到 21 号阵地与高参谋一起研究抓俘方案。师、团两级侦察兵, 在我阵地前沿前连续潜伏三昼夜未发现敌人踪迹。 可能敌人经过三天的反复袭扰, 非死亦伤。 21 号阵地前沟深、 林密、 到处都是地雷,炮弹把竹林炸得横七竖八,侦察兵如果继续深入,恐会造成较大伤亡。经请示,师同意放弃此次抓俘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20 日, 团在磨刀石北侧找到一处与968 高地相似地形,并构筑了相应的工事、堑壕、火力点、屯兵洞和地雷场。副团长施恒山全程指导并组织步兵七连进行模拟训练。</p><p class="ql-block"> 9 月 23 日, 八里河东山方向, 友邻陆军第 138 师出击 395 高地, 全歼守敌一个加强排,大获全胜!</p><p class="ql-block"> 9 月 25 日,师政治部群联科科长朱志仁,陪同安徽省慰问团,带着黄梅戏剧组慰问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 月 29 日中秋节, 总政歌舞团到部队慰问演出。著名歌唱家彭丽媛、阎维文来了,平日里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明星, 今天来到一身泥水的战士之中, 战土们的喜悦之心、真挚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10 月 5 日, 团正式上报出击 968 高地初步方案,代号“山虎—八号”。团决心:步兵三营七连在炮火支援下,依托既设阵地,秘密占领进攻出发阵地,采取兵分两路,右路为主,小编队,多波次,沿壕超越攻击,边打边围,速战速决的战术手段强行出击968 高地,全歼守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 月 6 日, 刘团长和陈参谋长到师曼棍洞指挥所汇报出击战斗方案。</p><p class="ql-block"> 10 月 8 日, 军长张志坚、 师长郑广臣到磨刀石步兵三营七连驻地再次听取刘团长、陈参谋长汇报出击战斗方案。 肯定了团的方案,确定采取小群多路,精兵强攻,超越攻击,快打快撤的战术手段,全歼 968 高地守敌。</p><p class="ql-block"> 10 月 9 日, 副师长周登国 (珍宝岛战斗中的全国战斗英雄) 蹲守步兵七连指导模拟训练。周副师长要求连有大沙盘、班有小沙盘、人人出情况、反复练指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 月 10 日,根据团方案,步兵七连进行了深入的战斗动员,调配骨干,进行战斗编组,组成了 56 人的突击队,副连长孙兆群担任突击队队长, 一排长李秀群担任破障队队长,一班长孙卓诗、二排长管恩栋、三排长李乐宝分别担任三个突击波的队长, 副指导员蒋同宝担任救护保障队队长 (由步兵七连剩余人员和步兵九连一排共同组成),步兵九连三排为预备队(跟进救护队),队长由排长段永清担任。</p><p class="ql-block"> 10 月 22 日,雨下个不停,步兵七连进行第一次实弹演习。 张军长和郑师长再次到场检查训练,说:七连部队士气高,演练抓得紧,干部头脑清楚,心中有数。演习后,军、师、团再次对出击方案进行研究,但軍 、师两级和师现场指导周副师长对如何使用炮兵产生严重分歧 (要不要进行预先火力准备, 大炮弹是否打得太多) ,没有形成一致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 月 25 日―28 日, 为保证出击战斗指挥畅通,通信联络不间断,团工兵排配合通信连在 57 号阵地至 76 号阵地之间建立一条通讯迂回线路,以备不时之需。这条线路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0 月 29 日,根据 10 月 22 日军、师、团三级研讨会要求,刘安民团长、陈伟坚参谋长在 50 号观察所组织军、 师炮兵群对 968高地试射。对于射击效果确实不敢恭维。最后团确定了“山虎—八号”出击战斗炮兵的使用原则:“小口径火炮(含 122 榴弹炮)协同步兵,大口径火炮(离出击分队远点)主要压制敌炮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 月 1 日, 周登国副师长离开步兵七连回师部。</p><p class="ql-block"> 11 月 1 日―20 日,为保证步兵七连屯兵需要,步兵一营二连和步兵三营九连,在74 号、 75 号阵地和 1072 高地分别新构筑 30个波纹钢屯兵工事和一个工字钢短洞。</p><p class="ql-block"> 11 月 3 日, 军、 师批复团上报修改后的“山虎—八号”出击方案。</p> <p class="ql-block"> 11 月 5 日―30 日, 团组织二炮连每天对 74 号阵地至 603 号阵地之间的雷场进行无规律的地毯式轰炸, 既确保攻击分队不触雷受伤,又隐蔽出击企图,保证攻击的突然性。二炮连一班在 76 号阵地发射 82—长弹1000 多发,对 968 高地的地下工事破坏极大。</p><p class="ql-block"> 11 月 9 日, 团组织工兵排发射两发七四(改)火箭爆破器,第一次对 74 号阵地至603 号阵地之间雷场扫雷,为出击分队出击强行开辟通路。</p><p class="ql-block"> 11 月 10 日,步兵三营七连进行第二次实兵实弹演练,八一电影制片厂跟随拍摄(后因故上级领导未让播放, 目前网络上有片段流传)。</p> <p class="ql-block"> 11 月 20 日下午,1072 高地遭敌炮击,一机连战士李庆双牺牲(他本可以不死,两次负伤,两次从医院偷跑重返前线,战后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 11 月 20 日―30 日,每天深夜,团组织工兵排对 74 号阵地前 30 米内地雷场秘密搜排,清除阵前地雷。至此我预先扫雷任务全部完成。在出击战斗中,我攻击分队无人员触雷伤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 月 22 日,师参谋长李洪程召集步兵第 596 团、 步兵第 597 团的参谋长, 研究 968高地、405 号阵地同时出击作战协同问题,确定了此战的协同原则。</p><p class="ql-block"> 11 月 24 日,团下达并上报 968 高地出击战斗命令、协同计划和各项保障指示。</p><p class="ql-block"> 11 月 25 日,刘团长、吕政委率步兵七连乘车前往麻栗坡磨山边防 15 团团部参加出击战斗誓师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 月 29 日晚,步兵七连突击队秘密进至 74、 75 号阵地和 1072 高地地域, 占领冲击出发阵地,完成出击准备(原定 12 月 1日出击,后因故延至 12 月 2 日)。步兵三营副营长张凤洋、七连连长张长岭、指导员叶剑峰 3 人组成的前进指挥组同时在 1072高地开设。</p><p class="ql-block"> 11 月 30 日上午,“山虎—八号”指挥所在 54号阵地开设。副师长李凤龙、作训科副科长贾月贞到现场指导。</p><p class="ql-block"> 12 月 1 日上午,“山虎—-八号”前进救护所在 76 号阵地开设,步兵三营卫生所长许新升任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2 日 07 时 30 分,“山虎—八号”工程开始,一切行动严格按计划实施。07 时 30 分, 为配合步兵七连出击战斗,友邻步兵第 597 团四连率先向 405 号阵地发起攻击,突击队长副连长都昌林身先士卒,勇闯敌阵,战后荣获“战斗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 07 时 30 分,预先火力准备开始。师、团炮兵群对 832、1058、968 高地和达莫扣地域实施饱和式轰炸。</p><p class="ql-block"> 08 时 00 分,工兵在 1153 高地发射 84式火箭爆破器,重炮连、步兵四连、六连对1058 高地进行佯动。</p><p class="ql-block"> 09 时 00 分,三发 74(改)火箭爆破器准时发射,两发精确命中预定位置,一发略有偏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09 时 10 分,直接火力准备开始。</p><p class="ql-block"> 09 时 10 分,突击队开始发起攻击,第一突击波利用爆破打开 603 阵地地道出口。</p><p class="ql-block"> 09 时 12 分,第一突击波只用 2 分钟就占领 603 号阵地。 并以火力掩护第二突击波投入战斗。 第二突击波在二排长管恩栋率领下,迅速向 604 号表面阵地发起攻击,利用火焰喷射器、炸药包、火箭筒打、炸、烧敌残存火力点。 配属突击队的团特务连喷火排十一班在班长周兵带领下,紧随步兵前进。对敌四个屯兵洞、四个暗火力点、一条盖沟共喷火十二瓶,瓶瓶命中,为全歼守敌立下大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09 时 24 分,第二突击波占领 604 号阵地。 用两个战斗组占领 604 号阵地东南侧有利地形,以火力支援第三突击波投入战斗,其余人员转入搜剿打洞战斗。</p><p class="ql-block"> 09 时 26 分,第三突击波由三排长李乐宝带领,超越第二突击波战斗队形,分两路钳击 968 高地, 战士顾克路, 在向 968 高地冲击时,弹片击中了他的左臂,他顾不上包扎,强忍着疼痛冲了上去,随即他的大腿又被敌人子弹打穿, 但当他发现敌一个侧射火力点时,随即向喷着火舌的敌洞口爬去,在离敌洞口八米时,向敌洞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当场炸死两名敌人,接着又向洞里投掷了一个炸药包,炸毁了敌工事,最后光荣牺牲, 顾克路同志用青春和热血实践了他生前立下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誓言,牺牲时年仅 17 岁,是我团最年轻的烈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09 时 35 分, 第三突击波占领 968 高地表面阵地。迅即开始搜剿打洞战斗。</p><p class="ql-block"> 09 时 45 分,十多名敌军由 832 高地向968 高地反扑,被我拦阻火力击退。</p><p class="ql-block"> 10 时 10 分, 救护队开始从 74 号阵地前出,抢救伤员、抢运烈士。</p><p class="ql-block"> 10 时 20 分,步兵七连圆满完成出击拔点任务, 在炮兵分队的火力掩护下开始撤离968 高地。</p><p class="ql-block"> 10 时 45 分左右,敌开始对 968、1072高地至老山主峰之间狂轰滥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 时 50 分,突击队、跟进救护队全部撤回至 1072 高地附近地域。经清点发现第二突击队战士张衍利缺失, 团立即命令预备队步兵九连三排前出寻找,预备队到达 604号阵地后 ,遭敌炮火轰炸,没有找到张衍利, 预备队队员八班长赵杰 (赵杰父母双亡,不在后方当炊事员,坚决要求上前线,被誉为“孤儿英雄”)。七班副班长裔久凤当场牺牲。为避免更大伤亡,预备队撤至 74 号阵地。</p><p class="ql-block"> 14 时 00 分开始,乘敌炮火射击短暂停留时间,步兵七连迅速从 1072 高地撤回磨刀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 时 00 分开始,负伤的重伤员由团军工队高机连负责运送至 54 号阵地,尔后由运输车辆送至后方医院抢救。</p><p class="ql-block"> 突击队队长孙兆群在战斗中负伤, 坚持命令其他战友先撤,自己最后一个撤离,当晚在高机连连长杨汉成、政指田中坤护送下, 23 时 00 分到达 54 号阵地, 团长、 政委亲自在 54 号坑道口迎送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天夜里, 在 “12.2” 战斗中牺牲的 15名烈士遗体, 由军工队 105 无后坐力炮连抢运,从 1072 高地护送至新街烈士火化场。</p><p class="ql-block"> 高机连、105 无后坐力炮连担任军工任务,在枪林弹雨、炮火纷飞、千沟万壑、千难万险、生死考验的战场上,硬是把上千吨的生活作战物资送到了一线阵地, 被战士亲切称为“老山骆驼”</p><p class="ql-block">,战后高机连荣立集体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为防敌反扑, 担任预备队的步兵九连三排,当晚在 74 号阵地坚守一夜,12 月 3 日下午,撤至磨刀石驻地。</p><p class="ql-block"> 至此,“山虎—八号”工程结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2”出击作战,步兵七连采用隐蔽接敌, 超越攻击、 速战速决的战法, 仅用 25分钟, 就攻占 968 高地表面阵地, 70 分钟战斗全部结束。 共毙敌 87 名, 摧毁敌火力点 9个,屯兵洞 12 个,单兵射击工事 10 个,弹药屯集所两个,七五无后坐力炮一门,高射机枪两挺、重机枪 3 挺、轻机枪 4 挺、缴获冲锋枪 5 支、 轻机枪一挺及其它物资。“12.2”出击作战,共计牺牲 16 人,负伤 16 人,其中步兵七连牺牲 13 人(突击队 5 人、救护队 8 人)。预备队步兵九连三排牺牲 2 人,</p><p class="ql-block">特务连牺牲 1 人。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胜利, 战后, 步兵七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受到了军师首长的高度赞扬,称之为“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是“坐着火箭打上去的小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5 日 15 时,敌对老山地区开始大规模火力报复,重炮连阵地遭敌炮击,牺牲2 人。</p><p class="ql-block"> 12 月 10 日,军区前指副司令员廖锡龙在李凤龙副师长陪同下, 到磨刀石看望出击归来的步兵七连官兵, 除牺牲、 负伤住院的,连队尚有 60 余人, 但官兵们个个目光刚毅,軍容严整。临时居住的竹棚外环境整洁,棚内内务整齐, 连牺牲烈士的物品都堆放的整整齐齐,令看望的首长个个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12 月 11 日,河南省慰问团慰问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20 日凌晨,军政委姜福堂突然到团检查,坚持要到 74 号最前沿阵地看看。这是到前沿阵地最大的领导,责任重大,团不敢怠慢,立即命令今天所有炮兵停止射击,防止敌无规律炮击。一切按排妥当后,陈伟坚参谋长陪同,一行三人,在大雾的掩护下出发,姜政委身体很好,身边的警卫员都不如他走得快。看到 74 号阵地坚守的步兵二连战士个个精神饱满, 防御工事坚固整洁,连喊三声“战士万岁”!</p><p class="ql-block"> 12 月 24 日, 刘克诚副政委前往文山 87医院看望“12.2”出击作战负伤的指战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25 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召集刘团长、陈参谋长去磨山,征求出击 1058 高地的意见。 前指工作人员说: 首长对 “12.2”出击战斗非常满意,想听一听你们对出击1058 高地的意见。 刘团长说: 如果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坚决完成任务。陈参谋长说:这是一次营规模的进攻战斗,如果交给我团,建议换我团下去准备三个月, 尔后发起攻击。 1058 高地山高林密,地雷众多,从老山方向进攻不利,最好从 1058 高地西侧 1423 高地方向发起攻击(此后,再未听到前指、军师讨论此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28 日,师政委张继根陪同山东省和山东大学慰问团到老山主峰慰问部队。 山东大学的女学生,在老山主峰的猫耳洞旁,看到战士们在弹药箱、压缩干粮筒、罐头瓶里种植的老山兰,叶子有宽有窄,花茎有大有小,虽饱经战火摧残却傲然挺立,长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不禁爱不释手。步兵三连指导员张兴连郑重把生长在这块土地上,曾日夜陪伴着战士们守卫祖国边疆的老山兰,赠送给山东大学的姑娘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 月 29 日,政治处主任单成科率司令部军务参谋羊维左、炮兵参谋张凤山、管理员符广洲赴磨山参加“12.2”战斗祝捷大会筹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12 月 31 日,“12.2”战斗祝捷大会在磨山召开。团在“12、2”出击作战中荣立一、二等功的单位代表与个人参加。参加庆功大会的军队领导有军长张志坚、 军政委姜福堂、师长郑广臣、师政委张继根、团长刘安民、政委吕嘉明,地方领导有山东省副省长、文山州政府秘书长、麻栗坡县县长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