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线铸忠魂

荣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奋战在石油战线上的王有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晋西北古长城十三边的褶皱里,一条清澈的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它穿过辛窑子村的黄土地,向东奔流,孕育出一棵棵榆树,榆树成林,这个村子便叫榆林村。1956年11月,王有就出生在这片被河水滋养的土地上。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在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坚韧的种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初中毕业后,王有回到榆林村扛起铁锹。修渠打坝时溅起的泥浆、植树造林时磨破的手掌、水利建设时踏破的布鞋,将这个农家少年锻练成一个能扛重担的汉子。1974年寒冬,他带着黄土地赋予的质朴与倔强走进军营,在九三四部队开始了四年的军旅生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兵连三个月,他像海绵般吸收着军事技能。站岗时睫毛结满冰碴仍纹丝不动,训练场摔打出血痕仍咬牙坚持,政治学习本上密密麻麻写满心得。下到勤务连后,他主动包揽最苦的公差勤务,手把手教新兵打背包、叠军被。四年间,多次荣获的连嘉奖见证着他从农家子弟到优秀军人的成长历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在勤务连一排二班,站岗放哨,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公差勤务,紧紧张张,忙个不停。在火热的军营里,他学到了做人的真谛,懂得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从而服从命令听指挥,积极向上,无私奉献,连续三年荣获连嘉奖等表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8年5月,当辽河油田的招工的消息传入军营,退伍老兵都高兴的不得了。王有和19名战友(其中13名右玉兵)有幸踏上了东北的黑土地。在盘锦油田的钻井平台上,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操作,夜晚趴在工棚里啃技术手册。三个月后,他成为首批能独立操作钻井设备的"技术尖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不同阶段荣获的荣誉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荣获先进经济民警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6年10月,公司搬家由于调度失误,大吊下滑将王有的小腿打成骨折。在医院病床上,仍惦记着公司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伤愈后,组织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将他调至油田公园担任环境整治班长。他带着队员顶着烈日清理垃圾,疏通下水道。冒着严寒把荒草丛生的角落改造成职工休憩的地方。1994年调入公安科经警队后,他创新"三查两巡"工作法,连续多年实现油田物资零流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7年2月又被调到治保,任治保主任。一年后,治保撤销后。又回到了公安科,任监控中心主任,对各单位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由于工作力度大,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十年代末,面对买断工龄政策,王有选择自谋职业。他种过大棚反季节蔬菜,在零下20度的大棚里记录温度;开过出租车,方向盘磨出厚厚的茧;打过零工,搬运设备时扭伤的腰至今未愈。2005年,59岁的他再次响应号召奔赴陕西油田,在技术指导岗位上带出不少青年骨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有有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妻子赵兰女,她贤惠能干,勤俭持家,教子有方,一双儿女学校毕业后,都走上了石油岗位,两代人为我国石油做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有从农村的锄头到军营的钢枪、再到钻井平台的扳手。他用六十年人生诠释着,真正的石油人,永远是能源战线的突击队员;真正的奉献,是在平凡岗位上刻下不平凡的年轮。当夕阳为他的工装镀上金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劳动者的身影,更是一座移动的精神丰碑。那丰碑上,镌刻着中国工人阶级最朴实的信仰,那就是为祖国加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祝愿王有老战友全家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祝愿阅读美篇的亲朋好友们:身心健康、幸福快乐、心想事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