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精神疾病知识讲座第100期—曲唑酮治疗失眠:科学认识与合理使用

临漳县第二医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July</b></p> <p class="ql-block">  当睡眠问题持续影响生活质量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曲唑酮这一药物。但许多患者对曲唑酮治疗失眠存在诸多疑问:它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会不会成瘾?吃了它是不是就意味着患上了焦虑或抑郁症?本文将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解答关于曲唑酮治疗失眠的常见困惑。</p><p class="ql-block"> 一、曲唑酮的作用机制:独特的 “睡眠调节器”</p><p class="ql-block"> 曲唑酮属于三唑吡啶类抗抑郁药,但其治疗失眠的机制并非单纯基于抗抑郁作用。它主要通过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其中,5 - 羟色胺(5-HT)是关键角色,曲唑酮能够选择性地阻断 5-HT 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的 5-HT 浓度增加,同时它还能拮抗 5-HT2 受体,减少 5-HT2 受体的激活。这种双重作用调节了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起到镇静催眠效果。此外,曲唑酮还对 α1 - 肾上腺素能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镇静作用,帮助患者更快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p><p class="ql-block"> 二、曲唑酮的适应症:不止于抑郁相关失眠</p><p class="ql-block"> 曲唑酮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不仅适用于抑郁症伴发的失眠患者,对于单纯性失眠,尤其是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等情况,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那些因生活压力、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短期失眠的人群,在医生评估后,也可使用曲唑酮进行短期干预,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此外,对于老年失眠患者,由于曲唑酮相较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不易引起呼吸抑制,因此也是较为安全的选择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常见不良反应:提前了解,科学应对</p><p class="ql-block"> 和其他药物一样,曲唑酮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头晕、嗜睡、乏力,这是由于药物的镇静作用导致,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随着身体对药物的适应,症状会逐渐减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这些症状通常相对较轻,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结构(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突然起身时头晕、眼前发黑,因此在用药期间,起身动作要缓慢。此外,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但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另外曲唑酮也有可能会影响心电图QT间期,因此服药期间应复查心电图。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 四、用法用量:个体化给药,精准治疗</p><p class="ql-block"> 曲唑酮的使用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失眠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剂量。一般来说,初始剂量为每晚 25 - 50 毫克,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可每 3 - 5 天增加 25 毫克,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晚 400 毫克。对于老年患者,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晚 25 毫克,缓慢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一般在睡前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服用,以保证药物在睡眠时发挥最佳效果。如果服用曲唑酮之后安眠效果不显著,有可能是药物剂量不够,需遵医嘱调整服药剂量。</p><p class="ql-block"> 五、减停药物:循序渐进,避免反弹</p><p class="ql-block"> 当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后,不能突然停药,否则可能出现失眠反弹或撤药反应。减停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通常可先减少药物剂量,观察 1 - 2 周,若睡眠情况稳定,可继续缓慢减量。例如,从每晚 50 毫克减至每晚 25 毫克,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尝试停药。整个减停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在减停药物期间,患者也可配合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睡眠卫生教育、放松训练等,帮助巩固睡眠改善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六、药物依赖与成瘾性:不必过度担忧</p><p class="ql-block"> 许多患者担心服用曲唑酮会产生药物依赖或成瘾。事实上,曲唑酮并不属于传统的成瘾性药物,与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安定、艾司唑仑等)不同,曲唑酮在正常治疗剂量下,较少出现耐受性和依赖性。在合理使用、规范减停的情况下,患者不会对药物产生生理依赖,停药后也不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不过,由于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一定适应性,因此减停药物时仍需遵循医嘱,逐渐减量。</p><p class="ql-block"> 七、治疗失眠≠焦虑或抑郁</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服用曲唑酮治疗失眠就意味着患上了焦虑症或抑郁症。实际上,虽然曲唑酮最初是作为抗抑郁药研发,但它治疗失眠的应用更为广泛和独立。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压力、不良睡眠习惯、环境因素、躯体疾病等,并非都是由心理疾病导致。医生开具曲唑酮,是基于其独特的镇静催眠作用,旨在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而不是暗示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当然,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医生会进一步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但不能简单地将使用曲唑酮治疗失眠与焦虑、抑郁划等号。</p><p class="ql-block"> 总之,曲唑酮是治疗失眠的有效药物之一,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其作用机制、合理使用,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规范进行药物减停,就能充分发挥其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和误解。如果您在使用曲唑酮治疗失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获得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