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玉渊潭公园,得名于水,历史源远流长。辽金时称钓鱼台,元代始名玉渊潭,清乾隆年间在此修建行宫,八百余年来始终是北京城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与钓鱼台国宾馆、中华世纪坛毗邻而居,远处的中央电视塔更是醒目,几乎从公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望见。园内最负盛名的当属樱花园,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樱花专类园之一,每到春天,京城著名的樱花盛会便在此拉开帷幕。“樱花八景”景致各异、美不胜收,盛开的樱花如云似霞,伴着丰富多彩的樱花文化活动,引得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北京春季一张亮眼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 而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玉渊潭更是数十年前青少年时期的玩乐圣地:夏天在湖里游泳,冬天在冰面滑冰,春夏秋三季还能钓鱼、捉小虾、抓蛐蛐……,那些鲜活的场景,早已成了儿时难以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的水源与北京西部的官厅水库一脉相连。多年来,园内的东湖、西湖与八一湖相继完成疏浚扩整,如今已成为京城西部重要的蓄水与滞洪区域,在水资源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如今钓鱼台国宾馆的围墙颇具特色,古朴庄重中透着沉静与威严;而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它还只是一圈竹篱笆,简单质朴,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清简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东门不远处座石桥,不知是否还是当年的旧物?若是,那桥上怕是已印刻了无数次走过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东湖的泄水闸的河道。瞧着竟还是儿时的模样。闸口处水流奔腾直下,两侧是水泥浇筑的护河挡板。那会儿水势好的时候,我们常织张小网候着——鱼儿逆流跳跃,往往就这么自投罗网,成了囊中之物。如今想起这些,满是旧日里简单纯粹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过了石桥不远即是留春园。是玉渊潭公园最早建成的园中园。以中心开阔的草坪为核心,四周环绕着亭廊和高大树木,建筑规整,廊、亭、厅、架有序排列。这里不仅是游客欣赏园林景观、感受自然之美的好去处,曲折蜿蜒的长廊还是夏季避暑纳凉休憩的好地方,同时,这里还是北京知名的相亲角。</p> <p class="ql-block"> 可怜天下父母心。长廊之下,总有不少家长将子女或亲友中单身男女的资料整齐摆放于廊间,供有意寻觅良缘者驻足查看、上前问询。这份为人牵线的热忱,成了这里一道独特而温暖的市井风景。</p> <p class="ql-block"> 留春姑娘雕塑。雕塑刻画的是一位少女坐在水中山石之上,吹奏横笛引雁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留春园陶瓷壁画位于留春园南门,为双面彩画影壁。采用高温烧制的异彩瓷片拼对粘贴而成。</p> <p class="ql-block"> 留春园内的四方亭,是一处雅致的休憩之所。登亭远眺,可将远处的湖光水影尽收眼底,碧波荡漾的景致与亭台相映成趣,凭栏间尽览一方灵动风光。</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的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抢险救灾中英勇献身的少年英雄而建。</p> <p class="ql-block"> 玉和集樱展室正举办中青年艺术作品展览,集中呈现一批兼具活力与思考的艺术创作,为观者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与文化感悟。</p> <p class="ql-block"> 万柳堂是元代宰相廉希宪在玉渊潭畔修建的别墅,因绕水池种植柳树百株而得名。赵孟頫曾应邀到访宴饮,绘下《万柳堂图》并题诗“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主人自有沧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万柳堂前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万柳堂,其实坐落于玉渊潭东北侧的钓鱼台国宾馆内。往昔,钓鱼台国宾馆是京城一处极为神圣的所在,主要用于接待外国领导人,也是中央首长办公的地方,寻常人难以涉足。时过境迁,这座超五星级的宾馆已对外开放,只是价格不菲,且仍需经过预约与必要的审查方可进入,那份特殊的庄重感依旧延续着。</p> <p class="ql-block"> 钓鱼台国宾馆东门,至今仍有武警战士站岗值守,身姿挺拔,透着庄严肃穆,守护着这里的安宁与特殊氛围。</p> <p class="ql-block"> 钓鱼台国宾馆元首楼,元首楼大门两侧,矗立着两尊从圆明园移来的铜狮子,气势威严。这里曾接待过无数外国总统与元首,作为新中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场所,见证了诸多历史性的外交时刻。</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试验水电站开闸时,激流翻滚,气势惊人。少年时代常在水电站高台上跳下水去——必须拼尽全力往外游,稍一松懈就可能被回流卷向闸口,现在想来仍觉触目惊心。如今为防危险,这片区域已不让游人进入,那段惊险又难忘的记忆,便也成了独属于过去的片段。</p> <p class="ql-block"> 八一湖那会儿,还是片天然的游泳场呢。一到夏天,这儿就成了大家伙儿戏水纳凉的好去处,岸边热闹非凡,水里更是挤满了扑腾的身影,满是烟火气和夏日的鲜活劲儿。</p> <p class="ql-block"> 据说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后,北京的水量丰沛了不少。这里曾是北京的自来水水源地,如今随着水源调整,已不再承担这一功能。只是每到时节,仍有不少人到八一湖的河道里游泳,成了一道别样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八一湖的远处,中央电视台那栋老楼静静矗立着,与湖面的波光相映,勾勒出一幅新旧交织的城市剪影。</p> <p class="ql-block"> 玉渊潭公园南门之外,不远处便是中华世纪坛。两者相隔咫尺,一园一坛,自然景致与人文地标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 东湖与西湖之间的中堤上,架着一座五孔石桥。桥身横跨两湖,五孔拱券在水中投下对称倒影,与堤岸相映成趣,既连通了两岸景致,也成了园内一处颇具韵味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东湖之上,清除水草的收割船正在忙碌作业,机器运作间,水面泛起细碎涟漪。</p> <p class="ql-block"> 东湖岸边,荷花正恣意绽放,粉嫩的花苞亭亭玉立。近几年,久违的蜻蜓也如约而至,轻盈地落在花苞之上,一动一静间,勾勒出夏日独有的生机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玉渊潭的湖面漾着落日的余晖,温柔而静谧。时过境迁,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玉渊潭曾是多年间尽情嬉乐的圣地。如今回望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快乐片段,往事历历在目,不禁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本片部分文字与图片源自玉渊潭公园展板说明及网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