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 “九华山大願文化园”——“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jrzou

<p class="ql-block">  五月六日下午二时,我来到了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游览观光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九华山大愿文化园”。</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又名“陵阳山”、“九子山”,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之一。它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青阳县境内。“九华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因山峰奇秀,峰峦异状,远望好像并肩站立的九个兄弟,因而始称“九子山”。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 中写道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而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 ,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位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内,它是“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景区由99米高“地藏菩萨圣像”以及配套景点和服务设施组成。“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占地面积1500余亩。这是一个“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体,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身”的礼佛朝拜、养生禅修、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内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堂厅馆”、“亭桥廊榭”、“塔台楼阁”等。它充分地彰显了佛教文化的特点和安徽地域的特色。设计者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汉唐建筑的雄浑风格,巧妙融入其中,表现出安徽省“唐风徽韵”的独特神韵,有着强烈的地方艺术个性特点和实用的游赏功能。</p>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分为“主景区”、“印象九华”、“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三大功能区。“主景区”,共有两大区域——“外明堂”和“内明堂”。“外明堂”,以“圆通”为主题,紧扣“地藏菩萨”大愿、孝道、慈悲、救度的核心精神,通过建筑、雕塑、彩绘等艺术语言,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术手段,充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人文之美”、“建筑之巧”、“艺术之精”,使游客从中可以获得视觉和心灵的净化。</p><p class="ql-block"> 景区主要节点有 :“莲花广场”、“五通桥”、“仿古牌坊”、“九子袈裟”、“弘愿堂”、“三谛圆融”、“净土莲花”、“八功德水”等。</p><p class="ql-block"> “内明堂”,以99米高的“地藏菩萨雕像”为核心,通过依山就势的自由布局,展现了“地藏菩萨”的“淳朴”、“怡然”的“空灵佛性”。功能上,以朝拜、礼佛为主。突出“地藏菩萨”的“纯净安详”、“庄严肃穆”的气氛。景区主要节点 有 :99米高的“地藏菩萨铜像”、“水口”、“涤心莲池”、“拜谒通道”、“拜台广场”等。</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灵山秀水,楼阁相对;林荫幽道,碧树参天;牌坊成排,碑塔耸立;重檐翅角,飞脊流丹;雕梁画栋,朱门轩窗;金石造像,栩栩如生;梵钟磬音,远播千里。可谓是 :融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于一体,汇现代科技与古典建筑于一炉。</p><p class="ql-block"> 地藏菩萨的露天铜像 ,气势恢宏,高达99米,与“九华山”的九十九座山峰、地藏菩萨的享年九十九岁的寓意相一致。据悉,铜像建成之后,地藏菩萨铜像,便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大佛铜像。</p><p class="ql-block"> 铜像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它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为“比丘立像”。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地藏菩萨铜像”霞光万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p><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内的“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弘扬了地藏菩萨的精神。这座庄严肃穆的“佛教名山道场”,是“增辉江山”、“庄严国土”的万年大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是“佛教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把“九华山”建设成为“世界性佛教道场”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