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仲夏的风吹过绿意盎然的小院,北房顶和北房檐前的两架葡萄树上,已经缀满了青翠的果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院里仰望,高大的柿子树上,隐约可见幼果初成。和院里其他几棵柿树一起,相约秋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门口的竹丛有着顽强的再生本能,割过的根基上又长出茂盛的新笋……</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可惜这一切您都看不到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去世一年了,一直想写点文字纪念他。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是从他亲手培育的春天满院花香,夏天的葡萄,秋冬时节的柿子。还是写他少年时代虽出身寒门,却不坠青云之志,考上天水渭南师范。成为那个年代在乡里乡亲中流传的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抑或是写他工作和成家之后,为家庭的立足和发展竭尽全力。1985年用他和母亲微薄工资,为这个7口之家盖起了七间大瓦房。为了节约开支,他在工作之余常常自己拉着人力车从到处往建房工地运材料。我们姊妹5个那时候还都是孩童,只是跟在父亲的车子后面玩耍。还记得那次父亲拉着一车重重的石子,我们虽然在后面推着但顾着嬉闹都没使上劲,过一个高坎时父亲奋力一冲,他肩头的拉带突然断裂,当时就失去重心跌倒在路上。但是他起身后稍缓了一下就又扯起了车杆……那种执着和信念,以及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深深的影响了他的子女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在工作上也和他对家庭一样认真负责。甘谷县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颁发工作就是由他领导完成的,在那个没有电脑,信息采集全靠手写笔记的年代,他和同事们群策群力,圆满地为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荣膺全省颁证先进集体和个人。后来又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对全县城各大街小巷的门牌号码作了摸底,查验和悬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有段时间,为了我在城里上学方便,晚上就和父亲在他单位宿舍住。那时的单位是在东街巩家宅子基础上改建的,至今记得西南角那方古朴宁静的四合院,当时已经改成会议室和宿舍了。童年的记忆中仍然留着那幅画面——某个星期天早上在庭院间的雨声中醒来,发现父亲已经出去办案了。我透过窗棂看见檐前的夏雨落在盛开的夹竹桃花上,既朦胧又清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父亲退休后,与几位同样退休了的老同事和老朋友迷上了渭河奇石,相约骑上电动车去渭河河滩上捡石头,从石头的天然造型,以及纹理和象形图案上为石头命名,甚至配诗。有些石头为了更加贴近设计形象,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塑形。为此父亲购置了各种电动工具,一有时间就穿上工作服在院子里磨石头,满身灰尘却乐此不疲。不为名和利,只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7月1日,在党的一百年诞辰之际。社区党支部将一枚厚重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挂在了父亲的胸前。金灿灿的纪念章与党徽交相辉映,是对这位意志坚定,工作勤奋,作风优良的老党员最好的褒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还有一个爱好就是花草树木,当年把房子盖好后,他在院子空地里种下了月季花,等到花枝都长大后,就为枝条“戴罐罐”,也就是在枝条上培育根系。将月季花茎用刀片小心翼翼地环割去外皮,然后用大头针把剪好的塑料布在此处固定成一个斗状容器,再把筛细的炉灰灌进去,每天浇水。大概一周时间后就长出嫩嫩的根须。然后剪下来移植到地里,待苗木长好后联系出售,一株只卖一两毛钱,小小的收入添补家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一年不知他从哪儿买来一些种子,撒在地里长出一株株连本村农民都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到成熟后揭开一层乳白色的包叶,里面是一颗颗金黄色的果实,摘下来咬上一口——脆甜中带着浓重的羊奶香味,当年没有“爆浆”这个词,但是大家才知道了果子叫“洋菇娘”。因为在那个年代太稀欠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居然无人敢吃,于是父亲便让庄里邻居们自己去随意摘着吃完。直到今年我才从网上发现了这种可以网购的东北地区水果——“菇娘果”,页面上一张熟悉的图片瞬间就让我不能自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去年那个夏天的午后,我们把父亲连同躺椅抬到他四十年来精心打造的小院,他虚弱而又依恋地环顾着四周。喃喃地说着:葡萄都长这么大了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院里和房顶的两架葡萄,每年到了成熟的时候,不但让家人们天天葡萄自由,就连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都饱尝了丰收的甜蜜。还有秋冬时节的柿子,都是摘下来连吃带送,从不吝惜。每当大家夸奖我家的果子香甜可口时,父亲的脸上总有欣慰的笑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执着,直到他最后的时刻,还在激励着我们。在兰州的医院里,当儿女们面对医生讲的手术后果进退两难,痛苦不堪时,他的决定是毅然决然的。手术过后几天是父亲的生日,病床上的他突然说到时候买个生日蛋糕来。当生日的烛光在病房里燃起,我们哼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父亲的脸上又写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热望!他吃了一小口蛋糕说:过生日,过生日,生日一过就把所有的病痛都过去了……</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但是一生中做了大小7次手术的父亲,却没有过完他85岁的那个夏天。他走的那个早晨,仲夏的阳光像往日一样洒满了小院,微风拂动翠绿的叶片,仿佛在挥手告别,目送我亲爱的父亲一步一步走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一年的仲夏时分,站在小院中我追寻着一砖一瓦,一枝一叶。父亲的身影早已不在,但是又觉得他无处不在。每一个角落都有关于他的回忆,每一段回忆都让人觉得他并未离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昨夜我又梦见那年父亲送我去洛门上学,在学校的大门口他把行李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交到我的手里,然后转身就走。独自一人,直到夕阳西下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王卫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7月15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乙巳年六月二十一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