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北东北31:绥芬河到东宁——聆听百年历史回声

老菜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段行程走的实在有些匆忙。人多车多嘛,总不能什么都按自己的想法来。不过无论如何脚步匆匆,走过路过就总能感受到当地的温度,有意无意之间都可以聆听到这些地方百年历史的回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高气爽,蓝天如洗,天空中澄澈得不见一缕游丝。上午8时许,七台河的空气中还透着夜里留下的丝丝凉意,我们就出发了,当天的第一站是绥芬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满语中意为“锥子”,因河中钉螺尖锐而得名。这座隶属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县级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绵延27.5公里。它曾是中东铁路的重要节点,如今则以“中俄友谊城”的称号闻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林环绕,中俄文化的交融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异域风情。11:30,我们到达绥芬河口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口岸,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黄金通道”。从最初“一条马路一盏灯”的边陲小镇,变成今天“中俄合作先行示范区”,其发展历程和功能演变深刻反映了中俄经贸关系的变迁与国家开放战略的深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口岸国门景区,是中国开放对俄边境旅游的标志性景点。它不仅是全国唯一纵跨国境通道的景区,也是全国唯一集三代国门于一处的特殊景区。进入景区,最先经过的是建于1991年的第二代国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代国门建于2014年,据说是中国北方最高国门,在顶楼长廊可俯瞰中俄两国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代国门前方紧挨着的就是一代国门,是1987年用铸铁制作的手动挡杆。这三代国门浓缩了中国从边贸试探到全面开放的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国门景区,我们接着来到绥芬河市历史文化街区游览。这里涵盖了全市大部分清朝和民国时期间的历史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苏俄领事馆旧址的斜对面是绥芬河博物馆,这也是1913年建成的苏俄侨民学校旧址。由于午休时间闭馆,我们错失了进馆参观学习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博物馆外的十字路口,可看到远处一栋红白相间的楼,那是1914年建成的赤查果夫茶庄旧址,现在号称“人头楼”,浮雕的西洋面孔在百米外凝视着我,成为城市诡谲的图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博物馆的旁边是一座百年历史的东正教堂,黄白相间的塔楼在蓝天映衬下格外显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堂正对着远处坡下广场上耸立的苏联红军纪念碑,用以纪念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侵略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场的旁边是中东铁路记忆馆,这座建于1899年的老火车站旧址,黄白相间的外墙与高耸的尖顶塔楼,仿佛仍在回响着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因为是午休时间,同样关门谢客。想不明白,这里的文旅场所居然也如此“按部就班”,走了全国许多地方,似乎头一回遇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绥芬河,我们没机会打开博物馆里尘封的记忆,也没机会领略童话城堡般的领事馆旧址内的外交风云,现在又因记忆馆闭馆,我们与中东铁路又有了未竟之约。或许这也恰如这座城市跌宕的命运吧,历史的门扉时而敞开,时而紧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绥芬河,我们去往下一站东宁要塞。天空中依然没有一丝云彩,蓝得纯粹而又深邃,大地一片金黄,两旁的行道树在阳光的强烈照耀下树叶闪烁着迷人的光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路匆匆没有停留片刻,到达景区已经是14:40。进入地下要塞实地参观了解之后,接着走进东宁要塞遗址陈列馆参观,了解更多关于要塞和东北抗战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宁要塞和虎头要塞一样,是侵华日军修筑的亚洲最大军事要塞群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侵占中国东北的军事战略目标后,继续觊觎北部的苏联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战略上一直把苏联作为“假想之敌”,实施修筑军事要塞的“筑城计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宁要塞其实是要塞群,是“筑城计划”一期工程,于1934年开始修筑,工程规模浩大,被当时侵华日军自诩为“东方马其诺防线”、东方首屈一指的“北满永久要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有关资料和调查,修建东宁要塞群其间,日军骗招、强征中国战俘和劳工,按保守数字10余万人,其中修筑要塞核心工事的劳工,大部分被日军集体屠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4点不到,陈列馆居然就开始清场了。无奈离开,来到广场上,陈列馆前是一座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一位苏军战士手举冲锋枪昂首挺立在碑顶,背后是纯粹而又深邃蓝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忽然间我觉得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化作这些旧址、遗址中的砖石和泥土,等待着后来者驻足倾听。而我们,或许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在时空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20px;">(谢谢浏览,顺祝吉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