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山红博城(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是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是以红木文化为核心的文商旅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中山红博城坐落于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山市大涌镇,由昆明世博园主创团队规划设计,融合岭南、江南、徽派及皇家建筑风格,是国内首个大型仿古建筑群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48亿元,一期已建成30万平方米,集红木交易、文化展示、旅游休闲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4日上午浏览中山红博城,感谢支持原创摄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现场摆放的楼浩彬十八罗汉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一、楼浩彬的艺术生涯</p><p class="ql-block">木雕启蒙与技艺精进</p><p class="ql-block">楼浩彬1977年生于浙江东阳,1992年拜师吴禄忠学习东阳传统木雕,从基础修光、毛坯打造到复杂题材(山水、花鸟、人物)逐步精进。其天赋突出,曾凭记忆默画台屏原图,令师傅惊叹并推荐其深造。</p><p class="ql-block">1996年进入东阳木雕技校系统学习理论与美学,后与妻子厉锦兰共同从事木雕创作,突破传统路径追求更高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转向根雕的创新探索</p><p class="ql-block">楼浩彬受嘉定派竹刻大师朱三松启发,开始探索根雕艺术。他与妻子以竹根为材,结合自然形态创作群雕,如《尊者相聚》(十八罗汉题材)和《钟馗嫁妹》。前者耗时两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后者历时四年完成38人物组雕,以竹根粗朴质感表现鬼怪题材,颠覆传统仕女雕刻风格。</p><p class="ql-block">二、十八罗汉的文化与艺术表现</p><p class="ql-block">宗教渊源与演变</p><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由十六罗汉加降龙、伏虎两位尊者组成,清代乾隆时期定型。其形象融合佛教十八界思想,代表护法修行境界,常见于汉传佛教雕塑与绘画。</p><p class="ql-block">艺术创作范例</p><p class="ql-block">雕塑:三亚南山寺十八罗汉群像继承五代贯休“野逸相”画风,降龙罗汉持龙纹钵、伏虎罗汉抚虎背,体现人兽和谐。</p><p class="ql-block">绘画:明代吴彬《十八应真图》以绢本设色突破传统构图,乾隆题词“游艺神通”,2009年拍卖价1.69亿元创纪录。</p><p class="ql-block">工艺:元代夹纻干漆十八罗汉像为白马寺国宝,重量轻、耐腐蚀,代表失传的宋代工艺。</p><p class="ql-block">三、两者的潜在关联</p><p class="ql-block">楼浩彬夫妇的《尊者相聚》以十八罗汉为题材,通过竹根雕展现罗汉骑兽、诵经等动态,融合传统题材与自然材料创新,成为其根雕代表作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