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传奇人生

周宁

<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在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女人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没有从政之路,更别说君临天下。然而武则天敢想、敢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她不但敢而且有办法,她运用智慧、权谋、铁的手腕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当了女皇。她这皇帝做得还相当不错,放在皇帝群中也是佼佼者。她在位期间打击门阀,提拔贤能,开创殿试和武举;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郭沫若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治世的典范,武则天发扬了它。开元盛世是唐朝鼎盛时期,是武则天开启了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14岁进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最末一级的嫔妃)。在唐太宗病重期间,与太子李治一见钟情。唐太宗去世后,她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遇王皇后神助,武则天再次进宫被封为昭仪。其后当皇后、“垂帘听政”、称“天后”、当女皇,可谓是所向披靡。705年,武则天病逝,享年82岁。她临终要求:去帝号、与李治合葬、留下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p> <p class="ql-block">  武则天出生于官宦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武士彟是唐朝开国功臣。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因容貌出众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据说太宗曾问她如何驯服烈马“狮子骢”,她提出用铁鞭、铁棍、匕首逐步制服的方法。太宗因此对她不再宠爱。 她在太宗后宫的12年里,始终是才人。但因为侍奉唐太宗处理政务,让她了解了处理政务的相关要领,使她感受到了皇权的威严与任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因未生育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一般情况,到了这里将与青灯黄卷为伴终了一生。但武则天自信太子李治不会忘记自己。果不其然,入寺的第三年,李治在唐太宗忌日来感业寺上香祭祀,与武则天相会了,分别近三年的刻骨铭心的思念让武则天泪如泉涌,唐高宗亦流泪不止。李治即便是皇帝,想把父亲的才人召回宫中做自己的嫔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王皇后见到此景,心中有了算计:其时萧淑妃受宠正隆,何不将武则天招入宫中制衡萧淑妃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王皇后的安排下,武则天蓄发回宫,最初为皇后的侍女,而后封为昭仪。最初武则天对王皇后言辞卑逊,谦恭有礼。王皇后多次在唐高宗面前赞扬她,不久皇帝对武则天宠爱尤加。萧淑妃是被冷落了,但王皇后更被冷了。王皇后这才发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于是又联合萧淑妃对付武则天。她们哪里知道武则天有心机、有智慧、有手段,远非王皇后与萧淑妃所能敌的。</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封为昭仪,并深受唐高宗李治的宠爱。按说她既很幸运也很幸福,应该满足了。但对野心勃勃的武则天来说,这才是刚起步,下一步她瞄准了皇后之位。为使王皇后让出皇后之位,武则天用了栽赃的手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王皇后来武则天住处,看望她刚生下不久的女儿。其时武则天不在,王皇后逗一会小孩便离去了。武则天回来知王皇后刚来过,便亲自扼杀女儿,然后盖上被子,装着若无其事。恰好高宗来看小孩,武则天打开被子,发现女儿已死,便惊恐地问身边人:刚才谁来过?身边人都说:皇后刚来过,还逗小孩玩呢!唐高宗说:是皇后杀了小孩。由此心中起了废后另立的心思。注:武则天扼死亲生女儿,正史言之凿凿。但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讨武曌檄”竭尽丑化武则天之能事,却没有用此猛料。可能是武则天女儿夭折了,然后择机栽赃了王皇后。正史作者反对女人当政,采信了传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后的废立不仅仅是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长孙无忌既是李治的舅舅,也是唐太宗临终指定的辅弼大臣,没有他的同意是行不通的。于是唐高宗携武则天去长孙家作客,带去很多礼物,席间又给他三个儿子封官,然后暗示打算换皇后,长孙始终不接这个茬。其后武则天的母亲登门请求,长孙不理。礼部尚书许敬宗登门游说,长孙严辞斥责。唐高宗知道让长孙同意无望,又游说褚遂良。褚遂良也不赞成,然后说:陛下一定要换也不能换武则天,她曾是先帝的才人,如何向世人交待!唐高宗十分生气,将褚遂良贬出京城。唐高宗再征询大将李勣的意见,李勣知道阻止不了便说:此是你的家事,你自己做主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武则天的影响下,懦弱的唐高宗最终强硬起来,于公元655年十月颁下诏令:王皇后、萧淑妃计划毒死天子,废为庶人,她们的家人全部废除名号流放岭南。十一月册封武则天为皇后。二次入宫一年多的时间,武则天由尼姑华丽转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当了皇后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掌权。李治虽为皇帝,但性格懦弱,长孙无忌实际掌控朝政。当然,长孙无忌是忠心维护李治这个外甥皇帝和大唐王朝的。要想掌控实际权力,就必须扳倒长孙无忌,而板倒这样一个重臣,最佳的办法就是诬以谋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武则天一方面在朝中培植亲信,另一方面先重点打击长孙无忌的左膀右臂,再一方面罗织长孙无忌谋反的证据。时机成熟后,武则天指使朝中亲信告发长孙无忌谋反,再指派其他亲信审理此案,最终“坐实”长孙无忌谋反,上报朝廷。唐高宗最初极不相信舅舅会谋反,在武则天一再说服下,在那此编织的证据面前,唐高宗终于相信。于是下诏:削夺长孙无忌的官衔与封邑,安置到黔州。削夺褚遂良、韩瑗、柳奭等官职。此后又抄没长孙无忌、柳奭、韩瑗三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政治集团,唐高宗依赖的执政班底轰然坍塌。此后朝中的一切权力实际上都归到武则天手上。这年是公元659年,武则天36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则天实际掌控朝政,且行事非常强势,很多大臣心怀不满,唐高宗也感到压抑,就召来上官仪讨论。上官仪说:皇后专权恣纵,朝野都很反感,请废了她的后位。唐高宗让上官仪立即起草诏令。近侍将消息飞报武则天,武则天随即来到唐高宗处,向唐高宗表白自己。唐高宗即放弃了废后的打算。反过来向武则天解释:是上官仪让我这么做的。于是武后命亲信大臣指控上官仪谋反,上官仪及他的儿子被杀,此后再无人公开反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高宗因身体原因,不堪政务之繁,而武则天既有能力又有精力,唐高宗完全放手让武则天处理一切政务。临朝时,唐高宗在前,武则天在后垂帘听政。中外都认为唐朝有两个天子,此时称高宗为“天皇”,称武则天为“天后”,二人并称为“二圣”。武则天巳是实际上的皇帝。</p> <p class="ql-block">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武则天为皇太后,一切政事仍由武则天决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中宗立韦氏为皇后,大肆晋升皇后的家人为官,甚至要封乳母的儿子五品官。大臣裴炎再三劝谏,唐中宗生气地说:我将天下送给韦家又有什么不可!武则天得知后发布命令: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幽禁在别宫,立李旦为皇帝是为唐睿宗,安置在别宫,不得参予政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想当女皇的意图至为明显,这引起了李姓皇族势力与一些大臣的极力反对。为扫清称帝途中的障碍,武则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清除政敌:通过酷吏政治(如来俊臣、周兴等)打击反对者,利用告密制度罗织罪名,清洗李唐宗室与朝中持反对态度的大臣,消除直接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舆论造势: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如命人伪造“瑞石”“谶语”(如“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借助宗教和祥瑞强化统治合法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培植势力:提拔寒门子弟和拥护自己的官员(如狄仁杰等),打破门阀士族对权力的垄断,建立忠于自己的官僚体系,同时争取部分士族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时机成熟,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这年她已67岁。公元705年初,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将皇位归还李家。武则天移居上阳宫,恢复唐王朝,由儿子李显继位当皇帝。本年末,当了十五年皇帝的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留下遗嘱:去帝号,称大圣则天皇后,葬乾陵(唐高宗陵墓)。恢复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韩瑗名誉,凡受其牵连的亲属一并恢复。还有未见正史的一条:立碑不立传。</p> <p class="ql-block">如何评价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打破了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壁垒,展现了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其次她创立殿试和武举制度,提拔寒门子弟(如狄仁杰、张柬之等),打破门阀垄断,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第三,她知人善任,凡遇大事都能任用最佳人选完成使命。第四,她重视民生,推行均田制,鼓励农桑,减轻百姓负担,推动了唐朝中期的经济发展,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第五,她派兵收复安西四镇,设立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稳定。总体来说:在她执政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主流。这些应予肯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几乎不择手段。她为当皇后对王皇后栽赃陷害,最后用十分残忍的方式处死王皇后与萧淑妃。她为打击反对势力,任用酷吏,用非常残酷的刑罚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谁阻碍她当女皇,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她的一些至亲与老臣都不能幸免。这些不能原谅!至于普遍诟病的养男宠(如张易之、张昌宗),比起男性皇帝的三宫六院大可忽略不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一位极具矛盾性的历史人物,对她的争议有不少是古代社会对女性掌权的偏见形成的,甚至史料记载都有偏见成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