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彭贺(一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彭德怀:一野司令员兼政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贺龙:一野第一副司令员</b></p> <p class="ql-block">彭贺陈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1947年小河村会议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刘邓(二野)</b></p><p class="ql-block">陈毅: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从1948年11月开始,作为总前委的常委之一,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陈粟(三野)</b></p> <p class="ql-block">三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林罗(四野)</b></p><p class="ql-block">林彪与罗荣桓,一个是湖北人,一个是湖南人,一个学武,毕业于黄埔军校,一个学文,毕业于武汉大学,一个跟着周总理参加了南昌起义,一个跟着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豫东战役后一直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任第一副司令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兼前委书记粟裕</b></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应对国军进攻,我军开始对部队进行整编,在各地区组建“野战军”,先后成立了华中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山东野战军、晋绥野战军、晋察冀野战军等。后经过数年发展,在1947年,逐渐形成了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等野战部队。</p><p class="ql-block">1949年初,全军番号再次出现变化,上述四大野战军被依次更名为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中央也对各野战军的指挥层进行了调整。</p><p class="ql-block">由于“政委拥有最后决定权”这项规定在1942年就已经取消,于是有人认为:野战军中司令是真正的一把手,有最终决定权。</p><p class="ql-block">事实果真如此吗?</p><p class="ql-block">一,中央设立“前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各大野战军正式更名,其指挥官名单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野战军:</p><p class="ql-block">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p><p class="ql-block">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p><p class="ql-block">参谋长:阎揆要</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甘泗淇。</p><p class="ql-block">第二野战军:</p><p class="ql-block">司令员:刘伯承</p><p class="ql-block">政委:邓小平</p><p class="ql-block">参谋长:李达</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张际春。</p><p class="ql-block">第三野战军:</p><p class="ql-block">司令员兼政委:陈毅</p><p class="ql-block">副司令:粟裕</p><p class="ql-block">参谋长:张震</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唐亮。</p><p class="ql-block">第四野战军:</p><p class="ql-block">司令:林彪</p><p class="ql-block">政委:罗荣桓</p><p class="ql-block">参谋长:萧克</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谭政</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一野和三野出现“军政一肩挑”的情况,军队的司令和政委均有一个人担任,也就不存在谁是军队一把手的争议。所以,彭德怀、陈毅分别是各自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在三野中,粟裕的情况比较特殊,军队的指挥权由他负责,但纵使如此,他的地位还是要低于陈毅。</p><p class="ql-block">二野和四野则是“军政分开”,司令员和政委由两人担任,即二野的刘邓、四野的林罗。那么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重大问题,谁拥有最后表决权呢?为此,中央绕开“司令和政委谁权力更大”这个难题,直接新设立了一个名为“前委”的机构,谁是前委书记,谁就有最终表决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b>各军队的前委组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当然,前委并非只有前委书记一人,而是一套领导班子,各野战军的前委班子人员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一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前委书记:彭德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委员:彭德怀、张宗逊、王震、甘泗淇、刘景范、张德生、赵寿山、阎揆要、廖汉生、许光达、王世泰、徐立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二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前委书记:邓小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委员:邓小平、刘伯承、张际春、陈赓、李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三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前委书记:陈毅(粟裕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委员:陈毅、粟裕、谭震林、唐亮、刘瑞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四野战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前委书记:林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委员:林彪、罗荣桓、谭政、萧克、陶铸、肖劲光、程子华、刘亚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贺龙元帅</b></p><p class="ql-block">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b>、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