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行》

子牛

<p class="ql-block">  己亥年的清明假期,我陪着两位兄长,驱车踏上了阔别五十余载的故乡之旅。此行的目的,是为那在我记忆中几乎毫无印象的爷爷坟头立一块墓碑。</p> <p class="ql-block">  在我尚处幼年之时,父亲便携着全家六口,背井离乡,落户到了口外。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于我而言,就像是一幅未曾着墨的白纸,仅仅是些模糊的概念,从未有过真切的感受。也曾在午夜梦回间,故乡的影像似轻纱般在脑海中浮现,那梦中的情景,朦胧而虚幻,仿佛有着几分熟悉,却又透着无尽的陌生。</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阳原县三马坊乡,桑干河北岸静卧着一个小村庄。村子周围,沟壑纵横交错,杂草肆意丛生,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地散居于此,整个村庄宛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毫无生机可言,而这,便是我的故乡。村西头,有一处破旧的院落,那厚厚的土院墙很有年代感,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迹,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院内,几颗老榆树半死不活地挺立着,它们那干枯的枝桠,像是一双双瘦骨嶙峋的手,无力地指向天空,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两间老屋,年久失修,屋顶上杂草丛生,上不遮雨,下不挡风,已是很久没人住的了,就这么静静地矗立着,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竟然还留存至今。这究竟是一种奇迹,还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呢?这里,便是父辈的祖屋,也是我出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仔细打量着这处院落。小时候,我曾在此玩耍过吧,是否还能寻到一丝一毫往昔的痕迹?东院的屋顶已经盖上了红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居然还住着同宗的一家人。走进屋内,一盘火炕首先映入眼帘,旁边摆放着两节红漆木柜,除此之外,再难看到其他像样的家具摆设了。屋主人热情地端来红糖水,在这略显简陋的环境中,这已然算是特殊的招待了吧。看起来,这里似乎在五十多年的岁月里,未曾发生太大的变化,可我却无从知晓它从前的模样,那往昔的景象,如同被迷雾笼罩,难以窥探。</p> <p class="ql-block">  桑干河在村子南面不远处缓缓流过,然而此时正值季节性断流,河水几近干涸,只剩下一片裸露的河床。河岸两边,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而荒芜,放眼望去,满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就是我梦中曾无数次出现的故乡吗?它与我想象中的模样实在是大相径庭。是我来得不是时候吗?也许,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桑干河河水充盈,潺潺流淌;杏花如雪,烂漫盛开于枝头;高粱涨红了脸,在田野里随风摇曳;那时候的故乡,或许会是另一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景象吧。</p> <p class="ql-block">  给爷爷立好墓碑,并未耗费太多的时间。几里之外有一家餐馆,我们便在那里宴请亲属们。推杯换盏中,两位哥哥与亲人们叙起了旧,家长里短,往昔回忆,在话语间流淌。而我,却像是一个局外人,不认识这里的人,也难以插上话。然而,那一声声地道的乡音,却如同涓涓细流,淌入心田,让我感到格外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相聚,告别了故乡的亲人们,我们匆匆踏上了归程。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视线中渐渐远去,最终消失不见。而我的脑海里,关于故乡的记忆依旧是一片空白。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恍然大悟,父亲当年毅然决然地带着一家人离开这片故土,想必是有着诸多缘由的吧。</p> <p class="ql-block">  我想,此生我大概不会再回到故乡了。这里没有留存于记忆中的人和事,我也并不留恋这里的山和水。但在心中,却留存着一份期盼,期盼故乡天更蓝,水更绿,高粱红满天,杏果满枝头;待到旧貌换新颜,我把春意他乡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