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暑气日盛的时节,应当年五七学校(原为青龙学校)孙爱平、肖振华、孙善明等同学的盛情相邀,与一同在这里工作过的邵阳市的曾红梅、杨桂英、张明英几位师姐,也是五十二年前一起在青龙学校(文革时期改称五七学校)教书的同事,前往邵东市昭阳大道的晟隆园大酒店参加师生联谊活动,圆了我们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b></p> <p class="ql-block"> <b>还是杨桂英老师(我常常叫她桂姐)想的周到细腻,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已和几个牵头的同学早已精心筹划和布置好了的。</b></p><p class="ql-block"><b> 7月13日一大早,吕健巍同学负责家住邵阳市区的四位老师的全程服务工作,7:30从邵阳市区准时出发,驱车约半个来小时,便来到了当年的五七学校旧址。遗憾的是原五七学校已荡然无存,变成了村民住宅区。由于资源整合、人文历史、政府决策等因素,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已搬迁至青龙、刘桥、坦塘几个自然村落距离相平衡的地域,并重新启用早期的校名:刘桥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按照约定,好几位从远在广州、长沙、湘潭、娄底等地赶回相聚的同学,早已在青龙村老家恭候我们的到来。第一站来到了经商有方事业有成的、在自家宅基地盖起了非常豪华大气壮观的四合大院的孙爱平,兄弟四人安居府邸;紧接着,我们驱车来到了我记忆最深、学业有成的孙善明同学家,虽然时隔五十多年,但师生俩情深深意绵绵,互相惦记着;走进大宅门,映入眼帘的每一幕都令我们目不暇接:有其父亲孙求生湖南一师毕业后弃笔从农兴农,引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功碑墙、有其父亲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多种经营帮扶济困的事迹墙、有建设新农村、引领致富路、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荣誉墙;令我们为有这样的家庭感到骄傲和敬畏;孙善明同学大学毕业后曾当过高中教师,后又被遴选进入了广东省广州市银行业届的高管层。</b></p> <p class="ql-block"><b> 家住青龙学校周边的风生水起的殷实的富贾的同学很多很多,由于时间的局限未能一一拜访,当我们行驶在宽敞的幸福康庄大道上,一橦橦大气豪华的别墅拔地而起,到处突显出生机盎然,人们幸福安康的美好景象,令人神往;离开孙善明同学家,我们提议去参观参观搬迁后的刘桥学校,因为原来的青龙学校在整个地檀山公社河西片区算是一所繁华和大型的学区,她既有完全的小学部也有初中部,校区规模也很大;展转到了刘桥学校,我们感到非常震撼,教学大楼,科教大楼,功能区,生活区一应俱全,气派壮观,体现了当地村委会的支持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极度重视。</b></p> <p class="ql-block"><b> 当我们一行走出刘桥学校的大门,我们行走在大门口的”五福大道”上,孙善明同学简略地介绍了这坐学校的历史变迁和沿革;放眼四周,我似乎看见东方地平线升起来的一团旭日,仿佛听见朗朗的书声在耳边响起,仰望着教室旁边的高高的白杨树和柔情似水的柳支条。</b></p> <p class="ql-block"><b> 虽然我们离开这里已五十多年,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质朴的民风,这里的爱读书和勤劳的风采,令人羡慕;这里阳光微旭,天地清明,云淡风轻;这里风调雨顺,鱼米颇丰;这里田园风光优美,经年祥云缭绕,四季藏风聚气;这里人杰地灵,卧虎藏龙;人们不会忘记,从这里展转调出的老师,要不进了大学,要不升级机关,要不走向更高层次的学校;人们一定记得,好多女老师的郎君都步入了地市县领导岗位,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青龙不是福地宝地;从这里毕业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没有孬一个掉队落伍;联谊会上,青龙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初五班鲁积华,头戴光环实业有成,字中句里充滿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当年在考大学的考场,临交卷时还有一道25分的数学大题难住了他,头冒大汗,这时的他攥紧拳头冥冥之中想起了母校青龙,灵感来了,拿下了这道难题,大学的门向他趟开了;自办实业公司的孙伟平,家和事兴,乐善好施,远近闻名;现居广州的银行高管,经常惦记着老师们,不忘家乡不忘师恩,有口皆碑,他品学兼优,很多同学的名字都已记不起来了,唯有他的名字一直不忘;湘缆集团总裁肖振华,提前举家和姐姐肖带英老师一家从湘潭赶回来,还承担了聚会的开支,给老师和同学们发红包,让我们好生感动。</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龙,离开了刘桥小学,继续驱车前往城区的酒店。一路上,我们的眼睛总是向外张望,当年的田埂小径都变成了宽阔的炒砂大道,乡间民舍变成了现代式小洋楼,人们安居乐业,喜气洋洋,无不感慨乡村振兴的幸福节奏!</b></p><p class="ql-block"><b> 车辆缓缓驶入邵东市区,这是湘中一颗璀璨的明珠。</b></p><p class="ql-block"><b> 时针已指向上午11点,家住市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先后赶过来了。大家一见面相拥相抱,互相打量。当双方都互相确认时,那激情燃烧的心真是无法形容。岁月是条无声的河,悠悠流淌;每个人的脸上都能清晰地看到时光留下的刻刀。</b></p><p class="ql-block"><b> 席间,年近九旬的张义生老师非常激动地说:今生今世还能与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们相聚,一生足矣;当年最年轻的容柏林老师好不感怀:“当年帅气一小伙,如今银发一老翁”;李毛友老师即席讲话后还特意准备了一首七言绝句献给师生们;曾红梅,杨桂英,王仲春等老师先后发了言;举杯换盏气氛浓厚,交杯互候情意醇绵;师生们都交谈了当年不少旧闻轶事,其乐融融。最让大家开怀的是王仲春老师独家披露的密闻:当年杨桂英老师的恋人W先生来了情书,教导主任Z递给我,示意拆开学习学习,我没有谈过恋爱哪懂啊,悄悄地拆开一看,也没有什么呀,很青年很思想很进步的呀,就一句话至今记得:“如果我把你忘,除非地老天荒”,师生们热烈鼓掌👏。</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祝酒、即兴发言①</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祝酒、即兴发言②</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祝酒、即兴发言③</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祝酒、即兴发言④</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侯、祝酒、即兴发言⑤</b></p> <p class="ql-block"><b>联谊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互致问候、祝酒、即兴发言⑥</b></p> <p class="ql-block"><b> 老师们无不感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学们干出来的成就就是老师的荣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又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老师和同学们难舍难分,眼角挂着泪花;心里默默地想,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老去的只是容颜,要在快乐的时光里,续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让余生绽放出别样的光彩;无惧岁月,心向暖阳。</b></p><p class="ql-block"><b> 望着远去的老师和同学,心中泛起波澜,思念着教室旁边的白杨树和柳枝条:又逢杨柳枝头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照片、视屏自拍和同学提供,部分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