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景颇族手抓饭</p><p class="ql-block"> 在芒市,我吃了第二次手抓饭,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要满足一下写作之欲。</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吃手抓饭,是在陇川县的帮四村。那天正午,我们正巧赶上了每周一次的大集。大集,是路边的一个庞大的菜市场,有很高的塑料顶篷,菜摊一分为二,一侧卖菜,一侧是“大吃场”,烟雾弥漫,一溜低矮的餐桌望不到尽头,人们围着各自的桌子,用手给嘴里送着奇怪的食物。我们好奇地看着他们,忍着赶路的饥饿,绕过一个又一个餐桌,终于,停在一个空桌前。我们向摊主表白,想吃“跟他们一样的东西”,等了一会,端上桌子的是:米线、肉糊、香菜末、烤肉块、蘸水。我搭仙旁边的景颇族男子,他爽快,给我未范了一遍:“手洗净,抓少许米线,团在手心,放肉末香菜,卷起来吃,你戴着手套?不香!”我还是戴着塑料手套,小心翼翼地尝试着第一口食物,有点酸,有点辣,虽然难看,但能咽下。于是,有了第二口,第三口,吃的满头大汗,痛快淋漓。这是我们吃的最原始的手抓饭,没有味精,没有酱油,没有醋,所有的食材,都是就地取材的纯天然动植物。</p><p class="ql-block"> 在芒市,有一家“金英手抓饭店”,我们慕名而来。逛完银塔,已经是下午时分,饥肠辘辘,左顾右盼,等待上餐。比起乡村的手抓饭,芒市的,可就讲究多了!只见一只很大的竹篮,平铺着绿色的芭蕉叶,芭蕉叶上,先围绕一圈绿色的树叶,也围着不同的叫不出名字的食材,中间是三种颜色的米饭。带好塑料手套,像第一次那样,捏一点这个东西,再放一点那个东西,最后放一点米饭,捏成一团,送进口腔,哇,太好吃了!什么味道?说不清,道不明!女店主见我面善,主动教我吃法:“这一圈树叶,是可以吃的,垫在手心,抓起一点点各种配料,卷成卷,一口下去,哈哈”。我学的很快,给同伴卷了一个又一个,自己也仔细品尝起来,这味道,太赞了:米、肉、菌菇、不知名的植物,辣、酸可口,开胃冒汗。这道菜,没有任何添加剂,没有我们日常厨房的调味品,是真正的大自然的馈赠品!</p><p class="ql-block"> 筷子用惯了,看到用手吃饭的民族,下意识的认为“落后,脏”。但是,真正脏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吃的肉类干净吗?蔬菜没有农残吗?鱼虾没有激素和抗生素吗?我们用的餐具,从竹筷到象牙筷,从木筷到银筷,碟子,从瓷器到景泰蓝,追求奢靡,跟用手抓饭相比,我们的内心越来越肮脏!我曾吃过藏民的糌粑,一只小碗,半碗炒面,一块酥油,一勺白糖,添加温热的牛奶,用手,顺着碗边,慢慢地搅拌,捏合,最后,形成一个条状的团块,慢慢送进嘴里,牛奶的香味,酥油的热量,青稞面的天然味道,无不激发人的味蕾!吃了一团,再品一口酥油茶,简直就是完美人生!景颇族的手抓饭,藏族的糌粑,异曲同工:吃最天然的食材,喝最干净的水。想想我又不得不回到我的城市,提心吊胆地吃超市买回的食物,怕生病,怕癌症!对于芒市,有点儿不舍,这偏远的芒市,这美味的手抓饭,让我永远记住。</p><p class="ql-block">2025、6、23。</p>