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看“冷谷” ,一样的震撼,不一样的内涵

见闻锐观察

<p class="ql-block">7月3日,冒着酷暑高温,采访组一行在“中国冷谷”——民权高新区制冷产业基地穿梭,直接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震撼。</p><p class="ql-block">“冰”的一面:经过十多年持续发展,这里厂房星罗棋布,有100多家制冷企业入驻。据统计,全国每10台冰箱、冷柜中,就有1台来自民权县;全国销量前10的制冷企业,民权县有4家;跑在大江南北冷链物流线上的冷藏车,每10台有6台产自民权县。</p><p class="ql-block">“火”的一面:康拜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制冷产品开发了上千种型号和规格,主打“总有一款适合你”;2023年入驻投产的阿斯贝拉科技产业园因生产“制冷心脏”压缩机而完善了民权制冷产业链,而且其复杂的生产工序半数以上换上了机器人;民权保税物流中心依托新开通的民权海铁联运内陆港,让民权制冷产业向海图强。</p><p class="ql-block">伴随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节奏,“中国冷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力,转型升级提质迈出坚实步伐。</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1日《商丘日报》策划报道</p> <p class="ql-block">记者感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民权制冷产业为何热度不减</b></p><p class="ql-block">记者再次走进民权制冷产业基地,感受到的依然是惊叹和震撼,就像10年前一样。为此翻出2014年5月26日《商丘日报》刊发的深度报道《民权:“冷谷”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崛起》,笔者为此文配发社评《“冷”产业热气腾腾》,其中写道,“惊叹其显而易见的变化,震撼其变化背后的推动力量”。</p><p class="ql-block">一样的震撼,不一样的内涵。10年前民权刚提出打造“中国冷谷”,“一个冰熊倒下去,万千雄兵站起来”;10年后的今天,喜看“中国冷谷”实至名归,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力,保税物流、海铁联运向海图强。</p><p class="ql-block">十多年来,民权制冷产业为何能做优做强、行稳致远、热度不减?试着总结:一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深耕制冷产业链集群,构建“全链条”核心竞争优势;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制冷产业“含金量”;四是政府精准施策,提供营商环境“硬支撑”;五是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拓展增长“新赛道”。(见闻)</p> <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26日《商丘日报》策划报道</p> <p class="ql-block">社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