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原游记

赵wj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西临外蒙,东临大兴安岭,也属中国最北地区。7月中旬,我们一行人来到呼伦贝尔草原上,一睹她的风采,感受她的魅力。在此一天一记,记下草原之行的点点滴滴,以便日后回忆。</p> 第一天:出发 <p class="ql-block">7月14日,周一,睛。龙湾机场T2通道,进场,行李托运,领登机牌(即机票),安检门进,第一关查身份证、登机牌,第二关更详细,人包分查,人查正面反面,包查要把雨伞、充电宝、钱包拿出、背包,一一细查。下午1点的飞机,12:20开始检票,登机,12:50,飞机起飞,经历一开始的颠簸,飞机越升越高,穿越云层,地上的山川房子越来越小,最后只能看见纵横交错的一块块土地。</p> <p class="ql-block">鸟瞰地面,看不清建筑物,只看见土地一块块,河流交错,白云在天空漂浮,阴影投在大地上。天上一朵小小云,地上就是一大片阴凉。</p> <p class="ql-block">飞机时而在陆地上飞行,时而在海上飞行。在海上飞时,只见一片碧蓝,几处白色,有时见海面整齐分布的几排白色线,可能是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洋流的运动方向也能显示。</p> <p class="ql-block">飞机从对流层升至平流层底面,平稳飞行,白云尽在底下。忽觉天空就如同一个平静的池塘,朵朵白云如同团团棉花浮在塘面上,塘水清澈透底,影子轻轻移动,山川河流平原依稀可见。飞机就是塘面上空轻掠过的蜻蜓。</p> <p class="ql-block">经过4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气温与温州相差不大。28岁的年轻蒙古导游乌日娜在机场出口己等候,双手接过她送来的哈达,一行人去酒店入住。</p><p class="ql-block">晚上,走在街上,短袖正好,不冷不热。逛最热闹的626小吃一条街,吃了牛排牛尾一锅煮火锅,吃得额头冒汗。晚8点,天仍有些亮,海拉尔北纬45°接近北极圈,夏日夜黑得迟,与南方不同。逛成吉思汗广场,恰逢广场舞演出,热闹非凡。走在海拉尔市区,与在温州生活没什么不同。</p> 第二天:草原、白桦林与边锤小镇 <p class="ql-block">7月15日,周二,阴。来到草原,首先想到的是老舍写的《草原》,搜了一下,原文如下:</p> <p class="ql-block">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紫塞,紫塞,谁说的?这是个翡翠的世界。连江南也未必有这样的景色啊!</p><p class="ql-block">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p><p class="ql-block">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p><p class="ql-block">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p><p class="ql-block">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p><p class="ql-block">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都也随着变。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有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好词被他用走了许多,顿觉词穷。车子从海拉尔出发,过伊敏河。以伊敏河为界,海拉尔分东区和西区,东区比西区发达。路边两座山包,其实全空心,是当年日军修的防空洞。海拉尔,蒙语为“野韭菜”,指当年此地野韭菜遍地。</p> <p class="ql-block">车子沿省道一路前行,渐渐进入草原。草地绵延,伸入天际。山丘也是平缓的,骑着马可冲上山冈。草地是浓绿的,不时有黄色、紫色的小花开着,因只有六七八九月无雪,所以农作物以短期为主。紫色的花,是马铃薯开花了。一大片一大片黄色的花,则是油菜花,这边的油菜花也长得矮小些,似乎也是为了赶这匆忙而短暂的花季。</p><p class="ql-block">路边的草原,如围铁丝网,则是私人牧场。乌导游家就有一片草场。呼伦贝尔的草原,属于短草型,而长草型的草原,则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属于阴山下。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可以实现本地发电供暖。煤矿就在草原地底下很浅的地方。因为资源丰富,所以本地的电费和供暖费非常便宜。</p><p class="ql-block">牛羊在草原下静静地吃草,天一望无际,草也一望无际。静卧草原,仰望天空,令人放松心灵,融入这方天地,享受全身心的舒展。一行人在无人机航拍下,跑起来,跳起来,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车子一路前行开了一个半小时,路过三河镇。三河镇盛产三河马,草原上的马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蒙古马,矮小易驯服,一种是俄罗斯与本地混种的三河马,三河马高大威猛耐力好,适合各种马术比赛。</p> <p class="ql-block">午饭是铁锅炖,北方人爱吃火锅,爱省事儿,土豆、鸡肉、玉米等一锅烧。</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白桦林”景区。</p> <p class="ql-block">电车在林区中来来往往,一行人在中途下车,走进白桦林中。脚踩木栈道,在白桦林中穿行。这一片白桦林并非原始森林,而是八九十年代,一场大兴安岭大火之后重新长成的次生树林。白桦树被称为树中圣洁的少女,因为树皮洁白,树干挺拔,笔直朝天,不畏严寒。树只在每年的六七八九月生长期成长一点,然后是迎接漫长的冬季,因而木质坚硬,纹理细致,适合做家具。</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白桦林中,洁白树身,绿叶片片,空气清新。我们走过玫瑰门、许愿亭、驯鹿园,彩色栈道、十全十美树。行走林间,忽听由远及近沙沙声,有人大喊:“雨来了!”众人纷纷撑起伞,果然一阵雨淅淅沥沥地下了好几分钟,有人躲进了一座由白桦树搭成的尖顶林间小屋。这间林间小屋里面画着壁画,可容十几人遮风蔽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草原林区上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林间地上长着一种针状草,像一丛丛铺在地上的松叶,导游说,那是大名鼎鼎的乌拉草,人们用来编鞋垫,非常坚韧耐穿。</p> <p class="ql-block">从白桦林景区出来,又坐车约2小时,到达室韦镇。乍一听名字:“市委",其实这本是一个与俄罗斯隔河的边界村庄,这几年旅游业发展起来才渐渐有了名气。</p> <p class="ql-block">室韦镇,本是河边一个小村庄。整个村镇具备俄罗斯风情,屋顶呈圆顶,典型的欧洲拜占庭风格。</p><p class="ql-block">沿村边长廊走去,河对岸是俄罗斯小村庄,以河为界,中国村民捕鱼也在这半边河面劳作。河边草地上,牛羊低头品尝肥美的鲜草。河面上,一条游船缓缓行进。俄罗斯如此近,风景如此美。</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套娃小镇酒店,木屋结构,上下两层,房间也可以,设施齐备。</p> <p class="ql-block">木屋走廊间挂着一幅幅油画,尽是白桦林美景。</p> 第三天:庄园、骑马与全羊宴 <p class="ql-block">7月16日,周三,晴。北方的天亮得很早,约4点就亮了,不再是凌晨,而是早上。上午,参观边锤的奥洛契庄园。这是一个北面与俄罗斯隔河的庄园,建筑呈俄罗斯特色,圆形尖顶。</p><p class="ql-block">庄园中,金黄的油菜一大片一大片,绿意盎然的麦苗,紫色的柳叶马鞭草,都绵延向远方。头一次见到八角茴香花,原来是碎碎黄花,长见识了。庄园里有各种玩乐设施,旋转木马、荡秋千、摇篮……,都是免费的,适合小孩子与童心未泯者玩。到了北边,一个由油菜花和麦苗组成的巨大太极图呈现在远方。</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的云千变万化,形态万千。一朵朵飘在天空,有的像缓慢爬行的乌龟,有的像摇头摆尾的娃娃鱼,有的象跳跃的兔子,背着双手走路的小鸭子。一路车行,人在前行,云在后退,各种形态,看看都象。看云就象看一幅幅儿童画,只求形神似,不需精细。</p> <p class="ql-block">鲲追老兔</p> <p class="ql-block">驼鸟</p> <p class="ql-block">落伍的小绵羊</p> <p class="ql-block">中饭后,参观俄罗斯族家庭,穿过庭院,先接受列巴礼,一位俄罗斯姑娘手托一盘小面包,边上有一盆盐,另一位俄罗斯男子拉起动听的手风琴,我们取过一块小面包,点一点盐巴吃,进入室内,两位俄罗斯大妈,向大家讲述中国俄罗斯族的来源历史。当年闯关东时,俄罗斯姑娘爱上了勤劳善良的关东小伙子,而留下来的后裔。两位俄罗斯大妈能歌善舞,给大家献上了三首俄罗斯语歌曲。第一首似乎是著名的《三套车》:</p><p class="ql-block">“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p><p class="ql-block">冰河上跑着三套车</p><p class="ql-block">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p><p class="ql-block">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p><p class="ql-block">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低着你的头</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听着歌,似乎回到了苏联的战争时代,那段充满革命激情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从俄罗斯家庭出来,下一站来到了黑山头跑马场。先开卡丁车,儿子骑四轮摩托。一行人加着油门,沿草原绕了一个大圈,到一条河边就不再前进了。路上熄火了三四次,过足了车手瘾。</p> <p class="ql-block">接着骑马。在马师的指导下,左脚踩左蹬,手扶马鞍背上铁扶手,右腿飞跨上马。右脚踩入右马蹬,勒一下缰绳,用后脚跟夹一下马肚,马就出发了。当马前进时,你的身体自然随着马的运动而起伏,就不会感觉骑马的可怕。缰绳左拉右拉,马会随你指挥而左转右转。身后的女伙伴,一见马前进了,吓得花容失色,连喊着要下马、下马……而儿子随马队出发了,转了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草原上天是那么蓝,草地轮廓是那么柔和,不知不觉融入天际。麻雀在草地上短暂飞行着,蹦跳着。叽叽喳喳地吃着草籽,而从南方回来的燕子也时常三五只蹲在铁丝网上,开着会,一会儿又飞向远处,捉虫去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全羊宴。先选出包老师夫妻二人任蒙古王爷王妃,全羊宴开始,主持人先敬二人奶酒,二人端酒先敬天,再敬地,三敬祖先。主持人献歌,导游亦上台给众人献蒙古歌一首。一唱,才发现乌导游原来是唱歌高手,这几天一路讲解民俗故事,却从未唱过歌,以为不擅长。蒙古民族的能歌善舞,是刻在骨子里的天赋。</p><p class="ql-block">烤全羊已切成一大块一大块,冒着热气,两大盘端上来,草原上的新鲜羊肉,入口极香,没有一丝羊膻味。众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宿营地,是蒙古包。当然,是模仿的高级蒙古包,内有空调、卫生间四面贴瓷砖,并有热水器。</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的天空,依然西边晚霞可见,天空静谧安详。篝火晚会开始了,烟花绽放,火把熊熊燃起,人们手拉手,围着火把跳起来。</p> 第四天:马戏团、滑草与满州里 <p class="ql-block">上午,沿边境公路前进。先观看通古斯马戏团表演,演员是来自蒙古国的小伙子和小姑娘。表演开始之前,主持人先来个营销,介绍书法家田瀚,现场题写墨宝,然后300 元一幅拍卖,有30幅事先写好的,还有8幅另一个内容的,不久便卖完!</p> <p class="ql-block">马术表演正式开始,骑行,倒骑,翻身上马,侧马藏身,射箭,套马,一人踩双骑,倒立马背骑行……。接下来,低沉的声音述说着一个蒙古部落的战争故事,勇士救了公主,王爷将之许配给勇士,敌人来袭,勇士率队拼杀……场上配合故事叙述进行相应表演。</p> <p class="ql-block">而后体验牧民生活,喝酸奶,品奶茶,坐小火车,穿蒙古服,喂小羊奶,射箭。射箭一人才3枝箭,待我一一教会儿子、老婆射箭后,回头想自己体验,一看儿子早把我三箭全射光了,哈哈。喂小羊时,先从饲养员处领了半瓶带奶嘴的奶,边走边想一只温柔的小羊吃奶的温馨画面,走了一段路,见一堆羊躲在树影下休息。快到时,还没准备好拍照,五六只羊“咩咩”狂叫着热情地快步冲来,抢着挤人吸奶嘴,围着人转,幸福来得太突然,一下手忙脚乱,来不及摆拍。三下两下,半瓶奶被吸光,赶快抽出奶瓶,还瓶去,不能吸空气,</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滑草场。从没体验滑草。滑草,是不是从山坡上,一路压着草,坐在滑板上,滑到山脚下?真实情况是从山顶上,坐在塑料盆中,系好安全带,随着一声“放!”沿着一条铁轨,往下滑,越来越快,风在耳旁呼呼刮过,双手紧紧握住两边,帽子一下被吹走了。太可怕了!突然,盆被止速带拉了一下,速度变慢了点。又往下开,自然又越来越快,又拽了一下,速度又慢了一点,加速,减速,又加速,又减速……一路心狂跳不止,快点到终点呀!滑的不是草,而是轨道与心跳。</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车子开到满洲里市。先参观军垦博物馆,听讲解员讲述满洲里军垦边区历史,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派军队300万守北疆,而后军垦开荒,农兵结合,开垦北大荒。然后他介绍骆驼的全身都是宝,驼毛的优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大的中俄通商口岸一一满洲里通商口岸。中俄边界国门只能远远望一眼。右边是北疆明珠塔,晚上入住“套娃城堡酒店”,酒店许多走廊挂着一幅幅俄罗斯风格油画,许多摄影师挂着单反,支架上一盏补光灯,指导着穿上俄式衣服、化好妆的顾客摆造型。行人从边上侧身而过。入夜后,灯光点起,金碧辉煌的建筑比比皆是。套娃酒店中间一条小吃街,吆喝声络绎不绝,烧烤烟不断,北面舞台上歌声不断。东西道上,俄罗斯马戏团、俄罗斯特色产品店,一家接一家,常有美女拉着路人问:要不要拍俄罗斯美照?</p> 第五天:访牧民人家、游呼伦湖 <p class="ql-block">7月18日,星期五,晴。上午9点,从套娃城堡酒店出发,告别满洲里,向呼和诺尔湖出发,途经额尔古娜湿地,此湿地也是黑龙江与额尔古那河的发源地,水草肥美,鸟类众多,是摄影师的常来地。</p> <p class="ql-block">呼和诺尔湖,呼和诺尔蒙语译为青色的湖,是 2016 春晚的呼伦贝尔分会场取景地。它的美,美在她的纯净无瑕。在这片绿色奔涌的草原上,草儿在晨露中滋长,野花散溢着芬芳,清凉的风掠过,草原就会翻起绿色的波浪,一直流淌到与天际相接的地方,远处成群的牛羊在徜徉,骑马的牧人在歌唱。</p> <p class="ql-block">车在草原国道行驶,每驶一段需交过路费,牛羊常从国道上跨过,车子需停下,静静等待牛羊过去了才继续前行。做草原上的牛羊马也是很幸福的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来到呼和诺尔湖边上的牧民家,探寻千百年来蒙古帝国的历程,体验传统的巴尔虎民族文化,感受新巴尔虎左旗巴尔虎非i一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蒙古族姑娘敬上一杯酒,即迎宾礼,需客人左手执银碗,右手无名指蘸美酒一点洒向天空,一敬长生天,再蘸酒一点洒向草原大地,二敬生育我们的草原母亲,后蘸酒点自己额头,三敬祖先。然后喝下或呷一口酒。</p><p class="ql-block">蒙古人称男子为巴特尔,女子为其其格。迎宾酒后,来到一户牧民家。听其讲述下马酒(迎宾酒)的历史来历,来自成吉思汗为防别人下毒,自带银碗。这位其其格十号,向众人介绍银碗不仅可辨毒,也可炒胡椒、花椒、粗盐、去皮姜、艾草,炒烫,盛在银碗中,蒙上纱市,烫炙哪个位置哪里舒服。随后介绍银梳的好处,几岁每次梳几下!</p><p class="ql-block">随后带众人去参观旗中公社的银器,希望众人能买几样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呼和诺尔湖畔,凉风习习。薄云铺满天,湖水映蓝天。湖边留个影,证明曾来过。启程返回海拉尔了,车子时而平缓,时而颠簸。路上,谙献歌三首《寂寞沙洲冷》、《青花》、《黄昏》,我也凑了一首《听闻远方有你》,意为远赴千里,只为见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日娜也唱了首粤语歌《月半小夜曲》,后来又哼了一首《再见》,歌中透着淡淡的忧伤:</p><p class="ql-block">我怕我没有机会</p><p class="ql-block">跟你说一声再见</p><p class="ql-block">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p><p class="ql-block">明天我要离开</p><p class="ql-block">熟悉的地方和你</p><p class="ql-block">要分离</p><p class="ql-block">我眼泪就掉下去</p><p class="ql-block">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p><p class="ql-block">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短暂的相聚总是要分离的。</p> <p class="ql-block">这群云像什么?自由想像一下。</p> 第六天:返程 <p class="ql-block">7月19日,星期六,雨。早上起床,窗外下着雨,正好休息。对旅人来说,雨天出行是一种烦恼。而对草原牧民来说,雨水是上天的恩赐,草原年降水量不多,每一场雨都是珍贵无比。</p> <p class="ql-block">晚上6点,从乌伦贝尔海拉尔机场起飞,穿越茫茫夜空,晚上10点左右到达龙湾机场,万家灯火。途中见茫茫云海,日悬其上,也见高空日落,一线金边。</p> <p class="ql-block">这一趟草原之旅,首先感谢天气也是非常照顾我们,顺顺利利从第一天到第五天,不是阴就是晴,就白桦林中下了几分钟小雨,第六天返程休息才下了雨。听说后来的团,因为下雨,许多项目没法体验了。其次感谢美女导游乌日娜,一路耐心陪同,一路细心讲解,使我们一边看草原风景,一边聆听草原的风土人情,体验不同的民族生活,不虚此行。也感谢同行的伙伴,包老师二人与另二人是珊溪人,七人恰好都是同县人,缘份一场。</p><p class="ql-block">再见了,美丽的大草原!再见了,祖国的北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