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号陪孩子们参加完朱子诗词的预决赛后,13号早上,我和同事相约来到春秋旅行社,经过半小时的探讨,结合天气预报,我们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我们坐14号早上7:39的动车到长沙。</p> <p class="ql-block"> 12点多到酒店入住后,我们到附近吃招牌银丝粉,点了茶颜悦色后打车去橘子洲头。</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航拍像一艘航空母舰,因此被喻为永不沉没的航母。它地处长沙市岳麓区湘江之中,全长约5公里,宽40至140米,形状呈长岛状,因盛产柑橘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头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1925年)而闻名,词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句广为传诵。这里曾是毛泽东青年时代与同学畅游、讨论国家大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洲头矗立着高32米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象征他32岁在此写下诗作,展现了他风华正茂的形象,是橘子洲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从橘子洲头出来,我们来到湖南大学里面的岳麓山参观爱晚亭。它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原名“红叶亭”,后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更名。毛泽东青年时期常在此读书,亭内上方悬有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匾额。</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 1925年</p><p class="ql-block">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p><p class="ql-block">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p class="ql-block"> 这是湖南大学的红楼,正门上方悬挂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湖南大学”校名(1950年)。红楼见证了湖大“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是湖大历史与学术传统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这座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位于东方红广场,高度约7.1米,象征党的生日7月1日,毛泽东身着风衣,右手上扬,目光坚定,神态庄重,姿态昂扬,展现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领袖形象。</p> <p class="ql-block"> 从湖南大学出来,我们来到黄兴步行街,这里是美食和服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粉色建筑是长沙IFS国金中心 ,顶部的玩偶是KAWS的雕塑作品“COMPANION(同伴) ”。KAWS是美国著名的街头艺术家,其作品融合了卡通、潮流文化等元素,这组雕塑放置在长沙IFS国金中心,不仅是该商场的标志性景观,也成为了长沙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潮流爱好者前来拍照打卡,提升了商场的知名度和商业氛围,也让长沙这座城市增添了潮流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长沙作为美食之都,以其香辣鲜香、风味独特的小吃闻名全国。长沙最著名的美食有臭豆腐、口味虾、糖油粑粑、米粉、葱油粑粑、酱板鸭、刮凉粉、姊妹团子、紫苏桃子姜、热卤四合一、冬瓜山香肠、茶颜悦色。长沙小吃以“辣”为主,可惜我们俩都不会吃辣,对这些兴趣不大,逛完一圈,我们点了牛扒意面和糖油粑粑,就出去赏夜景了。</p> <p class="ql-block"> 这些电子显示屏分布在黄兴街的路口、广场、商场外墙、灯杆等 。类型涵盖大型高清LED屏、弧形LED屏、裸眼3D显示屏以及LED灯杆屏等 。</p> <p class="ql-block"> 这是黄金楼,位于长沙黄兴步行街黄兴铜像旁,由拥有30年历史的长沙老牌金店明牌珠宝重新装修而来,是长沙的新晋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黄金楼共5层,外观以独特的金色为主色调,整体造型犹如一座金色城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到了夜晚亮灯后更是美轮美奂,二层设有空中戏台,会进行戏曲快闪表演,常见的表演曲目有经典的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演员身着华丽戏服,通过唱念做打,让游客领略传统戏曲的魅力,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p><p class="ql-block"> 八点钟,乌云密布,好像暴雨将至,我们赶紧打车回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15号早上六点,我们就起床洗刷了,七点去餐厅吃完早餐,七点三十五分出发去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九点,到了韶山,乘坐区间车到毛泽东纪念馆前的广场,瞻仰铜像、敬献花篮。铜像高6米,基座高4.1米,总高10.1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1日成立。毛泽东身着中山装,手握文稿,目光深邃,展现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的光辉形象。</p> <p class="ql-block"> 十点半,我们排着回旋的队伍准备参观毛泽东故居,导游说最近人不是很多,应该一个小时能到达,今天非常幸运,我们才花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树林中挪移,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这里的树上、转弯等处都有冷气吹来,抚平了游客们躁动不安的心。看,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照在树枝的冷气上,仿佛一道道利剑。</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湖南农村土木结构民居,坐南朝北,背山面水。故居共有13间房,包括堂屋、厨房、父母卧室、毛泽东卧室等,陈设基本保持原貌,展现了毛泽东同志早年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我们到饭店吃饭,十二点五十分,坐大巴前往芙蓉古镇。</p><p class="ql-block"> 车上,导游介绍了湘西的赶尸、哭嫁和蛊虫。赶尸和哭嫁是两种极具神秘色彩和民族特色的习俗,一个属于丧葬文化,一个属于婚嫁传统,均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 赶尸——湘西秘传的亡灵归乡仪式,是湘西(尤其苗族、土家族地区)流传的一种送葬方式,传说源于古代战争:士兵战死他乡,术士通过赶尸将遗体送回故土安葬。清代笔记《子不语》和当代作家沈从文的文章中均有提及。 </p><p class="ql-block"> 起尸:术士(称“赶尸匠”)在死者咽气后,用符咒封住其七窍,声称可防止魂魄消散。赶尸:尸体经防腐处理后,头戴斗笠、身着黑袍,由赶尸匠在夜间引领,以“阴锣”开道(白天休息)。传说尸体双臂平举,跳跃前行,队伍最后一人撒纸钱(称“买路钱”)。落葬:到达家乡后,家属拆术。</p><p class="ql-block"> 哭嫁——土家族新娘的悲喜交响曲。土家族女子出嫁前需哭嫁,源于古代女性对包办婚姻的无奈(哭诉命运)和对娘家的不舍,后演变为固定婚俗,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女子出嫁前1个月开始断续哭唱,婚前1周每天哭,出嫁前夜达到高潮(称“陪十姊妹”)。新娘独哭或与母亲、姐妹对哭,内容即兴编唱,曲调哀婉。有哭父母,感恩养育之恩(例:爹娘养我十八年,今日离别泪涟涟)。骂媒人,调侃媒人牵线(例:媒人是个狗,吃了我家肉不走)。怨婚姻,表达对未知生活的忐忑(旧时常见,现代多转为吉祥话)。如今哭嫁更多是表演性习俗,歌词加入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p> <p class="ql-block"> 湘西的蛊术是中国南方最具神秘色彩的巫术文化之一,尤其以苗族、侗族、土家族传说为盛。蛊术的核心是蛊虫——一种通过秘法培养的毒虫或灵体,传说可害人、治病或操控他人。</p><p class="ql-block"> 湘西苗族的蛊术传说可追溯至蚩尤时代,被视为巫蛊文化的活态遗存。 </p><p class="ql-block"> 制蛊人于端午前后捉百虫(蛇、蝎、蜈蚣等)置于瓮中,任其厮杀,最后存活的虫即为“蛊种”,喂以主人精血或特殊药物(如经血、毒草)。蛊虫需定期“进食”,否则反噬主人。 </p><p class="ql-block"> 施蛊方式有饮食下蛊:将蛊粉混入食物或水中(如“篾片蛊”);接触下蛊:触碰蛊虫或蛊主施咒的物品(如衣物、首饰);隔空施法:高阶蛊师可通过咒语、符箓远程施蛊(需生辰八字或毛发。</p><p class="ql-block"> 解蛊方法有找蛊主:蛊虫认主,施蛊者能解(常需付出代价);巫医做法:用符水、草药(如菖蒲、雄黄)驱蛊;以蛊克蛊:吞服更凶的蛊虫压制原蛊(风险极高)。 </p><p class="ql-block"> 民间防范措施:不喝陌生人的酒水,不吃不明来源的食物;佩戴辟邪物银饰(苗族人认为银能验毒)、狗牙、符包;言行谨慎,避免得罪蛊婆。</p> <p class="ql-block"> 坐了五个多小时的车,六点十五分,我们下车吃个晚饭,六点四十五分,前往被称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芙蓉镇。</p><p class="ql-block"> 芙蓉镇,原名王村,是一座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千年古镇,因小说和电影《芙蓉镇》而闻名遐迩。这座古镇坐落在酉水之滨,瀑布之上,被誉为“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踏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望着两边陈旧的木板房,厚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不愧是千年古镇!</p> <p class="ql-block"> 《芙蓉镇》是中国著名导演谢晋于1986年执导的一部经典电影,改编自古华的同名小说。影片以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一个小镇上的普通人物命运,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刘晓庆在片中饰演女主角胡玉音,一个以卖米豆腐为生的勤劳女性,这一角色成为她演艺生涯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电影中,米豆腐不仅是胡玉音赖以生存的小生意,更是贯穿全片的重要象征。米豆腐柔软洁白,象征着普通百姓的朴实与坚韧,也暗喻胡玉音在动荡年代中顽强求生的精神。刘晓庆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胡玉音制作、叫卖米豆腐的日常场景演绎得生动感人,成为影片中最具生活气息的片段之一。</p><p class="ql-block"> 由于电影的巨大影响力,芙蓉镇成为旅游胜地,当地商家纷纷推出“刘晓庆米豆腐”作为特色小吃,特别是113号店,听说当年刘晓庆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p class="ql-block"> 《芙蓉镇》中的米豆腐不仅是一道食物,更是时代记忆与人性光辉的载体。刘晓庆的精彩演绎让这个角色和她的米豆腐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意象。</p> <p class="ql-block"> 芙蓉镇的摆手堂——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活态展示地。摆手堂是土家族特有的传统建筑,也是举行摆手舞、祭祀庆典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摆手堂源于土家族的原始祭祀活动,最早用于祭祀祖先和自然神灵(如八部大王、彭公爵主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春节、社日等重大节日,土家族人会聚集在摆手堂前跳摆手舞,唱古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平日也是族人议事、举办歌会、传承文化的公共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芙蓉镇的图腾柱, 又被称为土王柱。图腾柱是土家族崇拜的象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土家族文化中,图腾柱代表着祖先和神灵,是沟通天地、连接祖灵与现世的象征物。这根土王柱造型独特,上面雕刻有丰富的图案和纹饰,通常包含具有神秘色彩的图腾形象、传统的几何纹样等,这些雕刻元素不仅展现了土家族精湛的雕刻技艺,也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信仰、审美观念等。</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岭子铜柱,据实地考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板石镇太阳村长岭子处立有铜柱,乃为中、俄、朝三国界碑铭文,上面刻有“疆域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字样。</p><p class="ql-block"> 铭文子言:“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铜柱高4.15米、宽1.03米,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将铜柱拆为两段运至俄国,现存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芙蓉镇便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魅力,尤其是土王桥和大瀑布的夜景,成为游客必打卡的景观。 </p><p class="ql-block"> 土王桥是芙蓉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横跨在瀑布之上,是一座典型的土家族风雨桥。桥身为木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充满土家族建筑风格。桥上设有长凳,可供游客休憩,夜晚灯光亮起时,整座桥流光溢彩,宛如仙境。 </p><p class="ql-block"> 土王桥曾是土司王(湘西土家族首领)巡视领地时的必经之路,象征着土司政权的威严。</p> <p class="ql-block"> 芙蓉镇大瀑布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千年瀑布,是湘西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宽约40米,高60米,水流从悬崖倾泻而下,气势磅礴。瀑布穿镇而过,居民临水而居,形成“屋在瀑上,瀑在屋下”的奇观。瀑布下有一条天然洞穴通道,穿行其中,水珠扑面而来,凉爽极了。 </p><p class="ql-block"> 夜晚,瀑布在灯光照射下呈现五彩斑斓的效果,水雾缭绕,宛如仙境。 </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土人居穴遗址,位于芙蓉镇大瀑布下的入口,有一个石岩洞,这是早期土人居住的遗址。这个石岩洞很久以前能够容纳千人,后经千百年的水涨水落,被大量淤泥积压成现今之样。</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的王姓谱书记载,很久以前,有一批人为避秦朝战乱,一路沿沅江涉水而上,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个石洞歇息,见洞内有一些长发赤脚,披兽发,发声如鸟兽语的人。这些人就是早期居住在芙蓉镇的土家先民。这拔人见这些土家先民勤劳善良,极易相处,便同他们久居下来,繁衍生息,一起经营了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八点,摆手堂有大型原创行浸式实景民族风俗演绎“花开芙蓉——毕兹卡的狂欢”,它被称为土家族的东方迪斯科,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人围圈而舞,动作粗犷豪迈,以摆手、跺脚、旋转为主,模仿农耕、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伴奏乐器包括锣、鼓、唢呐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舞蹈内容讲述土家族历史传说,是活态的民族史诗。2014年,湘西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欣赏完表演附近逛了逛,九点钟跟众人汇合后就回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16号早上五点半,我们就起床了,吃完早餐七点出发到张家界,九点十五分到达景区,本来是早上游袁家界下午赏黄龙洞的,导游说票有什么问题就改成早上赏黄龙洞了。</p><p class="ql-block"> 黄龙洞被誉为“地下魔宫”和“溶洞奇观”。洞内分为四层,垂直高度达160米,已探明的洞底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全长约7.5公里。洞内有暗河、瀑布、地下湖、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多种喀斯特地貌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进入洞内坐上游船抬头仰望,只见洞顶似繁星闪烁,又像万千萤火虫在飞舞,壮观极了。</p> <p class="ql-block"> 黄龙洞内的钟乳石形态各异,从洞顶向下生长的碳酸钙沉积物,呈锥状或柱状的叫石钟乳;从地面向上生长的碳酸钙沉积物,形状多样,有的像宝塔,有的像蘑菇的叫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的柱状体叫石柱,是洞内最壮观的景观之一;沿洞壁形成的帷幕状沉积物,薄如蝉翼,纹理清晰,叫石幔;细小而密集的碳酸钙结晶,形如花朵,晶莹剔透的叫石花。</p> <p class="ql-block"> 龙王宝座是一个巨大的石笋,形似龙王的宝座,周围环绕着众多小石笋,宛如龙宫场景。</p> <p class="ql-block"> 黄龙洞的五彩池,是神仙打翻的调色盘,石钟乳在彩灯的映照下,五光十色,散发着迷人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这两天在暗处看到我的手串,说肯定是在黄龙洞买的。没错,这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别消费,当时在黑漆漆的洞里,看到闪着绿光的夜明珠手串,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戴啦。</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定海神针,高约19.2米,最细处直径仅10厘米,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锥形,形似一根直插洞底的神针,被誉为镇洞之宝,是黄龙洞的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地心藏着一场亿万年的梦,钟乳石是时间的眼泪,走进地下迷宫,听石笋讲古老的故事。导游讲了好几个故事,无奈记不住,也分不清哪个钟乳石是对应哪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洞内,只见墙上依次投影出龙生九子图,它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1. 赑屃(bì xì),龟形龙首,力大无穷,驮碑神兽,常见于石碑底座。象征长寿、稳重,代表“负重致远”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 2. 螭吻(chī wěn),鱼身龙首,口阔嗓粗,殿宇屋顶正脊两端的吞脊兽,镇火避灾。</p><p class="ql-block"> 3. 蒲牢(pú láo),小龙形,性好吼叫,钟钮装饰,钟声洪亮,钟鸣鼎食的象征。 </p><p class="ql-block"> 4. 狴犴(bì àn),虎形龙相,威严凶猛,监狱门头或公堂两侧的装饰,寓意明辨是非、司法公正。 </p><p class="ql-block"> 5. 饕餮(tāo tiè),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贪食无厌,青铜器纹饰,尤其食器,警示贪婪,后演变为美食家代称。</p><p class="ql-block"> 6. 蚣蝮(gōng fù),龙首蛇身,善水性,桥梁、河道边的镇水兽,寓意防洪护桥,保一方平安。 </p><p class="ql-block"> 7. 睚眦(yá zì),豺首龙身,怒目而视,兵器装饰,一般在刀剑吞口处,寓意勇猛好斗,“睚眦必报”的出处。 </p><p class="ql-block"> 8. 狻猊(suān ní),狮形龙相,喜静好烟,香炉脚部或佛座装饰,寓意祥瑞安宁,与佛教文化结合。 </p><p class="ql-block"> 9. 椒图(jiāo tú),螺蚌形,紧闭其口,一般在大门铺首,门环底座,寓意守财护宅,取“紧闭门户”之意。 </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有这许多投影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快出黄龙洞了,只见墙上投影各种字体的福字,导游说这叫万福墙,象征万福来朝,寄托大家健康、平安、财运等愿望。</p> <p class="ql-block"> 这龙王宝座是一个巨大的石笋,形似龙王的宝座,周围环绕着众多小石笋,宛如龙宫场景。</p> <p class="ql-block"> 从黄龙洞出来,吃完午饭,一点钟出发去袁家界。</p> <p class="ql-block"> 到了袁家界,我们乘坐世界最高户外电梯——百龙天梯上迷魂台,它的垂直高差326米,约相当于100层楼高。</p><p class="ql-block"> 百龙天梯不仅是张家界旅游的交通神器,更是一场视觉与科技的盛宴。电梯从山脚快速上升,透过玻璃欣赏张家界峰林拔地而起的震撼景象,尤其是神兵聚会、将军列队等石峰群,让游客在极短时间内从谷底“飞升”至云端,以独特视角欣赏世界罕见的砂岩峰林奇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景区第一次见到野生猕猴,之前导游就交待大家千万不要随意投喂,更不能逗它激怒它,否则很有可能被追咬,于是,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快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著名的乾坤柱,高1074米,垂直耸立,如刀劈斧削 ,是《阿凡达》悬浮山原型 。</p> <p class="ql-block">航拍袁家界,就像打开了一本地球演变的立体画册——这里的三千奇峰是张家界地貌的精华所在。乾坤柱柱体顶部植被如绿色皇冠,底部基座与周边峰林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密集的砂岩峰柱如刀劈斧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峰林呈现“二维码”般的几何排列,这就是电影《阿凡达》悬浮山原型。</p><p class="ql-block"> 感谢旅游团提供航拍,让我们也成为主角之一,留下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看,正前方四个并列的石峰,它们紧紧连在一起,一座挨一座,就如百元人民币上的四个巨人。他们衣衫整齐,神情肃穆,一齐望着前方,故名"百元大钞"!</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天下第一桥,是一座天然石桥,长约50米,桥面宽1.5-3米,桥垂直高度350米,横跨两峰,被誉为“自然界最不可思议的天生桥”。当地百姓认为走过此桥能带来好运,因此桥上挂满祈福红绸带。</p><p class="ql-block"> 之前在视频号看到这视频,以为走在桥上会胆战心惊,其实一点都不惊险。</p> <p class="ql-block"> 看,这页岩像一本厚重的书,好多人在上面写字呢。</p> <p class="ql-block"> 从天下第一桥乘坐百龙天梯下山,我们坐区间车来到金鞭溪,它以清澈的溪流、奇峰怪石和原始森林著称,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p><p class="ql-block"> 金鞭溪因溪畔的金鞭岩得名,相传金鞭岩形似古代鞭子,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奇峰耸立,植被茂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有“天然氧吧”之称。</p> <p class="ql-block"> 金鞭溪全长7.5公里,导游给大家预留一个小时的时间,今天大家已经走了两万多步,除了我来回走了二十几分钟外,其他人都坐在溪边的石墩上休息。听说有鹰护鞭、千里相会、跳鱼潭等景点,我无缘见到😂😂</p> <p class="ql-block"> 在袁家界,只见到三只猴子,尤其是第二只,简直成为拦路猴。在金鞭溪,猴子随处可见,这里的猴子一点都不怕人,大猴带着小猴,在路边的栏杆自由自在地玩耍。</p> <p class="ql-block"> 六点半,我们坐车去饭店吃饭,七点五十又坐车来看八点四十分的《魅力湘西》表演,这是一台大型民族歌舞史诗表演,由冯晓刚导演,曾多次登上央视及国际舞台,被誉为张家界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演出以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融合了土家族、苗族、白族、侗族等民族的歌舞、民俗、绝技等元素,通过现代舞台技术展现湘西的神秘、浪漫与豪迈。</p> <p class="ql-block"> 表演内容包括土家哭嫁、茅古斯舞、苗族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惊险绝技表演有湘西赶尸(传说演绎)、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绝技;还有原生态歌舞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与舞蹈,它运用灯光、音响、威亚等现代技术,增强视觉冲击力,这真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室内剧场约1小时,以专业歌舞表演为主,展现湘西人文历史;室外篝火晚会约30分钟,是互动环节,展示民间绝活与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九点五十,《魅力湘西》结束,我们来到室外观看表演。</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著名书法家张崇顺老师现场书写“马到成功”和“家和万事兴”并拍卖,每幅作品500块钱。</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胸口碎大石传统硬气功表演,表演者躺在地上,胸口压三块巨石后现场请出六位高大的男士站巨石上,显示身体抗压能力。</p><p class="ql-block"> 再是飞刀表演,女士手拿气球靠在板上,男士用飞刀刺穿;女士靠在板上,男士用斧头飞向女士身体两侧;最后现场请出一位游客,手拿气球靠在板上,男士用头罩罩在脑袋上,另一位女士摇铃铛,男士飞刀刺破气球,大家都屏气凝神,深怕惊扰了他,影响他发挥。</p><p class="ql-block"> 第四个节目是上刀山,表演者赤脚攀爬由锋利钢刀组成的梯子,展现湘西巫傩文化中的神秘绝技,惊险刺激。</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下火海,表演者光脚踩踏烧红的铁板、炭火,甚至用舌头触碰火焰,体现民间信仰中的“神力”。</p> <p class="ql-block"> 十点二十分,表演结束,我们等待大巴回酒店,等一切安顿完上床睡觉已经十二点了。今天一天的行程最累,步数超过两万五,虽然累,但是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17号早上六点十分,我们起床,七点半出发,八点十分到了大庸土司王府。都说到北京要参观故宫,到拉萨要参观布达拉宫,那到了湘西一定要参观土司王府,因为土司是以前湘西的最高统治者。王府里有历代彭氏土司头像及土司议事厅、寝宫、兵器库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朱砂的一些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土司王宴,又称“土司宴”或“土司全席”,是湘西、贵州等土司统治地区传承下来的宫廷级宴席,象征着土司王的权力与财富。相传,土司王宴最多可达108道菜,代表“圆满”,寓意土司统治下的物产丰饶、国泰民安。涵盖山珍野味、民族特色菜肴和礼仪饮食文化,展现了土司“一方之王”的尊贵地位是湘西土司饮食文化的奢华盛宴。如今,真正的108道土司王宴已罕见,但在湘西、贵州等地的土司文化餐厅或高端民俗酒店仍可体验36道或48道的简化版。</p> <p class="ql-block"> 十点钟,我们从土司王府出来去饭店吃饭,十一点,坐车前往天门山。</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索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之一,全长约7.5公里。我们坐的是2号线索道。</p> <p class="ql-block"> 看,坐在索道中可以俯瞰山上的99条弯道,右下角的是第86、87、88三道弯,它就像一块三层蛋糕。</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天门洞是,是天门山的标志性景点,它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相传天门洞是通往天界的门户,历史上多次出现“天门吐雾”“天门霞光”等奇观。</p><p class="ql-block"> 大家可以看到那阶梯,一共有999级有,天梯从广场攀登至洞口,寓意“一步登天”。</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五行广场,以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象征自然万物的相生相克,寓意天地和谐。广场设计融合道教文化,与天门洞“通天之门”的传说相呼应,形成“天人合一”的景观格局。</p> <p class="ql-block"> 天门洞下,池水澄澈水面如镜,倒映着巍峨石壁与洞外天光,山水相融,雄浑中藏着静谧,尽显自然造化的神奇,漫步其侧,似能听见岁月与天地对话的回响 。</p> <p class="ql-block"> 在天门洞,导游让我们摸貔貅,貔貅是中国神话中的瑞兽,以只进不出著称,象征聚财、守财、辟邪。摸貔貅可是有讲究的,摸头部寓意鸿运当头,事业高升;摸背部象征背有靠山,贵人相助;摸爪子代表抓财聚宝,财源滚滚;但是忌摸嘴部,传统认为貔貅的嘴是吸财的,摸嘴会漏财。 </p> <p class="ql-block"> 从天门洞出去,我们乘坐12段电梯到山顶。</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气非常给力,本来天气预报是显示一点钟左右下雨的,幸运的是,当我们乘坐12段电梯到山顶时,雨已经停了,此时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这是鬼谷栈道,也叫吊索神峪,相传,隐居于天门山的鬼谷先师练就了一身鬼谷神功,并将它传授给天门山附近的百姓,即赫赫有名的“大庸硬气功”。天门山是一座台形孤山,虽山顶平坦,但四面绝壁,上山需绕行山路,陡峭耗时。于是,练就一身好功夫的山民们就在此处吊了一道铁索,手攀铁索,轻松自如地上下山。时至今日,吊索逐渐磨损殆尽,只剩下陡壁深湾。</p><p class="ql-block"> 鬼谷栈道悬挂于海拔1400米的悬崖绝壁之上,全长约1600米,以惊险刺激著称。</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的云雾堪称一绝,来去如幻似梦,瞬息万变。前一刻还云海翻腾、白茫茫一片,转眼间便随风消散,露出巍峨绝壁;方才晴空万里,忽而又被流云缠绕,宛如仙境。这般奇幻景象,全因山间气流瞬息万变所致,尤其雨后初晴时最为壮观,让人真切体会到“白云苍狗”的意境,成为天门山最灵动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玻璃栈道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最著名的高空体验项目之一,悬挂于海拔约1430米的悬崖绝壁上,以惊险刺激和绝美风光闻名,被誉为“东方天空之路”。它长约 60米,宽约1.6米,透过玻璃往下看,脚下是万丈深渊,可直接看到垂直落差数百米的峡谷,极具视觉冲击力。好在左边有一点水泥实地,我今天大部分是靠左边走水泥地过去的。</p> <p class="ql-block"> 走出玻璃栈道,我们排队乘着天门山索道缓缓下行,仿佛穿梭在云海与群峰之间。缆车窗外,陡峭的岩壁如巨幅画卷般徐徐展开,葱郁的森林在脚下流淌,时而云雾缭绕,时而豁然开朗。随着海拔降低,山脚的九十九道弯盘山公路渐渐清晰可见,宛如一条银蛇蜿蜒在翠谷之中。28分钟的空中旅程,将天门山的雄奇险峻尽收眼底,让人在惊心动魄之余,更添一份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三点十分,我们到了停车场,继续坐车去凤凰古城,车上,讲解员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苗语,木劳是你好,打茅厮是上厕所,登帕是美女,泡才是帅哥。七点到后吃饭,今晚的餐桌上有这里的名菜血粑鸭和酸汤鱼,酸汤鱼味道还不错,跟我们的酸菜鱼一样,看到血粑鸭那鲜红的汤,我就只夹一块糯米血粑浅尝一下,没有感觉很好吃。吃完饭大家出去赏夜景。</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镇,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看到的是南华大桥,是古城最繁忙的桥,两边护栏石刻有黄永玉设计的凤凰祥云图案 。</p> <p class="ql-block"> 往下走一会儿,远远看到一座宛如彩虹的桥,应该就是虹桥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的雪桥是层叠的双层桥身,一直一拱,桥上有亭,飞檐翘角,桥下有孔,错落有致,是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雪桥连接着古城的两岸,其造型优美,夜间在灯光的映衬下,蓝色与黄色的灯光交相辉映,桥身的拱形结构与沱江的倒影相得益彰,成为凤凰古城夜景中的一大亮点。雪桥周边是凤凰古城热闹的区域,有着众多的商铺、客栈和特色建筑,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沱江边赏夜景。只见到处都是穿着苗族服饰的人在散步、拍照。</p> <p class="ql-block"> 踏上浮桥,桥身随着人潮微微起伏,来往的行人摩肩接踵,桥边没有护栏,我真怕一不小心被挤到桥下。两岸吊脚楼的灯笼倒映在水里,红得像是浸了朱砂的绸子。</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比不上凤凰古城的灯火辉煌。可是我觉得凤凰古城跟芙蓉镇比逊色多了。</p>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我们买了两根特色文创雪糕,雪糕上雕刻的是凤凰古城标志性建筑虹桥,既品尝了美味,又留下一份独特的旅游纪念。</p> <p class="ql-block"> 回酒店的路上,只见街道两边灯杆上的凤凰亮了,这是凤凰古城以“凤凰”为核心元素的夜景灯光装饰,它以 LED 灯珠勾勒出凤凰形态,色彩绚丽,既是夜景装饰,更直观传递古城 “凤凰” 的文化标识,让游客一眼关联到当地 “因凤凰得名、以凤凰为魂” 的历史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我们失望至极,这是这几天以来住得最差的一家酒店,虽然在车上导游提前打预防针,说凤凰古城湿气大蚊子多,住宿条件差一些,但洗刷一番下来,简直无语至极,只见好几只蚊子在房间飞舞,电蚊香片如同摆设;一打开电吹风吹头发,闻到的是刺鼻的烧焦味,我无奈地放下了,等入睡前勉强吹一吹好了。甚至,这家酒店连牙刷牙膏纸巾浴巾都没有,幸好我们自己有带。</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已经预见今天早上无法用电吹风吹衣服,所以闹钟订在六点二十,但是六点生物钟就让我自动醒了,那就起来吧。洗刷完一摸衣服,除了没滴水,就像家里刚从洗衣机拿出来的一样,这是这几天唯一带湿衣服进行李箱的,感受实在不好。</p> <p class="ql-block"> 七点半,我们坐公交车到了凤凰广场,这是古城的文化心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约5米的青铜凤凰雕塑,它昂首振翅,展翅欲飞,底座刻有苗族吉祥纹样,展现“百鸟朝凤”的传说。 </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城作为湘西的文化重镇,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名人,尤其在近现代以来,因沈从文的文学书写而闻名于世。以下是历代与凤凰古城相关的代表性人物:</p><p class="ql-block"> 1. 田兴恕(1836—1877),晚清湘军名将,凤凰厅(今凤凰县)人,曾任贵州提督、巡抚,以镇压太平天国和苗族起义闻名,后因反洋教被贬戍西北,晚年归乡。</p><p class="ql-block"> 2. 郑国鸿(1777—1841),清代抗英将领,凤凰人,鸦片战争期间任浙江处州镇总兵,在定海战役中与葛云飞、王锡朋并肩战死,史称“定海三总兵”。</p><p class="ql-block"> 3. 熊希龄(1870—1937),民国政治家、教育家,凤凰人,被誉为“湖南神童”。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后投身慈善,创办香山慈幼院,与沈从文有姻亲关系(沈从文称其为“熊公”)。</p><p class="ql-block"> 4. 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凤凰沱江镇人,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以湘西风土人情为题材,塑造了“牧歌式”的文学世界,晚年转向文物研究。</p><p class="ql-block"> 5. 黄永玉(1924—2023),当代艺术大师,沈从文的表侄,凤凰人,擅长版画、国画和散文,设计过猴票、酒鬼酒包装等,晚年在家乡建“夺翠楼”。</p><p class="ql-block"> 6. 陈渠珍(1882—1952),湘西军阀,人称“湘西王”,统治湘西近三十年,沈从文曾在其麾下任职,其回忆录《艽野尘梦》被誉为“奇书”。</p><p class="ql-block"> 7. 李振军(1920—2008),解放军少将,凤凰人,曾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委。 </p><p class="ql-block"> 8. 刘祖春(1914—2001),作家、革命家,凤凰人,参与左翼文学运动,曾任中宣部副部长。 </p><p class="ql-block"> 9. 萧纪美(1920— ),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凤凰籍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沈从文故居,沈从文,被称为用文字雕刻湘西灵魂的文学大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乡土情怀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湘西的歌者”。他以清新质朴的笔触,将凤凰古城的风土人情、沱江两岸的悲欢离合,凝练成永恒的文字,让世界记住了这座边陲小城。他的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均以湘西为背景,描绘了纯净而哀婉的乡土世界。</p><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让凤凰从偏远小城晋升为“中国最美古镇”,游客常携一本《边城》寻访笔下的渡口与吊脚楼。与表侄黄永玉(画家)并称“凤凰双璧”,一文一画,共同塑造了湘西的文化形象。</p> <p class="ql-block"> 说到沈从文,不得不说一说他与张兆和的爱恨痴缠,这被称为凤凰古城里的师生恋传奇。</p><p class="ql-block"> 缘起:师生之恋</p><p class="ql-block"> 1928年,26岁的沈从文在中国公学任教,初见18岁的学生张兆和,这位出身苏州名门的校花,被同学们称作“黑凤”——皮肤微黑,气质清冷高傲。沈从文以乡下人的莽撞展开追求,三年写下数百封情书,最著名的一句是:“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三年中,张兆和从来没有打开过沈从文写的情书。相传,后来,沈从文设计并用纯银打造了这凤回头,并附上一封情书,张兆和深受感动并逐一打开情书阅读,才同意了沈从文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波折:凤凰古城的“凤回头”</p><p class="ql-block"> 1933年,苦追四年的沈从文带张兆和回凤凰成婚。行至沱江畔一处山崖,张兆和因湘西的闭塞落后一度想返程。传说沈从文在此指崖上天然石纹说:“你看,连凤凰都回头等你。”(现该崖刻有“凤回头”三字,成为情侣打卡地) </p><p class="ql-block"> 婚姻:甜蜜与裂痕</p><p class="ql-block"> 新婚期,沈从文以张兆和为原型创作《边城》中的翠翠,称她“永远是我的三三”。 </p><p class="ql-block"> 中年危机</p><p class="ql-block"> 1940年代,沈从文精神抑郁曾出轨诗人高青子,张兆和愤然离家,他在日记中忏悔:“我像一只被雨淋透的鸟。”</p><p class="ql-block"> 晚年和解</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张兆和为丈夫整理文集,在《从文家书》后记中写道:“从文与我,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墓地五彩石</p><p class="ql-block"> 沈从文的碑背面刻着张兆和撰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藏头"从文让人"),暗含一生纠葛。 </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爱情如沱江水,清澈见底却暗流涌动——沈从文用文字凝固了湘西的永恒之美,却终其一生未能让他的“黑凤”真正眷恋这座边城。</p> <p class="ql-block"> 穿过长长的青石板小巷,我们来到天后宫,这是湘西唯一的妈祖庙,乾隆年间(1736-1795)由福建客商集资兴建,距今近300年历史,它见证了凤凰“山城连江海”的商贸地位,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出天后宫前,屏风上刻有一个烫金的福字,每个走过的游客都会用手描摹一番。</p><p class="ql-block"> 据说此福字为清代福建商贾请妈祖乩童(灵媒)所书,笔划中暗藏“示”(神示)、“田”(丰饶)、“口”(人口平安)三部分,契合妈祖“护航海、保平安”的神职,右上方一点呈波浪形,象征“海上生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沱江码头等候乌篷船时,竟然见到一只机器狗在表演!它会人狗对话,会向观众打招呼,还能跳踢踏舞。看过虹桥的灯,听过沱江的水,却没料到最难忘的,是那只跳苗鼓舞的电子狗。</p> <p class="ql-block"> 来到码头,登上乌篷船,只见沱江两岸百年吊脚楼临水而立,木柱斜插江中,斑驳的木墙诉说着岁月沧桑,宛如一幅水墨丹青。</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船穿过好几座船,只见这万名塔立于岸边,可惜昨晚没走到这里,可以想象晚上的万名塔肯定是金碧辉煌的。</p><p class="ql-block"> 该塔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1985年倡议,群众集资、政府扶助,在1988年建成。该塔高21米,是六角三级砖塔,台基为正六方形,用红细砂条石浆砌,迎水一面开有月拱炉塘用于焚烧字纸,塔身上层书写“文光射斗”,中层书写“中流砥柱”,下层书写“翰墨流芳” 。塔影倒映江心,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万寿宫,也是黄永玉艺术馆,珍藏着中国当代艺术大师黄永玉的多幅作品。这位从湘西走出的“画坛鬼才”,用画笔和刻刀为凤凰注入了独特的艺术灵魂。 </p><p class="ql-block"> 黄永玉被称为凤凰之子,虽少小离家,但始终以凤凰人自居,晚年多次回乡创作,并捐赠作品给故乡。他的画作融合民间趣味与文人雅趣,大胆泼辣,充满湘西特有的野性与幽默。他晚年酷爱画荷,万寿宫藏有其笔下“狂荷”,墨色淋漓,恣意张扬;他为万寿宫题写的匾额、对联,字迹苍劲诙谐,如“万寿无疆,不如喝酒”。</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凤凰古城的升恒门,湘西军事要塞的时光印记。它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是凤凰古城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军事防御建筑之一。作为古城九门四墙体系的重要关隘,它见证了湘西苗疆近500年的烽烟往事:扼守古城东南要道,门洞内仍可见当年栓门杠的凹槽;清代沱江水运兴盛时,云贵商队多由此门入城交易桐油、朱砂;门楼上方“升恒”二字取自《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寄托长治久安之愿。拱门采用湘西红砂岩砌筑,厚达2米,顶部设有箭垛和瞭望孔,门外原有半月形护门墙(已毁),形成“关门打狗”战术空间。青石门槛上深达5厘米的车辙印,记录着当年马帮商队的往来繁华。门楼台阶出现在《湘西剿匪记》《血色湘西》等影视作品中。</p><p class="ql-block"> 站在升恒门下,指尖触摸的是冷硬的砂岩,耳畔响起的却是马帮铜铃与战士号角的交响——这道门,永远半开着,等风来,也等故事继续。</p> <p class="ql-block"> 九点四十,我们来到翠翠街,这里有许多独特的民间工艺品和特色美食: </p><p class="ql-block"> 1.纯手工打造的苗银,纹样多为凤凰、牡丹、蝴蝶等,寓意吉祥,代表作品有头冠、项圈、手镯,尤以“凤回头”造型的银簪最具特色。 </p><p class="ql-block"> 2. 蜡染与扎染工艺:用蜂蜡绘图后浸染,形成蓝白相间的花纹,图案多取材于自然(如花鸟、几何纹),用在布料、围巾、壁挂上,古朴典雅。 </p><p class="ql-block"> 3. 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色彩艳丽,采用“通经断纬”技法编织,传统图案有“四十八勾”“马毕花”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于被面、背包。 </p><p class="ql-block"> 4. 姜糖与木锤酥,虽是食品,但因手工制作过程具观赏性,常被游客视为“可吃的工艺品”。姜糖现场拉制,金黄透亮,甜辣暖胃;木锤酥用木锤反复敲打花生、芝麻糖块,酥脆香甜。 </p><p class="ql-block"> 5. 竹编与傩面具,竹编的有背篓、斗笠等日用器皿,轻巧耐用;傩面具用于傩戏表演,造型夸张,体现巫傩文化。 </p><p class="ql-block"> 美食有血粑鸭,凤凰头号名菜,是将鸭肉与糯米血粑同炖,加入辣椒、姜片,肉质鲜嫩,血粑吸饱汤汁。昨天晚上和今天中午都有。酸汤鱼是用西红柿、米汤自然发酵的酸汤煮鱼,酸辣开胃,搭配豆腐和野菜。湘西烟熏腊肉,肥而不腻,可炒蕨菜或蒸食。豆腐是餐餐都有,至于是不是米豆腐就不知道了,感觉跟我们的豆腐没有两样。沱江小鱼虾油炸后撒椒盐,酥脆到连壳吃,确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 逛完翠翠街吃完午饭出来,雨终于下了,给古老的凤凰古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十一点四十,我们坐上大巴回长沙,导游说有六个小时的车程。车上,我预约明天早上去省博物馆,可惜预约不上,于是,我们就改签成十点多的高铁。六点钟,终于到酒店了,出去吃个饭,回来洗刷完,此时已经累瘫在床上了。至此,这次为期六天的旅程基本结束。</p><p class="ql-block"> 湖南“湘”当好玩,六天暴走,腿已废,但值了!从湘江的浪,到沱江的月,湖南的山水,是刻进骨子里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