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9日早9:29,我和朋友从昆明站乘坐高铁到达建水站,开始我们大理建水双城游的第五天行程。建水站很小,但车站很有特点。其屋顶采用现代大跨度钢结构,出挑深远,檐口却做出传统中式“飞檐”曲线,远观如古城重楼,近看则是简洁的金属挑檐</p> 我们叫了一辆网约车前往9公里外的无隐良居酒店。进入市区不久,我看到有警察封路,同时左前方传来一阵优美的音乐声还有众人的欢呼声。司机介绍说今天是中国旅游日,在朝阳楼正在办庆祝活动,很热闹,我们可以去看看。 <p class="ql-block">大约20分钟后,我们到达酒店。无隐良居酒店看似一座砖楼改造而成,走廊很宽,中间建有多道拱门,两侧还有很多花瓶,看着有些艺术气息</p> 房间内粉色墙面,砖墙没有被水泥和涂料覆盖。床垫放在垫高的木台上,看着有些日式风格 我们放下行李,顾不上休息就直奔朝阳楼。朝阳楼离酒店只有1.4公里,步行即可。按照高德地图指引,我俩开始走街串巷。对面来了一位人力车夫,他穿着白色大褂头戴毡帽,看着真有些像骆驼祥子,只是祥子可没有他大褂上别着的墨镜和脚上穿的跑鞋。他车把上挂着铃铛和葫芦,零碎的装备倒挺齐全 经过前面这座牌坊,我们来到临安路,这应该是建水最主要的街道,东北至西南走向。往西南走有文庙、学政考棚、临安府署等古建,朱家花园也在附近,往东北走就是朝阳楼 临安路用石板铺就,这在南方多雨的季节里特别实用,石板寿命长,表面的坑洼会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但石板路成本要比水泥路面贵很多。可能最近雨水多吧,路面泛着光,前方约50米外我能看到朝阳楼的门洞了 因为有活动门洞不许通过,我们就从侧面转到朝阳楼正面也就是东面,马上起飞无人机。朝阳楼前铺着红地毯,摆着上百把椅子,几位领导正为5.19旅游日剪彩 <p class="ql-block">剪彩后自然少不了文艺演出,只见正面及两侧有上百位演员穿着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观众席里观众们纷纷站起来为演员们鼓掌,现场气氛欢快热烈</p> 无人机视频 无人机慢慢升高,再后退拍摄朝阳楼及建水城区。建水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居住有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傣族等20多个民族。建水城区不大,但古迹丰富,有1000多处横跨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遗迹,如600多年历史的朝阳楼、7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还有学政考棚、土司衙署等。建筑种类多样,有宫殿式的文庙、传统四合院式的朱家花园、中式与法式结合的个碧石铁路车站等,还有土主庙、东岳庙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建筑工艺精湛,建筑多采用榫卯结构,如面前的朝阳楼没用一颗铁钉固定,全部用榫卯扣固,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 旅游日启动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俩离开朝阳楼沿着迎晖路往北走,准备到建水小火车始发站-临安站参观。我是在网上看到这里有小火车才开始了解建水后来这里旅游的。迎晖路不宽,也是石板路面,很干净,两侧都是临街店铺。前面这棵树树冠很大,茂盛的绿叶之间点缀着很多小红花 网上一查,这叫凤凰木,是豆科凤凰木属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可达20余米,枝繁叶茂,作为热带树种观赏价值极高。喜光,生长快,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花期为5-8月。树冠高大,枝叶茂密,花大而色泽鲜艳,盛开时红花与绿叶相映,色彩夺目,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难怪这么漂亮啊 这家主卖文山三七的小店。文山三七是云南文山州特有的道地药材,因皂苷含量高且活血化瘀、止血功效显著而闻名。文山三七的种植历史超400年,核心产区位于北纬23.5°附近的文山州及周边县市 据说三年生三七药效最佳,根部皂苷含量可达12%以上(远超其他产区),且外形饱满、断面灰绿,质地坚实。除了卖三七,小店里还有铁皮石魁、化石草等药材和各种云南产的菌 卖烤鸭和卤菜的小店,老板娘已经将货架摆到店外。她正忙着将鸭子剁成小块,金黄色的烤鸭令人垂涎 卖水烟筒的路边摊。女摊主正“吞云吐雾”,这算是活广告吧? 卖竹编和木制品的摊位,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可惜不好携带,不然我会买几样的 大约走了600米,我俩来到临安站外,立即起飞无人机。从空中看,车站整体呈现出民国元素及法式建筑风格结合的特点,既有强烈的法式色彩,又兼具民国风情 临安站外墙以亮丽的黄色为主色调,色感明快醒目;正面屋顶造型由连续的几个弧形构成,门窗均以绿色勾出线条,两扇大门与五扇窗户间隔呈对称布局。一位挑着竹筐的老人刚好从车站门前走过,我和朋友走进候车室参观 候车室的屋顶、地面和灯饰带有异域风情,花砖铺地、漏窗拱顶,室内还留存着许多有年代感的物件,仿佛让人穿越回旧时光。游客不多,我们坐在古色古香的沙发座椅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电影里才有的民国小站。要是再能碰到几个头戴礼帽、身着长衫、手提小皮箱的乘客就更好了,哈哈哈 走出不大的候车室,后面就是站台区了,这里也是以黄色为主色调,站台区也叫小火车主体公园。不需要持有票,游客可以随便参观。临安车站始建于1928年,原为法国人设计的个碧临屏寸轨铁路车站,轨距仅0.6米,主要用于运输锡矿资源。1970年,寸轨铁路扩轨至1000毫米,以适应更高效的运输需求。直到2015年建水县政府改造蒙宝铁路废弃段,在原临安站西北200米处新建旅客服务中心,将工业遗产转型为文化旅游项目 建水小火车从临安站出发,途经双龙桥、乡会桥至团山村,全长约13公里,单程行驶约3小时,每日上下午开行两班次。截至2025年4月,已经累计接待游客106万人次,也就是1年平均运输超10万游客,足见其广受游客欢迎 我们沿着铁轨往东走,在小火车主体公园有一台英国产蒸汽火车头,锈迹斑斑的外壳似乎在告诉人们其悠久历史和曾经的辉煌。该火车头生产于20世纪四十年代,轨距1米,机车长11米,宽2.57米,高3.35米,自重42吨,其煤箱和水柜与主车组合为一体。1948年,该火车头进入缅甸铁路运营。2006年,它在缅甸退役。随后作为外交礼品送给中国原铁道部,2017年,经建水县委县政府申请,昆明铁路局把这台蒸汽机火车头和8节车厢交由建水县保管,放置于临安古城米轨小火车主题公园内,作为公园的最重要展品之一供游客参观拍照留念 窄轨铁路具有建设成本低、适应山地地形的优势,但运力和速度较低。建水小火车时速约20公里,凸显其历史与观光属性。我们准备明天上午乘坐小火车,今天下午先去双龙桥航拍小火车 从空中可以俯瞰临安站全貌,因为每天只有两趟小火车往返,车站更像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小火车车头为内燃机动力,后面正常应该是六节车厢,但下面这列不知何故只有三节车厢 我们离开临安站往回走准备去吃午餐。我们再次经过朝阳楼,此时天空放晴,蓝天白云配着城楼的红墙,感觉特别美。城楼坐西朝东,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处于古城中心地带,通高24.45米。采用三重檐歇山式屋顶,这种屋顶形式庄重而典雅,檐角飞翘,曲线优美,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使整座城楼显得更加轻盈灵动。正面顶层檐下悬挂着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晫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每个字大小近两米,刚健雄劲;背面“飞霞流云”四字为摹仿唐代书法大家、草圣张旭的狂草笔法,飞舞流畅 临安饭店是酒店服务员推荐给我们的,离朝阳楼只有850米。临安饭店始建于1953年正式开业,最早的军烈属餐厅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坐落在建水古城临安路中段,是一座两层青砖灰瓦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建筑,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它是央视《味道》节目的拍摄地,也是云南省汽锅鸡非遗传承的代表点 临安饭店一直致力于当地老传统风味的传承,属于大众化的正餐与小吃的集合体。饭店门口的收银台仍保留着20世纪70年代的“售票式”取餐方式。即收钱后开票,顾客凭票到窗口取餐。一层大厅是以米线等小吃为主,顾客以附近居民为多。套餐最低才10元最贵20元,很实惠。10元7个的烧馒是该饭店的特色菜之一。据说古法制作技艺相传从明朝延续至今,其用料独特,面皮采用熬好的肉汤和面,馅料由煮烂剁碎的肉皮和肉末组成,这种独特的用料让烧馒鲜味十足。吃起来的口感外皮软糯有韧性,吃起来滑嫩,带有肉汤的香味。因有肉皮馅料,吃起来香糯且有胶质感,整体口感醇厚,油而不腻 在一层最里面有一间过厅上面有几十张菜品的照片,一位大姐拿着笔和小本儿记录每位顾客要的菜品。我们点了汽锅鸡和肉炒草芽,草芽是建水这边的特色蔬菜,大姐给我们一个9号桌牌并请我俩上楼等候 我们走上二楼。饭店整体色调以青灰色为主,给人一种沉稳、古朴的感觉。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精湛,门楣、窗棂、梁柱上的雕刻图案精美,展现了传统建筑工艺的魅力,还有多串喜庆的大红灯楼点缀 我们坐在饭店的中央天井旁,把桌牌儿放在桌边。我们很好奇,楼上那么多隔间起码好几十桌,服务员怎么找到9号桌呢? 还不到10分钟,我们的菜和一瓶啤酒两碗饭就上桌了,效率真高啊。临安饭店的汽锅鸡采用的是当地土鸡,口感肉质紧实细嫩,经过汽锅长时间的蒸汽熏蒸,最大程度保留了鸡肉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汤汁很鲜,一点儿都不油腻,我这不喜欢喝汤的人也将鸡汤加到了米饭里 <p class="ql-block">草芽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草芽呈圆柱形,顶部为锥形,整体细长,形状酷似象牙,又被称为象牙菜。做成菜后,其口感鲜美脆嫩,无论是炒、煮、炖还是凉拌,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鲜嫩口感,咀嚼时无渣,且带有自然清新的草香,味道清甜。草芽对气候、水质和土质的要求苛刻,主要产于云南红河州建水县,也分布在开远、蒙自、个旧一带</p> <p class="ql-block">建水烤豆腐是当地一道名小吃,专用大而圆的白皮黄豆和西门大板井的甜水,保证了豆腐的品质。烤制时用火盆装上点燃的木炭,架上铁条焊接成的炕,放上豆腐烘烧,边烤边翻动,让豆腐受热均匀,直至充气膨胀、表皮金黄。我在点菜时刚好看到一楼有卖烤豆腐的,就从二楼走下来。烤盘里有上百块豆腐,店员用筷子不停翻动,空气里有一种类似臭豆腐的酸腐味儿。豆腐在炭火烘烤下,逐渐膨胀成圆球状,外皮变得金黄酥脆,而内部则保持着鲜嫩多汁的状态,呈现出蜂窝状。有食客直接坐在烤盘旁等着吃刚烤好的豆腐。吃烤豆腐要搭配特制的蘸水食用,蘸水种类多样,有干料和潮料之分。干料一般由干焙辣椒和盐等组成;潮料则多以腐乳汁为主,还可加入辣椒面、盐、花椒面、味精、酱油、蒜泥、小米辣等。我花10块钱买了6块,然后拿着装豆腐和调料的盘子到楼上和朋友分享。烤豆腐吃起来一点儿异味都没有,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口感软糯且富有弹性</p> 午饭后,我俩回酒店稍事休息,然后叫网约车到近六公里的双龙桥也就是从临安站发出的小火车第二站准备航拍小火车。小火车14:30发车,到双龙桥是14:50。大约14:20,我们到达双龙桥,顾不上参观古桥,我俩就到了双龙桥站站房对面的铁路路基下等候小火车。小火车会从左边即东南方向驶过来 尽管今天最高气温27度,不算很热,但还是有些晒,刚好身后有棵大树,我们就在树下等待。因为大疆air 3要比我的mini 3 pro电量更充足,朋友起飞无人机到100米左右向东南方向瞭望。时间已经到14:45,棵远方一点儿动静没有,真是捉急。收回无人机再换上一块电池,继续侦查,可还是没有发现小火车。一晃过了14:50列车预计到达时间,怎么还没有看到火车?莫非取消了吗?按说除了下雨等天气原因,不会取消啊,我俩心里满是期待又忐忑不安。<div>好在有惊无险,15:16,朋友在无人机遥控器上终于看到正慢悠悠驶过来的小火车。之所以说慢悠悠,是因为小火车运行时速只有20公里,此时快进站了,估计也就10公里/小时,还没骑自行车速度快</div> 小火车颜色鲜艳,车体和车厢都是黄色,车头为内燃机,运行没有什么大的噪音。小火车为米轨,通过目视就可以看出要到比1435mm的标准轨窄不少 15:20,姗姗来迟的小火车在双龙桥站停稳,旅客们纷纷下车到双龙桥游览 黄色的小火车有七节车厢,此时静静地停在站台旁,与两百米开外有200年历史的双龙桥形成强烈的古今对比 橘黄色的车头吸引了不少乘客前来拍照。一位气质优雅的小美女拿着手机让我帮她拍照,她说他们这趟车坐的都是参加上午“5.19中国旅游日”的媒体记者,15:00才从临安站发车。难怪这趟小火车晚了半小时,我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我跟她说在车厢里拍摄效果会更好。首节车厢前一半为观景平台,她手扶栏杆探出上身拍照留念 然后她回到车厢,坐在靠窗的位置向外张望,像在欣赏沿途的风景。配着黄色木质车厢的复古风,她像十九世纪一位坐在包厢里环球旅行的欧洲贵妇 拍照后,我随着游客来到双龙桥西侧。建水双龙桥横跨于泸江河和塌冲河交汇处之上,河水清澈,映出这座百年古桥的倒影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只是在泸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据说中国一共有两座十七孔桥,另一座在北京颐和园 因为傍晚还要回来拍双龙桥日落,我俩没有上桥参观。我们打网约车到碗窑村继续游览。碗窑村宋代就开始烧造陶器,是建水紫陶的发祥地,也是国内原始手工制陶工艺保存最完整的“作坊式”村落之一,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水紫陶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以其独特的“阴刻阳填、无釉磨光”技艺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赢得了国内外文人墨客的广泛赞誉。16点刚过,我们沿着村里的一条主街开始参观 街道两旁,一家挨着一家的紫陶店铺,每家店铺都装饰得古朴典雅,店主们正在专注地制作或展示着各式紫陶制品 有些店铺直接将大的紫陶罐直接被摆到店外 这家店铺售卖的紫陶器里,当中的两个抛光后的大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建水紫陶的坯体不上釉,全靠人工打磨,产品就可呈现光亮如镜的效果。紫陶质地坚硬若铁,人工抛光异常艰难,也是最为耗时耗工的工艺部分。打磨一件上好的紫陶作品,要通过七八道工序,直到器物表面光亮鉴人为止,制作一件让人爱不释手的亮光紫陶即实属不易。店主介绍说,这些罐子可以用来装水、酒和大米、茶叶等,茶叶和大米不会变质和被虫蛀,最小的陶罐可以装10斤大米 碗窑村里有不少制陶世家,家里的年轻人不仅自己制作紫陶,还在村里开设紫陶工作坊,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做好传承与创新并存。比如这家“古陶舍”的主人马平光先生,1988年生于云南建水县碗窑村。从小随家人学习制陶,他不仅谙熟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流程,还精通建水紫陶的雕刻、色泥填充、拉坯、修坯、烧制,以及特殊的无釉磨光等一整套制作技术 我几年前在景德镇小陶瓷厂,从制泥、拉坯、外表装饰、到高温烧制等工序都参观过,这次来也很想到紫陶工厂参观制陶全流程。但村里人告诉我,那些工厂还要再往北走两三公里,这边不好打车也没有共享单车。我俩几乎在外跑了一天,确实有些累,不得不放弃 村里的紫陶店顾客不多,不知和旅游淡季是否有关,但各家的店主都很热情,有问必答,还主动介绍紫陶工艺流程 我和朋友在这家门店里被挽留下来喝茶。老板娘说她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喜欢紫陶。她家在半山腰有工厂,她老公负责紫陶的生产,她则在路边开店接待客户。<div>她介绍说:建水紫陶以“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磬,明如镜”闻名于世,之所以具备以上独特之处,主要是取决于它的材质,即建水陶土。建水紫陶陶土来自碗窑村以西五公里的五彩山。第一步:将取回的红、黄、紫、青、白五彩陶土分别堆放晒干,再经过筛,筛弃粗砂杂质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五色原土按比例配制。再放入缸内加水搅拌成浆状。经过搅拌淘系,待含砂泥浆沉落缸底,便用勺盛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滤去砂质。第二步制坯。制坯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揉泥。然后要拉坯。采用传统的车盘配以手工捏拉拉坯,这是建水紫陶与其它陶器的本质区别。最后要修坯。拉成陶坯之后,视气温和空气湿度情况,需要自然凉置一两天,陶坯脱去部分水分自然凝固,有了一定硬度和强度。这时需要修坯,对陶坯基本定型,并将表面修光</div> 第三步为书画装饰。她专门从美术学院请来老师在紫陶坯面绘画,将字画移于紫陶之上,以陶为纸,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处。落墨后,再由熟练的雕刻工人采用阴刻阳填的方法将书画镌留于器。之后要雕刻,即在陶坯上雕刻不同书画内容,需进行浅雕、浮雕、镂空、阴雕等雕刻工艺。其中阴雕填泥装饰是建水紫陶的典型特点,也称刻填装饰。雕刻工艺师以娴熟的技能将书画刻成凹槽(阴雕)。最后用彩泥填充,填泥是书画家一幅作品的装饰过程,也是建水紫陶的特点之一。这些来自五彩山的天然彩泥,经由具备一定绘画、色彩知识的陶艺师们由浅到深,由淡到浓进行镶填再经过5-6道的反复压刮,才能使填泥与陶坯紧密结合在一起,避免焙烧后陶体出现裂纹。填充彩泥后还要陶坯进行修整,然后粘装附件。像这把茶壶,要粘上壶嘴、壶把、壶盖钮等功能性或装饰性附件。之后再自然阴干,由于建水陶泥细腻等多种原因陶坯的缩水率(拉坏至成品)高达20%-25%。自然阴干阶段则是陶坯的最后成熟阶段 老板娘继续介绍:自然阴干后的紫陶坯要入炉焙烧成陶。同一坨陶泥拉成的陶坯,采用不同的烧焙工艺,就会产出不同的工艺效果,尤其是窑变。窑变了的紫陶经过打磨抛光后,即可产生出天蓝、古铜、墨绿、紫红等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烧制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失败在所难免。即便是规模化的工厂,目前烧制大约8至12小时的电窑、气窑,成品率在90%左右,而传统的需要烧制五天以上的柴窑,成品率只达到45%左右,一窑一窑地报废都是常态。所以,制陶是个精细活,失败是常事,即便是能工巧匠也不能保证自己的作品一定能成功。任何精美的紫陶制品都来之不易,可以说都是经历各种风险考验后的幸运儿 我在她店里买了两个特价的紫陶小茶杯,然后和朋友离开她的小店,结束了在碗窑村的参观。我朋友感觉比较累就回酒店休息,我独自前往朝阳楼。朝阳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 城门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砌筑的门洞之上。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重1700千克,击之,数里外都能听见钟响。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 夕阳西下,飞檐斗拱在光影中愈发显得古朴庄重。那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宛如展翅欲飞的凤凰,在柔和的阳光映衬下,更具雄浑的气势,仿佛诉说着六百余年的风雨沧桑 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建水古城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每一块石板、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无人机环绕飞行从不同角度欣赏朝阳楼和周边风景 18:50,我坐车到双龙桥,趁着落日前的18分钟,我立刻上桥参观。桥身全部用青石砌筑,青石质地坚硬,耐磨性好,经过岁月的洗礼,桥面的青石板变得光滑锃亮,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据说桥面由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 桥上原建有楼阁三座,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但我只看到有两座北侧不见阁楼。中间这座阁楼蔚为壮观,其层垒为三,高约20米,方形三重檐歇山顶,琉璃黄瓦,底层为桥面通道 顶层建小楼一楹三间,呈“山”字形排列,顶檐分解为“品’字状的三个歇山小顶。二层顺势在四角隆起四个小顶。整座楼阁架层叠梁、飞檐交错、雕梁画栋、新颖别致。此阁楼楼中有楼、檐外有檐、雕琢精美。楼内四面可开窗,漏窗屏门镂刻着“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传说,以及花卉、鸟兽、游龙等图案,雕刻工艺精湛,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阁楼和桥亭的飞檐翘角设计,不仅使建筑造型更加优美,还增添了一份灵动之感。檐角悬挂的风铃,微风吹过,风铃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中间楼阁的台座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台座下面有一个大桥孔。台座底层原为人马通道,是当时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人们和车马可以从阁楼下面的桥台通道通过。如今该通道主要供行人通行,边上的石台还可供游客休息,也有一些当地人在通道内摆着小商品贩卖,成为了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窗口 桥南北两端还各有一座两层八角攒尖顶桥亭,与大阁互相辉映。桥亭高约13米,整体呈八角形,结构精巧,比例协调,与桥身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但现在只有南边这座桥亭,北边的早已被毁 桥亭飞檐翘角,檐角高翘,灵动飘逸,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给人以轻盈、灵动的感觉。亭顶覆盖着琉璃瓦,色彩鲜艳,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桥亭的门窗、栏杆、梁枋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图案包括花卉、鸟兽、游龙、神像等,雕刻细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从无人机视角看,双龙桥全长148米,桥高和桥宽均为8.6米,有17个桥孔,是云南古桥中规模较大的多孔连拱桥。独特的连拱结构使17个桥孔紧密相连,桥孔倒映在水中,形成“珠链圆环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中央”的奇观 中间的大楼阁台座将全桥分为两段,楼阁以西有6孔,楼阁以东有10孔,加上楼阁下面的最大一孔,共17孔。东西两段桥的结构与形式相同。桥面宽均为3.50米,西段桥长48.00米,东段桥长80.00米,台座长20.00米,桥梁全长148.00米。 桥墩上游端均为尖形,下游端均为方形,拱碹均系半圆形纵联式结构,碹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平 夕阳为双龙桥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南边的八角亭和北边的楼阁遥遥相对,轮廓在渐暗的天色里变得柔和,仿佛两位沉默的守望者,看了百年的日落,也看了百年的人来人往。水面上,桥的倒影被夕阳揉成一片晃动的光斑,分不清哪是桥,哪是影,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浸在这温柔的暮色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无人机围绕双龙桥缓缓飞行,从360度尽情欣赏这座百年老桥的迷人风光 <p class="ql-block">参观双龙桥后,我在桥下等网约车去大板井。前方50米就是双龙桥站站台,站台下有内外两副铁轨。内侧额外铺设的铁轨叫做护轮轨,其具体功能为防止列车脱轨坠落。若列车因意外(如车轮磨损、轨道变形、紧急制动等)发生脱轨,护轮轨能从内侧挡住车轮,阻止车轮进一步偏离轨道,避免列车倾覆。护轮轨一般在桥梁、隧道、道岔等特殊路段设置,这些地方一旦发生脱轨,后果往往更严重,因此需要额外的安全保障措施</p> 建水县城不大,各景点之间基本都在三四公里内。从双龙桥到大板井只有三公里。我到大板井外时,时间刚过是一天里光线最好的蓝调时刻,天空很蓝。左边的棚子下面就是大板井 我沿着院墙走了将近100米,左边有一门洞,经过门洞就看到了大板井。溥博泉是这口井的正式名称,俗称大板井,位于建水县临安镇西正街。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占地面积44平方米,其名出自《中甯》“滹博渊,而时出之”。井口圆形,直径2.7米,高50厘米,厚12厘米,由六块弧形石板中间用六棵石柱琢槽相扣而成。并水清澈透亮,经久不涸, 取而复满,其井和水质名列建水水井之首,有“滇南第一井的美誉”。溥博泉是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水古城演变的重要实物见证之一。 <div>井边挂着红色水桶,供大家共同使用。每天一早一晚,当地人拿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水桶来这里取水,这是当地人数百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据当地人说,从来没见到井水干枯过。井水很清澈,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直径的井,真被震撼到了。井上面有一个露天茶室,专为游客用大板井井水泡茶</div> 大板井院外一栋居民楼的一层有家曾记板井豆腐坊,据说源溯于清光绪年间,开始制作的曾氏豆腐店,至今已相传六代。由于家就位于得天独厚的云南红河州建水县西门古井大板井旁,就近取用甘醇的西门大板井水,做出来的豆腐细腻、嫩滑,吃起来口感较佳,从而铸就了经典品牌板井豆腐坊。板井豆腐坊所做豆腐以香又鲜,久吃不厌,富含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著称。我打算明天和朋友早上过来品尝他家的豆腐 离开大板井,我准备步行回酒店。一位穿着跨栏背心的老哥推着载着装满井水塑料桶的自行车乐呵呵地往外走,来此打水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天色完全黑下来,我按高德地图导航步行往酒店方向走,前面这座城门叫做清远门(挹爽楼)。建水城一共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即东门迎晖门(朝阳楼)、南门阜安门(环翠楼)、西门清远门(挹爽楼)、北门永贞门(觐光楼) 清远门南北次间使用面积671.4㎡,门洞上筑有三层阁楼,整体建筑风格古朴雄浑,展现出明代建筑的特色。因附近有著名的大板井(滇南第一井),西门区域以传统豆腐制作闻名 西门旁边几多家烧烤店,虽说时间已过8点,但食客依旧不少。所有店里都有烤豆腐,一般为老板或老板娘帮着烤,因为对烤制火候还是有讲究的。食客们两三位坐在桌边,小碟子里放着辣椒粉等蘸料,吃着刚烤好的圆鼓鼓的豆腐块,边吃边聊,很是惬意 <p class="ql-block">我穿过西门,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感觉整个人都慢下来了。石板被磨得光溜溜的,踩上去有点凉丝丝的,路灯昏黄的光洒下来,影子被拉得老长。旁边的老房子透着暖光,偶尔能闻到巷子里飘出的烤豆腐香味,还有邻里坐在门口下棋聊天,夜晚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浓</p> <p class="ql-block">明天上午我们要乘坐建水小火车游览,然后去朱家花园、建水文庙等景点参观,傍晚我将坐高铁回到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