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岀兵朝鲜,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战争,简称“抗美援朝战争”,现称“朝鲜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和以它为首组成所谓“联合国军”,悍然岀兵朝鲜。1950年10月1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零32天,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廹同中朝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朝鲜战争结束。美国企图借机一举占领朝鲜的狂妄计划遭到失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190万建制部队入朝轮番作战,并在战争中陆续补充兵员约5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刚刚翻身分到土地的贫苦农民。战争结束回国之后,他们绝大多数重新回到家乡务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本文述说了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农村8名抗美援朝老兵的片断故事,借此机会向中国全体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表示崇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请不要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演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span></p> <p class="ql-block"> 图为朝鲜三八线上的“板门店”,朝鲜战争中双方谈判的地方。言行一拍摄于2018年7月。</p> <p class="ql-block"> 朝鲜平壤,中国游客向中朝“友谊塔”敬献鲜花。言行一拍摄于2018年7月。</p>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王年友,1933年生,和县郑蒲港新区白桥乡人,1953年2月入朝,编33师98团1营2连,轻机枪手。在朝鲜战争最后的金城反击战中,他使用转盘机枪歼击敌人,这是苏联红军二战时用过的武器,机枪上方有个大盘子,可以装许多子弹,开起火来哒哒哒哒,爽快的很!战斗十分激烈,双方死亡很多,山坡上山沟里和掩体外到处都是尸体。王年友说,虽然我没打过仗,但也不害怕!心想,到了这个时候,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死,瞄准敌人打吧,狠狠地打!</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王兴成,1932年生,和县历阳镇人,入朝时间是1953年2月,编志愿军铁道兵团战士。王兴成的部队驻扎在古仁车站,负责抢修铁路和桥梁。志愿军到朝鲜作战,一切作战物资都要国内供应,运输渠道一是铁路二是公路,美国空军为了封锁志愿军的补给,派出大量轰炸机,天天轰炸铁路公路和桥梁。一旦发生桥梁炸坏的情况,王兴成和战友们就要立即投入抢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输。同时还要在河里架设浮桥,以便让运输物资的汽车不至于因桥梁抢修而耽搁前线急需。</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 葛开儒,1936年生,和县郑蒲港新区白桥乡人,1953年初入朝,编33师98团1营2连,战士。葛开儒所在的连队任务是负责打扫战场。一场战斗结束后,战场上满眼望去都是敌我双方的尸体。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双方肉搏时同归于尽,手指相互死死扣住,必须用力折断手指才能把他们的身体分开。可见战斗是多么惨烈!志愿军战士牺牲的太多,葛开友所在的收容小组5个人干了3天累倒了2个。一个一个抬遗体运送根本来不及,有很多时候,就从山上直接向山下滚,山下的收容战士再把战友遗体装上汽车,运到集中安葬地点。<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武宏喜,1933年生,1953年入朝,和县西埠镇人,编54军135师403团2营3连,高射炮兵班班长。<br> 武宏喜说,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最嚣张!尤其是F—80轰炸机,两个翅膀尖上各挂一个大油箱,我们就叫它“油挑子”。这个家伙最疯狂,独霸天空不可一世。在金城反击战中我们班用苏式37高射炮对准飞机开火,打下了一架“油挑子”,奶奶的,让你还嚣张不?<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章乃栋,和县香泉镇人,1934年生,1950年底入朝,编志愿军某军107师,侦察兵。<br> 那年,香泉镇和章乃栋一起参加志愿军的有28个人,到了朝鲜后就分开了。107师原来属二野,朝鲜战争后期投入过上甘岭战役,那仗打得多么惨烈,你看看电影《上甘岭》就明白了。章乃栋就是上甘岭战役的幸存者。其他他参加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已无法记清。<br> 毕竟年纪大了,记住上甘岭战役就足够了,那是比任何徽章还要值得珍藏的记忆。<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严兴尧,和县历阳镇人,1932年生。1953年初入朝,编60军179师536团1营2连,战士。<br> 严兴尧参加志愿军后先到东北学习怎么样使用重机枪和六零炮,1953年6月从安东进入朝鲜,很快投入金城反击战役。反击战打响之前,师长在战前全体指战员动员大会上大声问道:“同志们!你们想当英雄还是想当狗熊?想当英雄的请举手!”战士们奔波几千里好不容易到了朝鲜,哪有愿意当狗熊的呢?刷的一声,大家都举了手,一片手臂齐整整森林似的!还有不少战士写了血书,发誓杀敌立功,坚决把美国佬打回到谈判桌上!<br> 章乃栋和战友们一起勇敢地投入了战斗,并且两次负伤。<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陈之来,1933年生,和县郑蒲港新区白桥乡人。1953年2月入朝,编60军135师警卫团,战士。<br> 陈之来的任务,一是保卫师部首长的安全,二是协助为前线作战部队运送弹药和作战物资,三是押送俘虏。保卫师首长责任重大,一点不能马虎;押送俘虏又苦又累,也不能大意。好在没岀现过任何问题。陈之来的唯一遗憾是,他这个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从没有和美国鬼子面对面真刀实枪地较量过。<br></font></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范宗银,1934年生,和县历阳镇人,1953年初入朝,编54军135师403团1营1连,轻机枪手。</span></h3><font color="#010101"> 范宗银参加了金城反击战的第二、第三阶段,一共打了40天。战斗相当激烈,志愿军和美李军队相互反复争夺阵地,尸体遍布,又碰上天下大雨,那可真是血流成河啊。<br> 历阳镇范宗银那批兵一共是10个人,朝鲜战争中牺牲了8名,只有2个活着回到了家乡。战斗中范宗银腿部受伤,朝鲜停战后部队把他送到沈阳养伤,三个月后重新回朝鲜驻守。<br> 对于复员后的待遇,范宗银一向很满足,说:“能活着回到家乡,就是最大的幸福!”<br></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作者在马鞍山市光荣院协助工作时与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们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老兵老兵,亲爱的志愿军老兵,我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span></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马鞍山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作者简介 言行一,1950年生,原名颜行一,山东临沂人,1970年毕业于青岛冶金建筑学校,文学与摄影爱好者,居安徽马鞍山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图为本美篇作者在朝鲜平壤金日成广场前留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