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林冲,忆童年,悟人性

清醒

<p class="ql-block">堂哥是家乡远近闻名的武术师,方圆十里,慕名而来学武的孩子络绎不绝。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天性好动,自然也加入了习武的行列。起势拳、大鸿拳、小鸿拳,是我们每日反复锤炼的基本功,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百练不厌,拳脚之间,风生水起,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小学四年级那年,与同学发生争执,我苦练多年的武术功底终于派上用场。“马步川掌”刚猛有力,“白鹤亮翅”灵巧飘逸,几招下来,便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我会武功,我胆大!”如今回想起来,年少时的狂妄与天真,竟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那一身拳脚,那时的我,仿佛无所不能,拉风至极。</p> <p class="ql-block">年少的我,既爱武术,也爱读书。校门口的小书摊,是我流连忘返的天地。母亲曾告诫我:“少不看水浒。”她担心我年少无知,盲目模仿书中人物,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而今,年过半百,昔日的豪气早已消散,武术也荒废多年,偶尔比划几下,早已没了当年的灵动,倒像是跳起了广场舞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值得庆幸的是,读书的习惯未曾丢弃。如今再读《水浒传》,心境已然不同。少年时的热血与冲动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刻体悟。书中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我不禁思考:若他们生于今日,又会是怎样的模样?而今人的品性若置于水浒时代,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想谈谈林冲。金圣叹曾评他为“毒人”,认为他行事狠辣。其实不然,林冲并不毒,他只是冷漠。他像一个“五成主义者”——对感情五成投入,对道德五成坚持,对追求五成认真。他能爱一个人,但不会爱得彻底;能对朋友好,但好得有限。他最在意的,不过是安稳过日子,其余皆可将就。</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生活状态,像极了如今的中产阶层。父亲是提辖,岳父是教头,自己更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头衔听起来威风凛凛,实则不过是个普通武官。他在体制内混得尚可,靠的是过硬的专业能力。陆虞候曾言:“禁军中虽有几位教头,谁及得兄长本事?”可见他在单位中颇受器重,与上司关系也颇为融洽。</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工作清闲自在,无需打卡坐班。心情烦闷时,便能安心在家;想喝酒了,上午九点便能与友人外出畅饮。这种生活节奏,正是中产阶层所追求的“岁月静好”。然而,这种安稳,终究敌不过命运的突变。</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悲剧,始于高衙内对林娘子的觊觎。对一个男人而言,这是莫大的羞辱。但林冲的反应,始终是隐忍退让。第一次,他怒目而视,却未出手;第二次,他赶到现场,却只是站在楼梯上喊了一声,任由高衙内逃走。他愤怒,却不敢真正反抗。他提刀寻仇,却只是作势而已,三天后便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行为,看似窝囊,实则人之常情。面对不公,我们或许也会选择忍让。若毫无表示,心中难平;若真动手,后果难料。于是,便如林冲般,做出姿态,寻求心理平衡。他不是懦夫,只是普通人。他渴望安稳,不愿卷入纷争,这是中产阶层最真实的心理写照。</p> <p class="ql-block">直到草料场那场大火,林冲才真正被逼上绝路。大雪纷飞,山神庙内,他手持花枪,面对三个谋害自己的人。那一刻,他再无退路,唯有迎战。他杀了陆虞候,剜其心,割其头,将三人首级系于手中。曾经温文尔雅的林教头,化身为怒火中烧的复仇者。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做人,须有金刚手段!</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故事,让我想起年少时的自己。那时的我,也曾以为武功在身,便可横行天下。如今方知,真正的强者,不是靠拳脚,而是靠内心的坚韧与智慧。林冲的冷漠、妥协、挣扎与爆发,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他不是英雄,也不是懦夫,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命运的洪流中沉浮。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