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无字碑文谜面,谜底在此揭晓。</p><p class="ql-block"> 盛唐乃是一个崇尚光明并充满光明的朝代,不以苗条纤秀为美,开明开放富强是大唐的标志,这些在卢舍那大佛身上都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武则天自起名“曌”。姓,字面浅解,上日月下谓空,大明大空,空灵剔透;佛学玄解,不可心得,不可身得,得于不得之间,实乃空中妙有;心学自悟,时空幻化,大无大有,大有大无,全是过程;参悟当下,实乃曼妙,自在自得。则:在辞海里有乃,即,只,而,若,之,那么的含义。天:在辞海里有颠,天帝,天空,依靠,精神源本的含义。察究姓曌,还有方便大法门一说,不言而喻,光照乾坤。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估摸这是武则天乾陵无字碑谜面的真正谜底。</p><p class="ql-block"> 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也许这是唐高宗为给武则天献礼而专门开凿的。时为昭仪,为卢舍那大佛的开凿,48岁的武则天一人就捐钱两万贯,这里可以说唐高宗和武则天之间达成一种默契。</p><p class="ql-block"> 佛像一凿就是3年9个月,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才告完工。</p><p class="ql-block"> 这座高高的卢舍那大佛就是则天皇后的形象与仪表及容姿,大佛的头部就是武则天48岁时容貌的再现,大有母仪天下的威严与风度。可是,则天皇后却是在卢舍那大佛这座则天皇后报身像建成后近十年(公元684年)才临朝称制。</p><p class="ql-block"> 在这期间,则天皇后在弘道元年(公元684年)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又废睿宗,亲理朝政,改元光宅。到公元690年,则天皇后直接自称圣神皇帝,国号为周。改元天授。</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武则天除唐高祖(李渊)外,已经历了大唐四帝,成为封建社会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p><p class="ql-block"> 武则天以千古一女帝的气魄、睿智、才华和坚毅,纳谏用贤,协助高宗,扶助中宗、睿宗和亲自治理国家50年。是武周皇帝开创了殿试的先河,亲自考试贡士;是武周皇帝允许九品小官和百姓自行荐举;是武周皇帝改官制,规定五品官可升入士流;是武周皇帝减赋税、轻徭役;是武周皇帝督修了《姓氏录》。</p><p class="ql-block"> 这些都是大唐国度开明、开放,公平、公正,社会稳定繁荣向上的延续和体现。直到武周皇帝死后近50年唐玄宗(李隆基)后期,才出现了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光环才略显暗淡。</p><p class="ql-block"> 撰此美篇,选有周总理生前陪加拿大总理夫妇前往河南洛阳参观大佛留下的一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 彰显美德·理想化身</p><p class="ql-block"> 何谓卢舍那佛?卢舍那佛,乃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当年在策划浙江香海禅寺华藏世界佛像工程时,即以大日如来五方佛居中执席,背面大屏展呈众佛世界,即釆信华严经法理而再现万千如来。预示佛如恒河沙数,数不尽数,成佛可修,修佛可期。</p><p class="ql-block"> 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之土。佛龙门石窟成千上万的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的要数奉先寺主尊卢舍那大佛了。</p><p class="ql-block"> 奉先卢舍那大佛,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0米,位居佛龛中央,丰颐秀目,嘴角略翘,稍含笑意,微微俯视的双眼恰同信徒们仰视的目光交会,形象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她是唐人心中美与智慧的化身,也是中国现存最完美、最知名的佛教造像之一。</p><p class="ql-block"> 她不仅是当今龙门石窟最具标志性的作品,同时更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卢舍那佛是报身佛的名字,也是对佛真身的尊称。大佛通高十七米多,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白话侃之,人性若真,即善即美,真善美也,面相不会丑的;若面相丑,即假恶丑露馅了。心相即面相,修行久了,必熏习身心,面相为第一报身也。</p><p class="ql-block"> 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汉译:大日如来)的简称,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源于一心。</p><p class="ql-block">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为大日如来)。</p><p class="ql-block"> 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佛也是。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 卢舍那佛是报身佛。</p> <p class="ql-block"> 营造千余年·艺术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p><p class="ql-block"> 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皇宫紫微城建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在奈良建立东大寺。</p><p class="ql-block"> 另有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碑刻题记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称。代表作:“龙门二十品”、龙门双璧(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宋真宗《龙门铭碑》),是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当下及积年积攒,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